第142章 终身幽禁凤仪宫
作者:蘑菇殿下   鸣鸾殿最新章节     
    可是现在知道了也不算晚,起码她还能帮自己最后这一次。
    皇后装作生气又惋惜的模样,看向云意,道:“云意,你,你为什么不早些与本宫说?”
    “皇后娘娘,奴婢不懂医理,只知道让您高兴些,奴婢便安心。没想到反而害了娘娘,都是奴婢的错,娘娘千万别为奴婢伤心。”
    景宣帝看着皇后和云意这主仆二人演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都有些不想打断她们。
    可是这件事他必须马上做决断,以免节外生枝。
    “你们二人不必在朕跟前演戏了。朕能拿到这封信,你们还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由着你们胡诌吗?”
    景宣帝这话半真半假,但还真是唬住了云意。
    在她面前的可是九五之尊的皇上,皇上想查什么事还不是易如反掌?
    云意心中这样想着,便不敢再做声。
    皇后见皇上这是铁了心要惩处自己,也不再费力挣扎,只是安静地跪在那里等着景宣帝发落。
    “皇后佟佳氏,”
    这话一开头,皇后和屋里的几个人便知道这是皇上要下旨了,都屏住了呼吸。
    “中宫失德,谋害皇嗣,陷害妃嫔,勾结前朝。朕感念纳雁之情,不忍废黜,佟佳氏终身幽禁凤仪宫。
    太医娄温平,败德辱行,结党营私,除名太医院,着慎刑司严审。
    凤仪宫宫女云意,欺君罔上,助纣为虐,即刻杖杀。”
    处罚的旨意一道道的下发,魏承杰一丝不漏地记着,随即出去传旨。
    皇后这时候已经没有了恐惧,反而有些释然,果然,她在后宫自以为聪明的一举一动,皇上都了然于心。
    不过也好,终于,她不用再悬心自己做的事情会被皇上发现,也不用再担心哪个妃嫔会踩到自己的头上来。
    这样大的事,魏承杰一时都不敢耽搁,所以后宫各位主子也都很快得了消息。
    俞初一直派人盯着凤仪宫,所以魏承杰刚从凤仪宫出来,她便知道了皇上的旨意。
    “主子,皇上并没有废后,皇后会不会再东山再起?。”
    湘语一向信奉斩草除根,所以对皇上这道旨意并不算满意。
    “湘语。”青竹用胳膊肘怼了湘语一下,生怕俞初听了会不高兴。
    俞初则是一副意料之内的神情,看见青竹的小动作不由得笑了笑。
    “皇上之前并不肯处罚皇后,如今能下这样的旨意也算是难得了。湘语,你去盯着点,看看皇上这两日有没有叫魏承杰去凤仪宫取回封后的旨意和凤印。”
    “是,奴婢这就去盯着。”
    “主子,皇后不管日后如何,现在是折腾不起来了。奴婢担心的是,皇后即便作恶多端,如今被罚,也是因为主子您和大阿哥的缘故。太后那边... ...”
    青竹忧心的,也是俞初这两日一直思虑的事情。
    依着太后的性格,哪怕她对皇后的所作所为全然知晓,也会将这笔账算在俞初的头上。
    俞初回想之前在大乘寺头一回见太后时,还以为太后是个极为明事理的人,现在想想真是可笑至极。
    太后哪里是明事理,不过是喜欢皇上这个儿子,不想在皇上面前闹得不愉快。
    “你去打探一下泽兰的消息,看看她最近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是喜好之类的。”
    “是。”
    青竹利落应下此事,俞初也不再多想。
    直接去让太后放下戒心多半是行不通的,那就只能从太后身边的人下手了。
    太后身边如今可供俞初用的人只有泽兰和姜桓的妹妹,姜芷如。
    俞初和姜芷如只有一面之缘,但泽兰至少目前对俞初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之前还帮了她。
    所以从泽兰下手是最稳妥的。
    俞初这边刚安排好应对太后的事情,晏婉芙就推门而入。
    “你可听说了?”
    晏婉芙问完,也不等俞初回答,自顾自说道:“你消息灵通,自然已经知道了。你们都下去吧,我与你们家娘娘说说话。”
    青竹笑着朝晏婉芙行了礼,又走到外殿把门口守着的宫女带了出去。
    “皇后已经被幽禁了,但我听着皇上那旨意的意思,是不打算废后?”
    晏婉芙有些弄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皇上登基时间还短,这会儿便有个终身幽禁在凤仪宫的皇后,难不成一辈子都没有继后吗?
    “北疆那边虽然打了胜仗,前朝现在也安稳了许多。但也确实如皇上之前所说,中宫易主是大事。
    皇上登基不过两年,最近才勉强算是安生下来。若是后宫再废了后,指不定前朝会因为这件事闹出多大的波折。”
    俞初原本也没指望皇上会废后,终身幽禁,虽然对于俞初来说还是便宜了皇后。但也不算意外。
    “前朝安稳,呵。”
    晏婉芙低声轻笑了一下,俞初知道多半是和晏华川有关系,只是这些话她还不好问出口,便话锋一转,看着晏婉芙的肚子。
    “我瞧姐姐似乎没什么害喜的症状,这孩子还在你肚子里就这般体贴,长大了一定孝顺懂事。”
    说起孩子,晏婉芙脸上刚才有些冰冷的神情被柔情取代。
    “这孩子的确不爱闹腾,十天半个月的才折腾一次。”
    “那你也不能放松了,得每日传太医来请平安脉才行。”
    “是是是,谨遵萱妃娘娘旨意。”
    晏婉芙虽然一脸嫌弃俞初唠叨的样子,可心中却是暖暖的。
    前些日子俞初整日往凤仪宫跑,可私下里却每日都叫青竹来翠微宫请安。
    青竹每天将俞初的叮嘱转告给晏婉芙,所以那段时日,不论宫中如何纷传俞初拜高踩低,她都从不入心。
    俞初和晏婉芙这边欢声笑语,其他宫里可不尽然。
    养心殿的小太监来传了旨意后,瑾禾跟着清贵妃回到寝殿。
    “奴婢恭喜娘娘,以后这后宫就是娘娘您的了。”
    面对瑾禾的恭喜,苏玉清的笑意只是淡淡的。
    “娘娘,您不高兴吗?”
    “有太后在,后宫怎么可能轮得到本宫说了算。”
    苏玉清坐下,瑾禾蹲下来为她整理有些皱了的裙摆。
    “这件事皇上处置的雷厉风行,似乎早就有了证据。可是本宫总觉得在这件事上,萱妃出了不少力气。”
    “娘娘的意思是,萱妃先前常去凤仪宫,是为了打探消息?”
    “本宫也不知道萱妃具体做了些什么,但是萱妃那脾性,怎么会突然和皇后交好。她去了之后,皇后的罪名便铁证如山,所以这个女人,绝对比她表现出来的,还要难对付。”
    “那咱们要不要... ...”
    “你又忘了本宫之前的话了。”苏玉清睨了瑾禾一眼,“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和她有干系,那此时她在皇上跟前可是大功臣。
    这会儿咱们撞上去找她的麻烦,岂不是自讨苦吃。
    有皇后的例子摆在前面,本宫可不能去当那个出头鸟。”
    “娘娘教训的事,奴婢谨记于心。”
    “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是瑾禾,你要记着,凡事咱们能不沾手的,就绝对不要沾手。”
    “是。”
    “康嫔最近都在做什么?”
    苏玉清冷不丁问起康嫔的近况,还把瑾禾问了一愣。
    康嫔这人在宫里几乎已经没什么存在感了,瑾禾也没有留意过她的行踪。
    “回禀娘娘,除了日常去皇后处请安,康嫔多半就待在宫里,不怎么出门,与旁人似乎也没什么往来。”
    瑾禾在脑海中想着自己从小宫女小太监们闲聊中听到的消息里,似乎很久没有听过康嫔的名字。
    “过两天,等皇后这事儿的风头过了,寻个由头把康嫔叫过来一趟。”
    “奴婢记下了。”
    瑾禾虽然不知道自家娘娘为何突然想起了康嫔这个人,但根据方才苏玉清的教导,也隐隐有了些猜测。
    何心瑶得了消息后,忙不迭地去了景阳宫。
    “你来的这样勤快,若是叫皇上知道了,难免会有所提防。”
    富察云溪属实不大喜欢何心瑶。
    何心瑶看似总是有些点子,可这些主意要么是登不得台面的下作手段,要么是根本就不可行的痴心妄想。
    “皇上哪会管咱们。”何心瑶不以为然。
    “皇上虽下旨说不会再晋封你,但是也没管着说不许旁人来与你接触。”
    何心瑶也不知道是没有眼力见儿还是故意的,提起皇上说永不晋封富察云溪的事情,富察云溪脸色一白,心中有些怒气升腾。
    “皇后被幽禁了,正好就是咱们的机会。”
    何心瑶可不管富察云溪是什么脸色,只管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皇后有这般下场,是因为大阿哥的缘故,那皇上这些日子看见萱妃便会想起皇后。我估么着皇上不大会去昭纯宫。
    你快拾掇拾掇,带着‘好东西’去皇上那,就说见皇上烦心,你担忧得很,想必皇上也不会如此不给你面子。”
    何心瑶之所以一直撺掇富察云溪去引诱皇上,并不是因为她觉得富察云溪比自己漂亮。
    而是富察云溪的父亲虽然之前被皇上罚了,但富察岳还是殿阁大学士,有这个官职在,皇上即便不喜欢富察云溪,也不会太不给面子。
    富察云溪听到何心瑶说‘好东西’,脸色又羞愤地红了起来。
    何心瑶那语气着实叫她不喜,总有一种她是青楼的女子,何心瑶是青楼的鸨儿,叫她赶紧出门接客一般。
    富察云溪压下心头的不快,开口道:“过两日吧。皇后刚出了事,我就巴巴儿地过去,未免也太明显了些。到时候行事不成,反倒会惹皇上厌弃。”
    “随你。只是这事儿不能拖得太久。等皇后一事的风头过了,皇上可能又想起了萱妃,再过几个月,怡嫔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就没你什么事儿了。”
    “我心里有数,你先回去吧。”
    富察云溪只想赶紧让何心瑶离开。何心瑶见富察云溪如此不待见自己,也不想久留。
    二人本就是利聚而来,没什么私交,该说的话都说完了,自然就离开了。
    几日后,皇后被幽禁的事情在后宫已经没什么风浪了。
    可前朝得知消息不如后宫快,这两日大臣们才听说了这件事。
    国子监司业石元青下朝之后直奔养心殿而去,直谏景宣帝: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皇上,白华,乃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娶申女以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周人为之作是诗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后乃六宫之主,中宫易主,黎民亦心忧。黎民忧则天下忧。
    还请皇上三思!”
    石元青自负饱读诗书,又身为谏官,便引经据典地自顾揣测起来。
    景宣帝面不改色,淡然开口:
    “朕还不知,现在这天下是你石元青说了算。”
    石元青一听这话,刚才的心气荡然无存,‘扑通’一声跪到地上。
    “你方才将朕比作周幽王,朕就可以将你即刻处死。且不说朕并没有废后,皇后做的恶事,即便朕下旨废后,旁人也置喙不得。
    中宫易主会是黎民心忧,是因为中宫未曾失德。如今皇后想要谋害皇嗣,更以假孕欺君!朕若是庇护纵容,天下更是要大乱!”
    石元青俯首跪地,越听心越凉。同时也懊悔自己没有打探仔细,原来皇后还做了这些事情。
    怪不得佟佳氏会找到他这么个从四品的小角色来皇上面前进言。
    “微臣... ...”
    “你身为谏官,虽可上谏天子,下谏群臣,但你是非不分,还未理清因果便大放厥词,实在有负朕的期望。
    不过朕念在你是初犯,只革去你谏官的职位,好好留在国子监做你的司业。若是再犯错,别怪朕今日没给过你机会。”
    “微臣谢主隆恩!”
    能留下一条命,还保留了官职,石元青刚才想都不敢想。什么谏官不谏官的,他已经不想了。
    景宣帝一摆手,石元青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景宣帝见他这副德行,轻叹口气,摇了摇头,只怕他这样子,在国子监也教不出什么好学生。
    “魏承杰。”
    “皇上。”
    “去告诉国子监的祭酒,叫石元青做些闲杂事务即可。”
    “嗻。”
    “还有,去凤仪宫将朕封后的圣旨和皇后的凤印取回来。”
    “是。”魏承杰心中感慨,但也明白皇后这是自作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