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集四朝之极
作者:江边人暖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最新章节     
    太医院此时正忙里忙外的研究张天赐的药方。
    因为张天赐的药方和传统的药方不同,大多是多少毫升,多少克这类的公式标准,和传统的钱、两等称重不同。
    所以太医院只能向工部去借新式的计量标准工具。
    太医院院使,也就是太医院的最高负责人刘纯,正皱着眉头看着张天赐写的药方。
    “利用抽气产生的负压,可以加快青霉素的过滤速度。”
    “将橄榄油和铅黄按照比例混合,共同加热后与硝酸和硫酸进行反应,得到甘油。”
    “这青霉素和硝化甘油,怎么听着不像药品的名字,倒像是道士那些奇怪的丹石。”
    副院高凤云也在一旁点头:“确实,和传统的医学中的煎、生、熬均不相同,这药方反而更像是在提纯。”
    “不过,是药三分毒,如此纯度,副作用又该如何是好?”
    刘纯摇摇头:“不管了,反正皇后娘娘要我们研究,那我们就研究吧。这药方还说青霉素能治破伤风和背痈,又说硝化甘油可治血栓引起的猝死,这两大难题能这么轻易就被解决?我是不怎么信。”
    青霉素要柑橘、白菜等蔬果自然腐败后提取青霉素,而硝化甘油又需要硝酸硫酸和甘油的配合。
    目前,只有工部有硝酸和硫酸,刘纯也只知道这两者能用来做化肥,其他的作用便不得而知。
    刘纯叫弟子去工部借耗品和工具,自己则开始推理这药方的药理。
    因为宋朝儒家的新儒学影响,再加上宋元时期理学的带偏,如今明朝的中医已经不再单单要和五行还有药理结合,还要参杂哲学、神学、儒学等一系列学派的解释。
    张天赐在后世之简单关注过,宋朝开始中医走上了歪路,停止了对外科的探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加深了对外科的排斥。
    至于宋朝明朝清朝对中医的其他影响,张天赐则了解不深,所以一直也没有想着对医学做什么改变。
    不过,混沌中诞生的蝴蝶,只要轻轻扇一扇翅膀,就足以搅乱命运原有的轨迹。
    原本应该向着唯心主义越走越深的刘纯,在不知不觉之间,开始向着唯物医学理论研究。
    御书房后室,朱元璋看着坐在面前的六人,分别是李善长、刘伯温、徐达、汤和、冯胜、邓愈。
    “你们都是跟着咱出生入死的兄弟,咱打算做一件事,也不打算瞒着你们,你们来帮咱参谋参谋。”
    朱元璋说着话,一旁的万福便将手中捧着的纸张分发给眼前六人。
    眼前六人,可以说是大明王朝智力和权谋顶尖的人物,除去众所周知的李善长和刘伯温二人,汤和和徐达皆是为人豪爽,却又心思缜密之人。
    而邓愈和冯胜虽然军谋出众,但是在政治谋略上却比李善长等人稍差一些。
    六人接过纸张,只简单扫了一眼,便觉得心惊胆战,即便是少理朝政,专心军事的邓愈和冯胜,也瞬间明白此事的危险性。
    “陛下,您打算……放弃儒家和孔家?”李善长双手微颤,不可置信的看向朱元璋。
    只见纸上写着强化君权自民之思想,放弃君权神授思想,去除儒家之遗毒。
    在计划名称之下,还分着五条具体的计划目标,分别是“将上天赐福朱元璋推翻元朝,转为神州亿万百姓之选择。”
    “否认继任黄帝正当性,承认以炎帝为首的正当性。”
    “去除儒家及孔家话语权,扶持百家实重现百家争鸣。”
    “强化中央集权,去除地主及地方官吏权利。”
    “实行一条鞭法以及摊丁入亩,去除士族等特权阶级特权。”
    这五条计划,可以说每一条都可以说是捅在儒家、地主、神权、官吏、士族的脖颈之上。
    这也是要将皇帝的,正义性和至高性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刘伯温微眯着眼,看着纸上计划的文风,对朱元璋问道:“这是张天赐提出的计划?”
    朱元璋嗯了一声,转头看向徐达和汤和:“你俩觉得这计划如何?”
    徐达汤和,骁勇善战,而且军事统筹之上更是大明最专业的人才。
    朱元璋将徐达和汤和叫来,明显就是打算防备计划实行时出现意外,造成大明内部动荡,要二人做好剿灭反贼的准备。
    这也就是为什么邓愈和冯胜也会在场的原因,徐达汤和年纪不小,一旦大明内乱,到时二人很可能分身乏术,所以邓愈和冯胜二人才会有资格参加这个级别的秘密会议。
    李善长长吐一口气,虽说李善长冠以儒家弟子的名号,但是实际上李善长更偏向于法家一脉,只不过儒家势大,李善长才会以儒家名号过日子。
    如果这五条计划真能成功,到时候他法家也可再现大秦光辉……
    只是,儒家统治一千余年,这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破惑的。
    即便孔家出了不孝子,舆论上也只会把这不孝子的错误归结于个人,而不是儒家和孔家整体。
    “改革科举,以百家道、儒、法、农、阴阳、墨、杂、名、纵横、兵、医、小说、商十三家为主。”
    “定考儒、法、名三家,自选三家为学,共考核六家总合以分至上,入朝为官。”
    刘伯温念诵着计划中关于科举的改革,微微皱眉道:“这商家从何而来,未曾听过。”
    朱元璋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张天赐将吕不韦、范蠡、白圭三人称作商家之首典,并且说商业是未来大明的四大重心之一,这才单立商家。”
    李善长立刻把握道朱元璋刚刚话中的重点,赶忙问道:“大明四大重心?不知是哪四大?”
    朱元璋敲了敲桌子:“纸上都有,看完再问。”
    李善长一听朱元璋说道纸上有答案,立刻低头翻阅起来。
    翻了两张纸,便看到后面写道“未来大明当以科技发展提升生产力为主,以经济与军事双重实力为辅,以教育万民为根,实现唐之文化、汉之武力、宋之经济、秦之百家。”
    看完这一篇后,李善长还不满足,立刻又快速翻阅起来,只不过计划简短,只有寥寥不到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