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纵横式自动交换机
作者:江边人暖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最新章节     
    时间来到八月,随着吴良带着大军四处出击。那些随着倭岛内乱时割据一方的军阀,也被吴良迅速剿灭。
    大明科学院也接连传来好消息,先是北方那些用了化肥的地区,迎来了极大的丰收。
    原本一亩地也就两三石的产量,在使用了化肥之后,最差的下田都增产百分之两百,而中田和上田也增产了百分之五十左右。
    张天赐推测,这可能是涉及到了植物产量的上限,所以才会出现上田增产率比不上下田的原因。
    北方种植的相比南方,要更加杂一些。主要的主粮还是春小麦、秋小麦、水稻、早水稻这几种。
    不过,因为八大商合作的都是那些地主,而那些地主都被老朱给一锅端了,导致一部分地主不敢购买化肥,全以为这是朱元璋和那八大商暗中合作,在搞杀猪盘。
    当然,有不敢的就有胆子大的。
    也有很多比较开明的地主,在听闻化肥的妙用之后,立刻从八大商那选择购买化肥。
    还有一些更激进的地主,则选择和朝廷做生意,直接从生产线和配方开始购买。
    朱标犹豫再三,和张天赐商量之后,便决定将复合型化肥的生产配方交出去,以振兴民间的经济。
    而最关键的原材料,例如三酸的生产,则被朱标划为绝对不可以出售的范畴。
    你们想自己合成化肥可以,但是合成需要的三酸或者能够制备三酸的矿物全都归为国有,想要使用就必须从朝廷购买。
    一时间,因为朝廷的开放,民间一部分在倭岛中吃到了红利的商人,立刻向应天蜂拥而至。
    签署了合同,阅读了《专利法》《技术出口限制令》《反垄断法》《新商税》,这些商人便带着从朝廷购买的蒸汽动力生产线,和生产配方回到自己的底盘。
    而随着工厂越建越多,大量当地农闲时闲下来的男人和女人也被招到了工厂中。
    虽然目前张天赐还没有提出工人劳动保障之类的法律,但是在市场的平衡之下,工人的工资也勉强算是有赚头。
    毕竟所有拥有流水线工厂的商人,都是被朝廷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便是想要压榨,也要掂量掂量自己会不会因为这个理由,被有心之人利用,最后当猪给宰了。
    大明内部越发繁荣的经济,也反哺到了对外的贸易中。
    虽然老朱还没有取消朝贡体系,但是和以往贡一还二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看着民间越来越多的化肥厂建立,朱元璋深思熟虑之后,选定了三个国家作为贸易试点。
    东北方的高丽,南方的占城和暹罗。这三个地方国小民寡,正适合向其销售化肥。
    一方面是赚取白银,另一方面则是老朱对这三个国家有一些别的想法。
    当化肥销售过去之后,要么对方越来越富裕开始对大明起异心,要么他们不听话偷偷转卖化肥。
    无论是哪种结果,大明都有了向其出兵征伐的借口。
    朱元璋都想好了,到时候先要一笔天价的罚款,你若是交不起,那就是欠钱不还,我大明自然可以天兵一到,自己动手要账。
    若是你安心发展……难不成宋太祖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话是白说的?
    对于朱元璋的小心思,张天赐则表示:合理!十分合理!
    先不说此时还是封建时代,搞搞殖民没啥问题。
    单单说这几个地方,那可都是大明外围的岛链!
    是未来海洋时代最重要的“不会沉没的航母”!
    你地理位置摆在那,环境条件摆在那,战略需求也摆在那,我大明不去取,难不成等着后世别的国家在那驻军?
    战略计划制定,朱元璋开始加速对倭岛的占据。
    没有被遣散的一万预备役,直接派到倭岛,加快对倭岛的统治。
    另外在民间继续宣传造富神话,蛊惑更多商贾前往倭岛圈地。
    随着一波又一波朝廷的军队,和民间的商人到达倭岛。倭岛内部的独立军阀也越来越少。
    直到洪武五年十一月,倭岛之战结束,整个倭岛彻底拿下!
    等倭岛之争结束以后,张天赐看到了汪广洋做的统计数据。
    男倭奴共计一百一十二万人,其中十四万男倭奴在圈地的商人手中。
    女倭奴一万零一百六十七人。
    看到这个数据,张天赐终于是开怀大笑了起来。
    八百万倭寇,最终只剩下男倭一百万,女倭一万。
    而且男倭还全都阉掉的,倭寇这个民族,可以说三五十年后,便可以彻底宣布灭亡了!
    而那剩下的一万女倭,在大明数千万的人口面前,则显得那么不值一提,而且朝廷也不允许女倭生子,也没有哪个商人愿意用自己的土地,去换一个倭奴生下的后代。
    圈地运动结束了,捕奴运动也结束了。商贾们第一次吃到无本红利,而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暂时消失了。
    那些吃到了红利的商贾,开始在民间招收懂得农耕的人才,判断自己的土地适合种植什么样的作物。
    而那些后入场化肥市场的商人,也敏锐的捕捉到这个机会,开始以低价和在倭岛圈地的商贾进行合作。
    而大明这边在有了石见银矿生产的白银后,朱元璋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铺设,大明第一条电话线了!
    “妙啊!”陶成道听着张天赐的描述,又看了看眼前张天赐画的示意图,不由得点点头:“好,自动选择线路,确实可以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只需要保留一小部分负责维护的人就行了。”
    “不过,张祭酒啊,咱们大明现在又要铺设电话线,又要同时按照线路建造发电机,咱们大明的经济能承受住吗?”
    张天赐哈哈一笑:“先不说我大明四成的商税和越来越繁荣的商业,单说那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山,每年就能给大明带来无本的千万两白银。”
    “这些钱要是不想办法花出去,那就是堆在国库里堆到长毛了,我大明也富不起来!”
    “钱的事你不用担心,老朱这一阵还在研究开始推广纸币呢,你只需要把继电器、变压器和纵横式自动交换机做出来,就足以封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