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洋人就得三叩九拜!
作者:江边人暖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最新章节     
    靳商离开之后,孔喜文是哈哈大笑,叫来自己的弟弟,将蒸汽机的图纸给孔喜章看。
    “老弟,你看这是啥!哈哈哈!”
    孔喜章接过一看,瞳孔猛地一缩:“哥,这是……蒸汽机的图纸?”
    孔喜文哈哈大笑,上前一拍弟弟的肩膀:“看来老弟见识也够啊,还能认得出这是蒸汽机的图纸。”
    孔喜文本以为弟弟会跟着自己一起庆祝,哪成想孔喜章当即面色大变,着急忙慌对孔喜文说道:“哥!这东西要不得啊!”
    “朝廷颁布的专利法,里面可是明文写了,这蒸汽机的技术是属于朝廷的。”
    “咱们没有朝廷的允许,擅自拿了这蒸汽机的图纸,若是被朝廷知道了,岂不是要把我孔家罚的倾家荡产!”
    孔喜文听到自己弟弟这么说,当即垮下脸,满脸的不悦立刻对孔喜章呵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有点出息!”
    “我们是那一般的世家大族?我们是孔家!我们的老祖宗是孔夫子!”
    “当年黄巢和太平道都要礼让我们三分,他朱元璋不过是个佃户翻身,他在大还能大的过我孔家!”
    孔喜章闭着嘴,心里对孔喜文的话是直嘀咕,脸上却表现出顺从的表情。
    “行了,赶快去找最好的匠人,我要在一个月之后见到蒸汽机的成品!”
    就在孔家开始打算涉及蒸汽机的时候,大明迎来了不一样的客人。
    远在马来西亚的海岸边,一个皮肤红白的洋人站在甲板上,欣赏着来自大明的商船。
    “天呐,李,你们大明帝国的船实在是太先进了。”
    “这样的船,即便是遇到了传说中的海怪,也定然不会翻船。”
    李帆哈哈大笑,对着眼前的葡萄牙人说道:“孟哥利特,我们大明的船可是要比我这好一万倍。”
    “我听同僚说,朝廷内现在正在研究打造一艘纯铁船,到时候即便是海上的狂风,也奈何我们不得!”
    孟哥利特惊讶的说道:“铁船?该死,你不会是在骗我吧!”
    “铁器只会沉没到海底!怎么可能漂浮在海面上。”
    李帆虽然有点小关系,但是更多的消息还是道听途说来的。
    那朝廷是不是真的在研究铁船,他也就是听同行提过一嘴罢了,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
    不过既然在外国人面前,那李帆自然也不能没了自己国家的面子。
    李帆装作无所谓的模样,摆了摆手:“老孟,我什么时候骗过你?无论是我们这没有异味的纯白糖,又或者是精美的瓷器和丝绸!”
    “哪一件我曾对你说过谎?”
    孟哥利特想了想,随即立刻抬起头,笑着对李帆说道:“我信任你,李。”
    “我有一个请求,希望你能答应我。”
    李帆故作大度的模样说道:“但说无妨!”
    “我想去大明看看!”孟哥利特开口说道。
    李帆微微皱眉,随后一想,去年朝廷似乎颁布过新的名叫国籍的制度,到时候应该去衙门报备一下应该就行了。
    想到这,李帆点点头:“没问题,不过我不清楚大明对你们这群外国人的政策。”
    “你可以坐我的船,跟我一起回去,不过即便靠岸了你们也要在船上待一阵,等我打听清楚了,你们再决定是下船或者返航。”
    孟哥利特眼前一亮,立刻从怀中掏出两枚硬币,硬币泛着银白色的光,黑黄色的污垢附着在银币的周边。
    “李,这算是我的谢礼,你一定要收下。”
    李帆皱了皱眉,接过银币。以他多年经商,无数银子从手中流过的经验来看,这银币一定是掺了铜,银子的含量最多不超过八成。
    这造假技术……就连街头卖假药的人都做不出这么劣质的银币。
    不过这东西毕竟是西洋货,想来也能价值等重的银子。
    收下孟哥利特的银币,李帆笑着将孟哥利特以及他的亲信迎上了船。
    五天之后,李帆带着孟哥利特等人登陆上海县。
    上海县的县尹在听说有葡萄牙人到大明之后,立刻便通过电话,将这件事告诉给应天衙门。
    应天衙门收到消息之后,立刻转交给老朱。
    老朱接到消息之后,便叫来张天赐、陶凯、钱守元三人,到御书房密谈。
    太监万福将事情简单复述了一遍,张天赐顿感激动。
    大明的第二桶金要来了!
    “陛下!不知陛下打算以何种方式对待海外洋人?”张天赐率先问道。
    对于大明大航海的政策,主要目的就是种族同化。
    但是这毕竟是千年国策,在此期间的一些小的政策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选择的。
    因此,张天赐必须知道朱元璋对这群洋人是什么态度,如果老朱的态度是以合作为主,那张天赐就会提出鼓励建立海洋丝绸之路的政策。
    如果老朱的态度很强硬,或者无所谓。
    那张天赐就会提出进攻性更强的“欧洲飞地”政策。
    朱元璋听到张天赐这么问,思索片刻后说道:“海外洋人,也不过是蛮夷。不过却也不能随意开战,以免影响我大明国内的民生。”
    “不过,除了贸易之外,咱还要把那群臭腐儒全都派过去,他们不是要搞什么教化万民吗?”
    “几千年也没见他们愿意教化我汉民,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去教化洋人吧!”
    张天赐眼珠一转,看来老朱应该也提前想过和国外的接触问题,不然也不会思考的这么快。
    礼部尚书陶凯则说:“既然陛下要以贸易为主,那对待这群洋人,又该是五等礼还是四等礼?”
    朱元璋冷哼一声:“洋人而已,又不是他们的国王!”
    “洋人国王四等礼,洋人五等礼。”
    这所谓的四等五等不过是口语上的俗称,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等级。
    而陶凯这么问,问的则是洋人面见或者谈会议的时候,洋人需要对朱元璋行什么礼。
    一等礼为大明对外最高的尊重,作揖即可。
    二等为两拜,也就是双手环抱,前伸举至眉头高度,随后弯腰行礼,听到一声“兴”便再拜一次。
    三等四拜、四等八拜、五等三叩九拜。
    也就是说,想要见老朱,洋人国王需要做八拜礼,而其他洋人则需要做三叩九拜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