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文化消灭
作者:江边人暖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最新章节     
    方剂云揉了揉太阳穴,看向一旁的陶书:“有没有打听到,如何才能见到伽罗帝国的国王。”
    “毕竟我们现在首要的目标并不是搞起内乱,而是建立更稳定的贸易关系,如果实在是没办法实现,搞内乱才是我们的下下策。”
    陶书笑眯眯的从怀中掏出一张地图:“也不知道到了伽罗城,人家能不能放我们进去,不过地图我倒是从同胞那买来了。”
    “不过嘛,那同胞说,伽罗帝国上上下下都是比较好商量的,只要给钱,很多事都能办到。”
    “比如这个地图,就是那同胞给了银子之后,伽罗人自己给画的。”
    方剂云接过地图,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惊呼一声:“卧槽,这么详细?”
    地图上可不止标记了哪里有城池,官道的方向这些信息。
    每个城池有多少守卫,属于哪个贵族的管辖范围,在地图上都有显示。
    可以说,在大明这种地图是绝对不允许售卖的,一旦被抓到,那妥妥就是叛国罪。
    你打听地头蛇是谁就算了,还打听兵防布置,打听这些你是打算造反吗?
    方剂云仔细看了看地图,无奈的叹息一声:“还要穿过好多城池,如果和这边的城池一样,每过一个城池我们就要花大量的银子进城,只怕都坚持不到伽罗城,身上的银子就要花光了。”
    “这种不接待使臣的国家,我见得多了。但是贪污伸手和使臣要银子的国家,我还真没见到过。”
    陶书在一旁说道:“更何况我们不只是要恢复贸易,还要在他们海岸建设通讯设施,先不说伽罗国王愿不愿意,就算他们愿意,我感觉银子也不会少要。”
    方剂云吐槽道:“真不愧是奇葩国家!”
    大明,边境,牡丹江附近。
    虎尔哈城,蒙元人女真人汉人三家交混之地。
    有一点,这里的汉人并不是后世的东北人,在原本的时间线上,原本此地的汉人都被女真人杀的差不多了,直到后来闯关东,这里的汉人人口才有所回升。
    不过在这个时代,张天赐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这就是,这里孩子读的书?”吴梦琪疑惑的看着这里官办学堂的课本。
    张天赐在一旁解释道:“自然是为了让女真人消失,归化我大明所做的准备。”
    “别看女真人现在和汉人比较融洽,本质上这些女真人跟我们农耕文明的汉人,仍然是两种民族。”
    吴梦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突然开口问道:“所以,在读书上对女真人优待,也是一项政策?”
    张天赐放下茶碗,笑着对吴梦琪点点头:“自然了,主要目的还是诱惑女真人学习大明的文字和文化,不出三代人,女真人就会只剩下一个名字,而彻底忘记自己祖先。”
    吴梦琪轻轻将书本合上:“夫君,我总觉得这政策有一些……过于冷漠了。”
    张天赐上前轻轻帮吴梦琪捏肩:“这很正常,女人总是感性的,你不能接受这种做法很正常。”
    “只是很可惜,现实是残酷的,蒙元入住中原之后的屠城,也是真实的。我们想要避免出现第二个“蒙元入主”的情况。”
    “其实相比于犁庭扫穴,文化毁灭已经足够仁慈了,不是吗。”
    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春竹的声音传来:“老爷,门外有人要见您,他说自己是虎尔哈城的县尹。”
    张天赐拍了拍吴梦琪的肩膀:“我先去了。”
    来到会客室,张天赐看到一个年纪比自己稍大的人,正坐在座位上翻看着书。
    “您就是虎尔哈城的县尹韩英南?久仰久仰。”张天赐率先开口打了一声招呼。
    韩英南抬起头,立刻笑呵呵的说道:“张少傅客气了。”
    “这算什么客气,只是感慨韩县尹的能力,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能将原本的小村子发展成一个虎尔哈城,着实厉害啊。”
    韩英南听到张天赐的恭维,不由得直了直腰板。
    “张少傅过奖了,这些都是下官应该做的事。”
    张天赐轻咳一声,开口问道:“韩县尹,不知道你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
    韩英南将手中的书递给张天赐,张天赐接过一看,却见这并非是什么话本或者经典,而是虎尔哈城的账本。
    因为虎尔哈城刚刚建立,朝廷也没来得及分配税务人员,就连虎尔哈城的军防,都是韩英南用城市的税收,自己雇佣的乡勇。
    “这次来找张少傅,主要是希望张少傅回去的时候,麻烦您帮忙和陛下说一下。”
    “现在虎尔哈城的经济已经到了极限,无论是修缮的投入,还是民生或者是军防,现在都已经到了虎尔哈城能承受的极限。”
    张天赐微微点头,虎尔哈城别说是朝廷的配套人员了,连电话都没通。
    张天赐和吴梦琪赶来,完全是为了见空军小队,不然张天赐都不知道有这座城的存在。
    看着面前带着一双黑眼圈的韩英南,张天赐不由得也为他感到一丝心疼。
    “放心吧,回到沈阳城我就立刻给朝廷户部和吏部打电话,让他们赶快派人过来。”
    “从这到沈阳城,也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你在坚持坚持。”
    见张天赐同意,韩英南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洪武五年的科举致仕的时候,正是张天赐地位大跨度的向上抬升的时候。
    虽然之后远离了应天,在各地各种轮职调换,但是张天赐闹出的动静从来不小。
    好像无论韩英南无论跑到哪,都能听到关于张天赐的消息。
    如今三年过去,韩英南终于成了掌握实权的官员,而张天赐虽然在报纸上的名声渐小,但是在民间的百姓中,声量却越来越大。
    太阳刚刚落下。
    张天赐看着逐渐落地的飞机,张天赐走上前。
    郑书宝从飞机中走出,看到张天赐迎上来,敬礼道:“张少傅。”
    张天赐看了看郑书宝,又仔细观察了一下飞机问道:“飞机开的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