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时疫
作者:释忧   假世子和后院男人们的斗智斗勇最新章节     
    云府内,初一焦急的等在大厅,见楚云澜回来了,急忙上前道“主上,不好了......”
    楚云澜很少见初一如此慌张,面上神情跟着也有了些凝重。
    楚凌风以为会是楚云澜秘密在做的事情出了岔子,本想着避开,却见她摆了摆手示意不用。
    楚云澜确信如果是暗夜楼的事情的话,即便初一在怎么紧急也不会如此慌张。能让初一这样慌张的事情大概率跟京城跟镇国公府有关。
    楚凌风留在了大厅,初一开口道“属下刚收到朝廷的消息,说是梁州城起疫了......”
    如今南楚国国内没有战争,也不曾与周边国家起冲突,民众都在休养生息,说是风调雨顺也不为过,这突然的疫情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楚云澜和楚凌风听闻消息后,脑子里同时起了疑问?
    同样疑惑的还有刚收到消息的萧衍。与他二人想法不同,萧衍想的是梁州城的疫情为什么会是从京城传来的?
    因为梁州城隶属于云城的边防城,如果梁州城有疫情,最先得知疫情消息的应该是在云城的自己,或者靖江王王府。为什么消息会是从京城传过来的?这不正常。
    只是疫情的事情非小事,一旦传播开来,往往都是重大灾难,死一城的人都是很正常,哪怕是对这个消息持有怀疑态度,也都是不敢小看忽视的。
    楚云澜让初一不要慌乱,将其中经过仔细说来。
    事件的起因是一个从梁州城进货的商人一路北上往京城送货,到达京城后突然浑身起了疹子,还伴随着发热,腹痛腹泻。去医馆看了大夫后,大夫吃惊极了脱口而出说是时疫,立刻将人隔离并且报了官府。
    事情发生在京城内,又是在人流量较多的医馆发现的,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慌乱,官府更是将与之有过接触的,相关的所有人员都带去了城外的一座破庙里临时安置看管。
    一开始的时候还想着有可能是大夫医术不精误诊引起恐慌,于是官府出面又找了好几个大夫轮流诊治,这几位大夫还没有确诊说是什么病症,城外负责看守的官差却已经是相继病倒,症状与第一个发病的那人十分相似。
    官府怕事情继续隐瞒下去出了乱子自己小命不保。让人调查完几人的行动轨迹从哪里来的,路上是否遇见有类似症状发生的病人,经过这几人的回忆,最终确定时疫的开始地点就是在梁州城。
    于是知府大人当晚就写了奏折上报了朝廷。在早朝中引起一阵动荡后,却是没有安排人下来防疫,但是时疫的消息却是提前走漏了出来......
    楚云澜听完后还是感觉不太对劲,但就是一时半会儿说不上哪里有问题。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楚凌风却是突然道“梁州城不是之前你父亲带兵驻守的地方吗?”
    楚云澜“?”
    楚凌风惊讶道“别说你不知道啊?”
    “不是,只是......。”
    楚云澜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而是对着初一说到“你安排人去梁州城打探下事情的真伪,以及疫情如今是个什么状况?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人。”
    “属下明白。”疫情不是小事,初一不敢耽搁,领命后就赶忙下去安排人打探了。
    萧衍也对下属下了同样的指令,之后便去书桌后面写了什么。然后对着窗外呼啸一声,一只信鸽飞来,萧衍将信件绑在信鸽腿上放飞,希望世子能尽快收到消息好做下一步打算。他总觉得这个事情不简单,怕又是冲着削藩来的.....
    ***
    朝堂上对于时疫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各抒己见。也有人心慌慌,因为从未见过有疫情在京城内爆发的情况。
    京城内各家各户也都关门闭户减少进出,为了以防万一。
    石晋伯府书房内,焦头烂额的宋文良正在整理着朝堂上关于防疫的争论,圣上希望他能写出有效防疫的折子上奏。
    这时宋文瑾却是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书房内吓了宋尚书好大一跳。只是他出现后并没有在府中待很久,关于如今京城流传的时疫的消息。宋文瑾十分淡定的给宋文良提了醒道“那些人不是时疫是中毒,朝中有人想要梁州城的兵马掌控权,从而掣肘靖江王进行削藩事宜......”
    宋文良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究竟在做什么事情,但是每次他提供的消息都很真实准确,也总能解决燃眉之急。既然这场时疫是人为制造的,当然也就不存在防疫方法了,只要将背后之人抓出来即可解决......
    有了宋文瑾的消息,在确定那人只是中毒而非时疫后,宋尚书便命人带着府医偷偷去往城外破庙处给感染‘时疫’的人进行诊断,按照中毒的特性去一一比对后,府医也终于是找到了对应毒发症状的药物,只是却没有解药,因为此毒药的研制十分的刁钻,需要一症对一药。
    也就是说如果毒药是十种毒物融合制成的,就需要知道这十种毒物分别是什么,然后找出相对应的解毒药物,相互克制才行的通。不复杂,却十分的麻烦......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确定是人为下毒而非‘时疫’就行了。有了诊断结果,宋尚书便连夜秘密上书圣上,提出自己的怀疑以及府医的诊断记录还有解决之法。
    不是宋尚书自负,而是他宋家的府医可不是一般人,而是鬼医慕容的同门师兄。因此府医既然也说了是毒而非时疫,宋尚书就更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
    成文帝看完宋尚书的折子后,压下了这份奏折没有宣发。第二日早朝后也没有在提时疫的事情,朝上众人一时也都摸不准圣上的意思,面面相觑,都不敢这个时候去触圣上的眉头,就怕被派去监督治疗时疫,到那时先不说能不能完成圣命回来领赏,自己有没有小命回得来都是问题。
    穆安王府内,下朝归来的穆远跟父亲二人在书房内议事,只因也觉得此事甚是蹊跷。按道理讲今日朝中应该关于时疫一事讨论的更加激烈,圣上让朝臣尽快拿出解决办法才对,但是整个朝堂之上,圣上没有提过一句时疫的事情,下面众人也都说的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好像时疫来的蹊跷,去的也无声无息......
    此时,京城中某处宅院内,三位大臣围坐在一起议论。
    “圣上今日是怎么回事?关于时疫的事情是闭口不谈?这咱们还怎么继续演下去?”
    “要不是咱们知道时疫的事情是假的,这会儿京城怕是就要大乱了。”
    “咱们都知道京城会因为时疫的消息大乱,为什么圣上反而不着急了?”
    “这......”
    几人一时间都说不上来个一二。此时一个老者在两个侍卫的守护下走了进来,三人立刻起身对来人进行行礼。
    来人摆了摆手道“都坐,都坐。”三人并没有因为老者的话直接落座,反而是等老者走到三人中间预留的位置坐下后,才陆续坐了下去。
    “刚才三位大人的谈话我也听了一些。”
    屋内刚才议论的三人脸色骤然煞白,生怕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被眼前人责罚。然而来人只是道“此事原计划是等梁州城疫情起民众暴乱后在让诸位联手将事情往藩王封地上引导的。”
    “不曾想靖江王府这个时候安排了人手去云城,下面人以为是计划提前泄露了,引起了靖江王府的人怀疑,便想着让梁州城过来京城的人患上时疫,咱们得人在暗中进行舆论引导,届时候朝中人在提起藩王封地的事情,削藩的事情也会重新提上议程。”
    “时疫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到时安排自己人向圣上主动请命,安排咱们的人手去梁州城主持防疫事务。到那时,不仅能控制下来疫情,还能笼络民心。如果梁州城的疫情再能引起小范围的暴动,到时梁州城的驻军说不准也会落在咱们的人手里管控......”
    其他几人听了老者的分析频频点头表示赞成,眼中精光闪烁,似乎已经看到梁州城的驻军归他们了一样。
    老者看了几人神情后沉默了一瞬道“只是......今日下朝后我才收到消息,昨晚宋尚书给圣上秘密送呈了一份奏折,我想今日圣上闭口不提时疫的事情,大概跟宋尚书上奏的内容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