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总得一步一步来(新书求推荐票)
作者:龙越岳   三国:我带皇叔恰烂分灭世族最新章节     
    郑家围堡已经改名,门侧挂着一块写着大汉枣林镇衙门的白底黑字木牌。
    据说是颜政改名,由三儿亲自书写。
    四角也在进行扩建,像是要修出四个大凸角。
    颜政正在围堡上监工,拿着一根绳子量来量去。
    杨敬没心思关心这些变化,进门便上楼去找颜政。
    “少君,事情都办妥了!”
    颜政正在测量凸角的视野,闻言抬头道:“梁县令答应多给铁矿石了?”
    “答应了,加了一倍,也就是六十车!”
    颜政满意一笑,拍了拍手道:“这个条件答应了,便万事大吉!”
    三十车铁矿石,在改良后的冶炼法下,足够炼出三千多斤铁,眼下再来三十车,那便足够出六千斤铁!
    按照重量来算,这一片铁矿石含铁量大概在%左右,虽非富矿,却也够用。
    而有了钢铁,才算是有了一切!
    趁着颜政高兴,杨敬忙道:“只是少君,梁家让咱们多交两成的赋税,枣林亭其余三家,均说与咱们有土地争议,这要去掉一千多亩地!”
    颜政笑意淡了几分:“赋税加两成,倒也不算过分,只要这半年不来烦老子就行!只是这枣林亭另外三家要一千多亩地…………”
    其实三家的家丁,自打郑老公没了后,就一直在带着佃户在扒田埂。
    颜政已经收到不少农夫告状,希望少君替他们做主。
    他停下来思索一会,不由笑道:“答应他们!但不许立契,只让他们占去!”
    杨敬不解:“为何不立契,万一他们得寸进尺怎办?”
    颜政撑腰笑道:“得寸进尺?今天狂就狂,日后拉清单!且由他们去占,今后形势有变,这就是借口,这就是由头!”
    杨敬心头一骇:“少君,你这……是?”
    “杨先生放心,今天拿了咱们的,日后必定让他们吐出来,你最近只需和梁县令搞好关系,其余的事情无需多管!”
    杨敬不敢松口,生怕少君再借着他的名头,把另外三家给收拾了。
    “少君打算怎么让他们吐出来?可是……如郑老公这样!”
    颜政笑着摆手道:“杨先生放心,咱们读书人,做不出这么狠毒的事!我会让他们乖乖交出来!”
    杨敬似信非信,总觉得颜少君又要搞事情。
    “少君,听我一句话劝,咱们能在这枣林亭立足,已经要道声侥幸,你还是消停些吧!”
    “杨先生说的对!”颜政抓住杨敬肩膀,把他转过去道:“杨先生此行辛苦了,先下去休息,我还要督造棱堡!”
    杨敬被推着下了墙,心中那还不明白颜少君的意思。
    只得暗暗叹息:我命真苦!
    走下楼,发现被围起来的铁匠铺里,还在发出铿锵铿锵的声音。
    张三那打雷一般的声音正在里头响起:“你们看看,看看,听听这声,这样炒出来的钢铁,才算是正!”
    杨敬突然觉得,这少君轻而易举就能弄出两千斤铁,若是真放开手让他干,或许真能成就一番不小的功业。
    可惜,颜少君这点基本,实在是少的可怜!
    回到自家屋子,妻子赵氏正在缝制衣服,杨琰正在教妹妹和弟弟识字。
    杨敬回想起以往流亡的日子,心中又升起一阵感慨。
    自己作为寒门,自持有一点身份,可在这乱世,稍有不慎便会举家倾覆。
    眼下何必多做他想,最起码颜少君有恩于他家,便是自己死了,颜少君也会替他赡养妻子,这便足够了!
    他笑着走近院内,妻子儿女们见他回来,都忙告礼。
    他疼爱的看了看亲人,便让他们继续做该做的事,自己也在一旁看起书来。
    杨琰教导弟弟妹妹的读书声再度响起,杨敬初不以为意,旋即却猛的侧耳听起来。
    “墨家执法如山,不徇私情。昔日墨者巨子居秦,其子杀人。惠王曰:‘先生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勿诛矣。’巨子对曰:‘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王虽为赐,不可不行墨者之法。’遂杀其子。”
    “颜少君于此话的解释,是一切刑罚均要依法,君主官吏无权以决生死,唯有律法可以!即是说,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王侯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此正合墨家主张,认为人生来便具备人格上的平等…………”
    “琰儿,今日怎么教姊妹们墨家学说?”杨敬忙打断。
    杨琰告礼道:“回爹爹,昨日我去找颜少君探讨学问,觉得少君说的极对,便问少君为何只重墨家学问。少君答曰:儒家教化亦不可少,然所谓礼法,却使世人依据血缘亲疏,等级化之!若儒家学问大兴,则势必天下皆等级森严!如此一来,无数有识之士,便永无出头之日!
    所以这天下,儒家不能少,却也不能独尊!而墨家眼下太少,故需要重视!少君眼下所求,便是杂合百家之长,再寻一治国大道!”
    “胡言…………”杨敬刚想骂街,却突然怔住。
    “少君真说,他要杂合百家之长,再寻一治国大道?”
    “正是!”
    “如此志向,除却猖狂外!倒更见有几分魄力。”
    杨敬叹了口气,本准备训斥女儿一顿,又觉得也罢也罢,自己杨家通三经又如何,还不是差点家破人亡。若少君真能杂合百家之长,让天下有才能之人都有出头之日,那也算是人间至圣。
    ………………
    五日后,在杨敬的见证下,枣林亭其余三家索要的土地悉数交割。
    三家自此别无他言,默认了杨敬一行在枣林亭的存在,颜政和三儿正式在枣林亭立足。
    此时已是建安元年九月间,天下群雄仍在鼓噪,谁也不会注意到枣林亭这个小地方。
    刘备自打上次被流民坑了后,不得已逃离小沛投靠曹操。
    曹操表奏其为豫州牧,帮其屯兵小沛,招募失散人马。
    可惜曹操正欲起兵亲征时,得知张济自关中引兵攻南阳,为流矢所中而死。
    其侄张绣统其众,用贾诩为谋士,结连刘表,屯兵宛城,欲兴兵犯阙夺驾。
    曹操大怒,欲兴兵讨伐,又唯恐吕布来侵许都,乃问计于荀彧。
    荀彧曰:“此易事耳。吕布无谋之辈,见利必喜。明公可遣使往徐州,加官赐赏,令与玄德解和。布喜,则不思远图矣。”
    于是刘备投靠曹操,攻灭吕布的谋划再次落空,只得不高不兴的接受和解。
    站在小沛城上,遥望西边,刘备突然十分后悔,觉得不该让三弟随着颜先生而去。
    三弟性情耿直,为人更是嫉恶如仇,此行若是有所差池,又该如何是好?
    眼下三兄弟天各一方,他又半点忙也帮不上。
    “哎,也不知道三弟现在如何了?是否还在奔波?又或是已经成事了?一封书信也没有,真让人挂念呐!”刘备心中难受起来。
    关羽这时也来到城楼,拱手道:“大哥,我已打探清楚,原来那张济引兵自关中攻南阳而死,眼下其侄张绣统领了其部众,正屯兵宛城!曹操无奈,只得先发兵宛城,所以暂时顾不上吕布,这才令人给吕布加官进爵,与咱们两家说和!”
    刘备听罢叹口气道:“知道了!”
    关羽见他情绪不高,忙问:“大哥可是在想三弟?”
    刘备没否认,只望着西方。
    关羽宽慰道:“三弟此番若成事了,必定会差人来信,实在不行,大哥可差人去寻找!”
    刘备摇了摇头:“非是担心三弟是否成事,只是时局动荡,怕三弟始终在奔波,却又深负我之嘱托,不敢轻易回来见我!哎,当初兵临城下,决策过于草率!”
    关羽继续宽慰道:“大哥放心,那颜先生是个有见识的,三弟和他一块,情况不对,颜先生会先跑的!到时候颜先生一跑,三弟自会回来!”
    刘备又是一叹:“多说无益,只愿三弟少受些苦!”
    …………
    围堡内的铁匠铺已经改名钢铁所,门口也立着一块白底黑字的招牌,上书:第一〇〇钢铁所。
    如此有创造性的改名,自然是出自英明神武的颜少君。
    铛铛铛——四台畜力锻锤,都在的打着火热的细铁条。
    一个大汉夹着这根铁条,不断更换位置,随着打造进行,铁条慢慢变成铁片。
    大小合适、厚薄合适后,便是送到一旁的切割刀那里。
    这是一個利用了杠杆原理的切割刀,刀具乃是石墨坩埚弄出的高碳钢。
    随着啪叽一声,长铁片被裁成六块,而后被送去手工捶打修正。
    只需钻孔后,便能成为盔甲上的甲片。
    正在炒钢的张飞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将铁矿粉加入炒钢炉内后,又打了一个喷嚏。
    他觉得今日连着打喷嚏,有些影响炒钢水平,便不爽的让其他汉子来做。
    自己则坐在一旁,抱着坛子喝起水来。
    他眼下越来越觉得,大业必成!
    畜力锻锤、脚踏式锻锤、畜力破碎机,这几样东西实在太好了。
    构造简单又实用,原本铁匠需要抡锤,现在铁匠只需要夹着铁在锻锤上调整位置。
    而且打的比铁匠快多了,造盔甲的速度,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
    张飞笑嘿嘿的望着这幅热火朝天的场面,目光温柔的望着一套畜力锻锤。
    他自己也想过此物是如何运转,也看得出来,此乃通过三个齿轮,将拉磨一般的旋转转化为锻锤上下的力量。
    结构异常精简,便是没有所谓的铁齿轮,也能通过硬木做到。
    可以说便是放在以前,这东西应该也不难造出来,偏偏这等奇思妙想,只有颜先生能想出来。
    包括所谓的杠杆装置,不过几根木头,却能让我更加轻松的移动重物。
    张飞不由感慨,以结构精简的小装置收多倍之功,这便是颜先生的独到之处啊!
    正感慨之际,宋二柱跑进来道:“三爷,颜先生让你去内院开会!”
    “开会?开会是啥意思?”
    “俺也不知道,颜先生是这么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