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青花小碗
作者:龙睛鱼   见习土地公最新章节     
    “怎么了,你不是来长见识的么?”
    左家成诧异的问道。
    “我听人说过,玉石翡翠的水太深,不懂的最好别进,就算懂的很多时候也会掉坑里。我妈就说,她宁愿去大商场品牌店里面多花点钱买,也不愿意在这里花冤枉钱。”
    林深一边走一边说。
    哦,这倒是。
    虽然店铺中那些绿汪汪的手镯、挂件,还有地上那些石头中偶尔透出的一丝玉色,都能让左家成感觉到异常的舒服,不过他也能感觉到,有些摆出来的玉器虽然也是绿色,但他看见了,情绪却全无波动。
    甚至有一些,他还感觉到有些厌恶。
    这可能就是那些真假玉器的区别吧。
    “可你不看,那怎么买玉石手串啊?”
    “刚才没想起来,要不玉石手串还是算了,还是找串木头的玩玩吧。”
    “那得,继续上楼吧。”
    四楼经营的是瓷器、唐三彩之类的,两人看了一眼介绍,直接继续上楼。
    五楼和六楼天台都是经营的杂项,不同的是,五楼都是店铺,一看就是有实力的大商家,而六楼是地摊,很多走街串巷的文物商贩来这里脱手收到的东西,今天来明天走,并不固定。
    林深拉着左家成直上六楼地摊区。
    “哎,五楼怎么不逛?”
    “咱们两个毛都不懂,人家老板说什么是什么,胡说一通咱俩也听不出来真假,那还不如到地摊上去瞅瞅结个眼缘。”
    “我是来花钱没错,但可不是来挨宰的。”
    富二代虽然性格有时候乖张一些,但可不是傻子。
    “我每月的生活费是不少,可那也是有数量的,能少花就少花。”
    五月的天气已经渐渐炎热,古玩城给修的大棚还不错,走在下面不觉得蒸,再加上四面透风,刚从楼梯间出来的左家成和林深甚至觉得有些清凉。
    摊位不多。
    按照一进门古玩城介绍的文字来看,地摊的摊位最多应该能达到两百多个,但左家成打眼一眼,也就摆了一半多一点。
    应该还是由于工作日的原因,没有那么多藏家的光顾,古玩贩子也就想偷个懒了。
    毕竟,摆摊的费用可是按日结算的。
    大部分摊主的摆设都差不多,先在地上铺一张看不出来颜色的布,然后把箱子里的物件一件一件的摆放在上面,自己摊开一个马扎,或者干错就坐在箱子上面,就等着鱼儿上钩了。
    当然,有些人的布很大,摆放的东西也很多,横七竖六的甚至把面前的摊布都摆满了,还有一大半的留在箱子里不拿出来,只有碰见了真正的买家时,才会小心翼翼的掏出来让人过眼。
    也有的人就一小块儿布,也可能就是一块儿包袱皮,上面就摆上一件物件。
    可能是瓷器,也可能是青铜器,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
    左家成和林深从楼梯上来的那一排摊位开始,挨个的看了起来。
    卖各种古钱币的,略过。
    卖邮品、已经不再流通的华夏币、纪念币的,略过。
    卖华夏六七十年代的各种物件、像章、宣传画的,略过。
    卖各种古旧书籍、连环画的,略过。
    买各种旧瓷器、瓷片、茶壶茶碗、坛坛罐罐的,略过。
    终于,在这一排的拐角处顶头的一个文物贩子的摊布上,两个人发现了手串。
    这贩子卖的东西很杂,摊子也铺的很大,两块摊布都临着路,铺成了一个直角。
    各种材质的手串、形象各异的古玉、小酒壶酒杯、手镯、烟嘴、鼻烟壶、银元、算盘、还有好多左家成和林深都叫不出来名字的东西,满满当当的摆满了摊布。
    甚至就在摊主的脚前,还放了几尊佛像,有瓷的,也有铜鎏金的,还有一尊木头的。
    这分明就是一个杂货铺。
    “老板,你这手串是什么料的?”
    蹲在摊子前,林深随手抓起面前一串金黄色底子深棕色纹理的手串,把玩了两下,抬头问道。
    摊主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大叔,抬眼看了看林深。上身一件真丝的t恤,胸前还用丝线秀了一朵小花,头上的墨镜和下面的裤子看不清牌子,但屁股上挂的汽车钥匙正一晃一晃的。
    “这是海南黄花梨的手串···”
    一般情况下,来买货的人询问材质,或者询问古玩的年代、真假,这大叔都是不回答的。
    一方面是他自己的知识储备有限,很多收来的货,他自己也不知道真假。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
    他手中的货,很多都是批发、或者他自己找人做出来的,有人问起之后,自然不好拍着胸脯说那么清楚。
    万一被人抓住漏洞当场指出来,那不就打脸了么。
    只不过今天一上午还没开张,而且看林深的样子,应该是个有点钱的公子哥,不知道什么原因跑古玩市场来显摆,不宰一下怎么行?
    “哦?”
    林深倒是听说海南黄花梨的手串不错,套在手腕上转了转,松紧正好,心里已经有点满意。
    “多少钱?”
    “这个手串八千···”
    摊主大叔狮子大开口。
    “卧槽···”
    林深赶忙把手串从手上摘了下来。
    他家是有钱。不过他现在正在上学,他老娘害怕他学坏,在经济上对他控制很严,一个月给他的生活费也才三千块钱。他想要约女孩儿花天酒地一番,也还得临时打他爹和他大哥的主意,甚至有时候还要管他外公外婆“借”钱。
    这摊主一张口就要他八千,超出他的心理底线太多,吓得他赶忙摘下来。
    左家成站在一边冷冷的看着。
    这摊主大叔打量林深的样子,林深问价之后眼神闪动的样子,甚至林深走到摊位前,蹲下来拿起手串还没有问价时,摊主大叔看似毫不在意但其实耳朵已经轻轻抖动的样子,都落在了他的眼中。
    虽说古玩贩子开价天上一刀都是常态,但即便是真海黄,八千的价格也不算低。
    虽然他不知道这手串的材质是什么,但看这摊主的表情,这手串绝不会是海南黄花梨的。
    林深又拿起一串绿松石的手串问道,“这串多少钱?”
    “那串一万二。”
    林深有点怒了,“大叔,你这是地摊,你说点地摊的价格行不行,就算你想挣钱也没有这么要的吧?”
    “呵呵,小伙子,松石一克一百二,你拿的那串一百多克,我要你一万二还是给你打折了呢。”
    摊主不紧不慢的接过林深手中的绿松石手串,“你看看这颜色,这光泽···”。
    又把整个手串握在掌心摩挲,“你再听听这声音?”
    “这是真正的鄂省云盖寺绿松石···。”
    林深又撇了撇嘴。
    东西再好,超出他了的预算也不行。
    再说,他早就被他老娘耳提面命,好东西可是自己又不懂的,宁可到信誉好有质量保证的大店,也不会在地摊上碰运气。
    他今天来古玩市场,说白了就是看见左家成手上的手串,心痒痒了。
    可这不代表就会让他失去理智。
    左家成在林深旁边蹲了下来,先接过摊主手里的松石手串,拿在手中颠了颠。
    没有法力,就算离得近,他也看不出来这“松石”手串到底是啥,如今这一上手,嘿嘿,水泥的。
    这手串外面不知道怎么包上了蓝色的瓷釉,看起来天兰的颜色饱满、均匀,像林深这种啥都不懂的,如果老板要价稍微低点,说不定还真被忽悠住。
    但懂的只要拿起来看上一眼,马上就会放下。
    穿线的孔就能看出端倪!
    放下“松石”手串,又拿起林深第一次问价的“海黄”手串,却在不经意间,手背碰到了旁边的一个小碗。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触,却让左家成的心里多出来很多的信息。
    不过,这老板面向憨厚,眼神却精明的很,千万不能被他看出什么。
    左家成把心思重新放回在手里的“海黄”手串上。
    一上手,心里面马上就知道,确实不是海黄 。
    藤香木的!
    虽然是藤香木的,但这手串看起来不难看,拿来附庸风雅的话,够了。
    只是不知道价格应该给倒多少,毕竟以前没接触过这一行。
    好在,手串的价格虽然他不清楚,但林深的脾性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管他真正的价格是多少,先本着地上一刀的原则,先看看老板怎么说。
    而且,他还着急想拿起旁边那个小碗看看呢,万一一会儿过来个人抢了先,那可就欲哭无泪了。
    “老板,这串手串,五百···,卖么?”
    “小伙子,你这是把刀砍到脚脖子了啊。”
    “呵呵,你出价,我还价,难不成你还真想当海黄手串卖啊···。”
    中年老板嘬了嘬牙花子。
    五百块钱卖了肯定不亏,但这不是他出货的价格。
    这手串连他自己都忘了是多少钱进的了,不过肯定不到五百。
    但是按照他们这一行的习惯,要是不能卖出个四倍五倍价格来,那肯定就是赔了。
    不过今天工作日,本身来古玩会场逛的就不多,一上午他的摊子前走过了五六个人,只有面前这两个小年青问了问价。
    要不就卖给他们,也算开开张,挣个今天的饭钱!
    “小伙子,你再涨点,就当今天开张讨个彩头···”
    左家成和林深对视了一眼。
    “六百,咱们都讨个彩头。”
    林深张口说道。
    “得,看你们也是诚心想买,六百拿去吧···”
    老板从身后的巷子里摸出了个红绒布袋子,把手串拿起来装了进去,林深也从屁股兜里摸出了钱包。
    “不忙给钱,我再看看其他的东西。”
    左家成说到,他还惦记着那个小碗呢。
    “对,对,再看看别的,有看上的我给你打个折···”
    两个人还要买东西,老板自然高兴,也不忙收钱,却随手把手中的红绒布袋子放在了自己身前。
    “小伙子还想看点啥?”
    “我这里有汉朝的古玉、五代的陶器、宋朝的瓷器、元朝的青花···”
    “喏,看见那个没有,康熙年间仿的宣德炉,这整个古玩市场就我这里有这么一件···”
    这老板也知道直接说宣德炉,说不定把两个人吓跑,加了个康熙年仿的。
    反正不管左家成他俩信不信,估计他自己是信的。
    左家成拿起老板说的那个康熙仿宣德炉,左右打量了一下。
    嗯,不是康熙年仿的,是康定路仿的。
    康定路是南河市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号称囊括天下万物,不管是吃的穿的使的用的,只有你没见过的,没有他们不卖的。
    这种仿古铜香炉,估计能卖个几十块钱。
    “老板,你下次再跟人介绍康熙年仿的时,能不能先把下面这个出厂的签给撕了?”
    左家成指着香炉下面不干胶贴着的“检验合格”标签对着老板说到,说的老板顿时一个大红脸。
    “拿错了,拿错了。”
    “我们家给财神上香的那个香炉摔了,我老婆让我买个摔不坏的,谁知道竟然混到这里面来了···”
    “那什么,你们再看看别的···”
    这次老板不敢乱指了,谁知道他摊子上还有没有这种标明了产地和生产日期的东西,再找出来一个就算他脸皮再厚也坐不住了。
    放下香炉,左家成指向老板脚前的一尊黄杨木雕弥勒佛像。
    “那尊弥勒像,老板你递过来我看看。”
    老板先把摊布前面清理了一小块,才拿起佛像,轻轻放在了摊布上。
    “小伙子,看你们也不太懂,古玩这东西,不能手经手,不然万一掉地上摔了算谁的,这次我提醒你,下次再买的时候就得注意了···”
    “哦,您说的是。”
    左家成也不以为意,知道这老板刚才丢了面子,这会儿是往回找呢。
    想在我面前摔东西,那不是谁都能办得到的。
    这尊黄杨木雕是一个弥勒佛的坐像,大肚子弥勒佛咧着一张大嘴,双眼弯弯,坦胸露乳,随意的依靠在一块石头之上,一腿蜷曲,一腿微支。
    让左家成微微有些诧异的是,这尊弥勒佛似乎被人赋予了财神的意味,一只手放在支起的膝盖上,手心中竟然还托着一个金元宝。另一只手就搭在倚靠的石头上,手下面则是一串串的铜钱,常见的布袋则不见踪影。
    “老板,你这个···,不是古董吧?”
    “哦,工艺品。”
    老板也知道手托金元宝的弥勒佛硬往古董上靠似乎有些过分。
    “不过虽然是工艺品,你看看这雕工,我告诉你,这个弥勒佛可不是你常见的那种机器雕出来的,这是···”
    左家成不听他瞎掰呼,放下了木雕,顺手拿起了早已盯上的那个青花小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