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对调换防
作者:言页   姬周八百年?大周:我千年起步最新章节     
    楚、尹两家的千金,直至宴会结束,宫中也无人上前邀她们移步一叙,便知皇后李纯妍确实没有安排二人与元时、元昑相见。
    时间只会眷顾有心人,仅从权力与利益出发的婚姻,注定不会那么圆满。
    朝阳待元晖起身离开水榭之后,瞧准时机,再次出现。
    韩洛瑶也只好揣着明白当糊涂,陪这兄妹俩演起了戏。
    “嫂嫂莫怪,我也是受人之托。”
    韩洛瑶笑着摇了摇头,她怎敢责怪当朝公主,更何况她们也快成为一家人了。
    元圣八年,得了柴宗训赐婚旨意的诸子,一一奉旨成婚,一时之间,汴京城热闹非凡。
    大周境内上好的婚事用品,皆争先恐后地往汴京城里送,就为了凑这份热闹。
    柴宗训还传命五大战区指挥使,齐聚汴京城,共赴盛宴。
    如今大周天下承平,即使几位指挥使暂离驻地,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何影响。
    况且,柴宗训本就想趁着此次诸子大婚,让各战区指挥使互相对调换防。
    除了李重进与李筠任职时间长些以外,杨业、李守恩与王昭远三人,皆任职不久。
    眼下,李重进已年过七旬,李筠也已年过花甲,李重进几次三番上书柴宗训请求告老,早日卸下西部战区指挥使一职。
    柴宗训早就想答应李重进的请求,但碍于他一直没有决定,由谁接任李重进的位置为好,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至于李筠,中部战区向来只需拱卫汴京城,无甚大事,让其继续担任指挥使一职,也无不可。
    元晖的婚礼结束没多久,他便向柴宗训请旨,欲携韩洛瑶一同赴京南府办差。
    柴宗训本就打算让元晖带着新婚妻子回京南府,倒是李云烟几人,还不及与韩洛瑶相处几日,便要送走二人。
    “儿子之前一人出门,如今娶妻了,有洛瑶照顾着,您就放宽心吧。”
    韩洛瑶使劲配合着在一旁发誓,定会好好照顾元晖,瞬间让李云烟哭笑不得。
    “到了京南府,你可得好好待洛瑶,莫要欺负了她。再有,子嗣的事,你们看着办便是,不必告诉我,总而言之,无需操之过急。”
    韩洛瑶本以为嫁入皇家,就意味着要丧失人身自主的权利,没想到不仅丈夫宽容,就连婆婆亦是十分开明。
    她如今的状态,可比出嫁之前要自由许多。
    想必去了京南府,韩洛瑶就可以将那些封存起来的武器,重新拿出来擦拭了。
    元晖走后,柴宗训其余诸子相继在年内完婚,太子元明倒是领着太子妃留了下来。
    二人也不单单是为了观礼,主要是因为皇太孙的受欢迎程度极高,他们想走,暂时也走不了了 。
    就连元晖与韩洛瑶见了,也觉得皇太孙可爱得紧,二人恨不得赶紧生一个。
    奈何李云烟都说不急,他们也就将这个想法暂时抛诸脑后了。
    皇太孙虽聪明伶俐,生得粉雕玉琢,但身子骨却是差了一些。
    回到汴京后,几乎每日汤药不绝,养得十分精细,就怕受寒受惊。
    皇后李纯妍在太子元明抵京那日,就将皇太孙接到了坤宁殿中,
    “弘基这孩子的身子未免太弱了些,你们还是得费点心。要不然这样,京北天气冷,不如让昭堇带着孩子,留在汴京先好好养一养如何?”
    太子元明也有这个打算,毕竟弘基自出生以来,确实大病小病不断,才衬得这孩子面容白皙,实则毫无血色。
    “儿子也是这么想的,这京北府左不过还有几年就建成了,将弘基放在您这养着,我也放心,京北府的公务也不会耽误。”
    李纯妍不由地埋怨了太子元明一句,说他只顾手里的差事,儿子倒是排在了第二位。
    这可算是天大的冤枉,太子元明为了皇太孙,已是两头奔波,眼瞧着自己也清瘦了不少。
    幸而魏昭堇替元明说了几句好话,并言道不论是要留在汴京,还是返回京北,哪种结果她都能欣然接受。
    若是留在汴京城,魏昭堇还能与母家多来往,太子元明的身边还有两位太子良娣照顾着,倒也无妨。
    自从太子妃魏昭堇生下皇太孙以后,曹珺与郭千凝就打起了太子元明的主意,日日在他面前送殷勤不说,还变着法地亲自下厨,给元明烹调美食。
    皇后李纯妍眼见太子元明与太子妃魏昭堇,皆赞同将皇太孙养在宫里,别提有多高兴。
    除此之外,李纯妍还有一层顾虑,那便是弘基的底子如此之差,不知是否与当年那一剂猛药有关。
    为此,李纯妍特意让太子元明过了正旦之后,再启程返回京北府。
    柴宗训听闻,也点头同意了。他们父子二人也许久不曾一起谈论朝政,正好借此机会商谈一番战区指挥使对调换防的问题。
    “父皇是想让李指挥使告老,那这接替之人?”
    “你觉得王延德如何?”
    自王延德担任驻藏元帅以来,藏地局势日渐平缓。
    待到大周在藏地建立自治州府之后,西藏吐蕃诸部落皆已被打散,直属州府管辖,成为大周版图一隅。
    至此,王延德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可以交权卸任了。
    如果柴宗训打算让李重进告老,王延德确实是最合适接任西部战区指挥使的人选。
    “王延德曾有护送西辽遗民西迁的经历,眼下又有驻藏的经验,确实可胜任西部战区指挥使一职。”
    既然太子元明也看好王延德,柴宗训也就下定了决心。
    在第二日的朝会上,柴宗训先是允准了李重进告老还乡的请求,然后下旨让杨业、李守恩与王昭远对调换防。
    其意是,由杨业出任南部战区指挥使,李守恩出任北部战区指挥使,王昭远则出任东部战区指挥使。
    三人好像早有预料,皆欣然接旨,拿出各自的印信,当场互换。
    “西部战区指挥使一职,朕想交给王延德,他此前驻藏功劳甚大,也当得起指挥使的头衔。”
    这日朝会过后,众人本以为李重进还能得享几年的太平日子,安度晚年。
    不料一场风寒,就将李重进拖入了深渊。
    李重进身为皇亲,乃是太祖外甥,柴宗训自然是要前去探望一二。
    此行,柴宗训还带上了太子元明,大周两代君主前往,足见对李重进的重视。
    见到李重进时,柴宗训一下子就察觉出,他的生机正在慢慢流失,仿佛卸下西部战区指挥使之职后,李重进便失去了支撑他生命重量的支柱。
    “陛下来了……老臣见过陛下……”
    “表叔不必多礼!今日,朕不是以一国之君的身份来的。”
    “陛下,君臣之礼不可废啊……”
    当年,太祖将皇位传给世宗之时,不是没有提防过李重进,但事实与时间皆证明,李重进的内心还是忠于大周的。
    不然,李重进也不会在逆贼得位之后,与李筠起兵,落得个自焚而死的下场。
    “表叔多年来,替大周镇守西北疆域,朕知道你的忠心。朕向你保证,大周绝不会落入他人之手,让太祖世宗的大业毁于一旦。”
    “陛下不必过谦……您如今的成就,早已远超……世宗对陛下的期望,世宗在天之灵若是看到……也能瞑目了……”
    柴宗训只是怕抹黑了世宗的名声,将大周拖入险地,有李重进这些个老臣在一日,他还尚能安慰自己莫要胆怯,就算走错了路,还有他们替自己撑着。
    如今老臣日渐凋零,柴宗训只能扶持新人,协助他处理军政大事,守住大周江山。
    “表叔好好休息,朕今日带了太医前来,定能治好你的风寒。大周尚有万里河山等着你去看,朕等着你好起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