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刀斩颜良,上将之姿
作者:苍山浅陌   三国:开局武力拉满最新章节     
    本身关羽便是打了颜良一个措手不及,久攻不下后颜良就逐渐夺回了主动权,这时关羽再想建功便只能寄希望于运气。
    但所谓“无巧不成书”,关羽的前三刀颜良挨过去了,看脸的暴击颜良也全都没触发,可就在胜利的天平逐渐朝着颜良倾斜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若是二将继续缠斗下去,关羽只有无奈退走这条路可以选,否则他将会面对数以万计袁军士兵的围攻。
    颜良肯定不会轻易放关羽走脱,人家没道理叫煮熟的鸭子飞走。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颜良马失前蹄,猝不及防之下顿时失去平衡摔向了地面。
    “我命休矣!”颜良目眦欲裂,满脸惊恐道。
    袁军营官们见状连忙飞马向前,可他们同颜良尚有一小段距离,想救人哪里还来得及?
    此事倒也怨不得颜良的战马,二人的战况十分激烈,颜良又一直在斗转腾挪,关羽胯下的战马都已经累的吐沫子了,颜良马失前蹄便也不足为奇了。
    关羽见后顿时眼前一亮,挥刀直取颜良的脖颈。
    此时颜良避无可避,只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硬着头皮向身后挥刀。
    但这次幸运女神没有再眷顾颜良,他懵错了方向,没能挡住索命的青龙偃月刀。
    伴随着一道青色刀芒,颜良的首级飞得老高,血液喷涌而出。
    “撤!速撤!”
    见此情形,正在冲锋的袁军营官毫不犹豫的调转马头,朝着来时的方向逃去。
    短短时间内,袁军士兵便经历了主将被斩和副将溃逃,这些士兵乱作一团,忙不迭的逃向了身后。
    关羽趁势率兵掩杀,但没敢追的太深,毕竟袁军后部随时都有可能抵达。
    即便是没追出多远,但此番关羽仍是缴获颇丰,因为袁军将士在逃离的时候丢盔弃甲,就差把苦茶子甩下去减轻负重了,随便捡捡便是满载而归。
    简单的打扫过战场后,关羽立即率部撤离,以免被袁军堵在此地无法脱身。
    ……
    刘备的队伍拖家带口,行进速度宛若蜗牛一般,所以没过多久关羽便追上了大部队。
    看到关羽返回,刘备如释重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二弟不曾受伤吧?”刘备关切道。
    “兄长放心,某毫发无损。”关羽答道。
    “哪个不开眼的敌将被二弟给斩了?”确认关羽没有受伤后,放下心来的刘备开起了玩笑。
    “这是颜良的首级。”关羽随口说道。
    “原来是颜良……等会!谁?”后知后觉的刘备瞠目结舌道。
    “颜良啊。”关羽解下马旁那装着颜良首级的袋子,并将其递给了刘备。
    刘备自然知道关羽武艺过人,可他却不曾想过关羽竟能够刀斩颜良。
    本时空的关羽没打过什么硬仗,这便导致了刘备对他的认知严重不足。
    在刘备看来,颜良乃是成名已久的河北上将,关羽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
    先前刘备还在祈祷关羽能全身而退,甚至关羽受点轻伤刘备都可以接受。
    但刘备万万没想到关羽直接把颜良给斩了,这对刘备来说简直难以置信。
    “嘶……我二弟果然有上将之姿!”震惊过后,刘备称赞道。
    “兄长过誉了。”关羽拱手道。
    “那颜良虽为河北上将,但武艺却算不上当世顶尖。”
    “某略施手段,他便被某斩于马下了。”关羽接着说道。
    “得二弟相伴左右,此乃愚兄之幸,汉室之幸!”刘备感慨道。
    接下来的时间关羽简单为刘备讲解了一番他是如何刀斩颜良的,听的刘备时而紧张时而喝彩。
    这时陈宫打断了兄弟二人的交谈:“主公,云长兄,袁绍折了颜良,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陈宫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扣在了刘备的脑袋上,适才的喜悦顿时被他抛在了九霄云外。
    “的确如此,袁绍气量狭小,必会再派人来追击。”刘备眉头紧锁道。
    “无妨,袁绍再派人来,某再去阻敌便是。”关羽不以为意道。
    “我亦可前往!”拎着三叉方天戟的越兮跃跃欲试道。
    “先生有何教我?”刘备将目光移向了陈宫。
    “眼下陈某也并无太好的主意,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陈宫苦笑着说道。
    “事态紧急,还得劳烦先生替我想个辙。”刘备抓着陈宫的手说道。
    骑在马背上的陈宫看了一眼搭在自己手上的手,没有像开始那般直接甩开。
    经过这段时间同刘备的相处,陈宫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袁绍派兵追击我等阻止不了,想要脱身,唯有加快行进速度、尽早离开徐州地界才行。”陈宫想了想说道。
    “先生所言甚是,如今来看只能是叫百姓们将携带的牲畜舍弃了,如此多少能加快些速度。”说这话的时候,刘备愁的直嘬牙花子,谁都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此时刘备没得选。
    陈宫对自家主公已经是无力吐槽了,爱民如子,你选的吗!
    如今搞出的这一大摊乱子,你不解决谁去解决?
    陈宫表示自己没能力去搞定百姓,所以这个艰巨的任务便只能交给刘备了。
    在派出大量斥候侦查袁军的动向后,刘备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人群当中。
    看着疲惫不堪、但却满脸笑容的百姓们,刘备突然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都值了。
    但想归想,该说的刘备还是得同百姓们说,要是不说的话他们这一行人很难走脱。
    刘备知道这事挺难为人,他也舍不得那些被百姓们视作命根子的牲畜,可他又能怎么办呢?
    在鱼和熊掌之间,人们或许会难以取舍,可人命值钱还是牲畜宝贵,这事但凡不傻的都能分辨的出。
    于是乎在刘备道明来意后,百姓们虽是万般不舍,但最后都没抱怨什么。
    虽说这些百姓都是在田间地头讨生计的市井小民,可他们却也知道刘备的不容易。
    若不是当初他们执意随着刘备一同离开,此时估计刘备都已经出了徐州地界了。
    再者说背井离乡之事他们都做了,些许牲畜便也算不得什么了。
    舍掉了不便携带的牲畜后,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先前许多百姓的怀中都抱着不足月的小家伙,本身他们便走不快,再抱着小动物便走的更慢了。
    当然了,当前刘备军的速度肯定没法跟正常的行军速度相提并论,但跟之前的龟速比起来已经是强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