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激烈水战,血染大江
作者:苍山浅陌   三国:开局武力拉满最新章节     
    “给老子撞过去!”
    一名江东军曲长倒提朴刀,高声喝令道。
    “一二三啊,呼儿嘿呦……”
    闻言手持船桨的江东兵喊着整齐的号子,奋力甩着膀子挥动船桨,船只速度被提的飞快。
    “轰隆……”
    伴随着一声巨响,这艘江东军的冒突狠狠的撞在了一条走舸上。
    猛然间的撞击使得这艘走舸不受控制的侧翻了过去,猝不及防之下,船上的江夏兵卒尽数摔入了水中。
    见此情形,无需营官吩咐,江东军迅速掏出弓弩朝着水面射击。
    仓促落水的江夏兵全然来不及反应,直接便被射成了筛子。
    转眼间,水面上便飘荡着一层浮尸,入眼皆是刺眼的猩红。
    不消片刻,这片江面上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船只撞击声。
    被撞翻或是拦腰撞断的船只随处可见,失去平衡的士兵如同下饺子一般惨叫着摔进江中。
    水性好的深吸一口气扎个猛子下去尚能逃过一劫,水性差的不用想,保准会被射成刺猬。
    成片的浮尸将江水染的殷红,许多肉食性鱼类在水面上露头冒泡,争先恐后的撕咬着尚有余温的食物。
    ……
    在短兵相接后,这场水战立即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刀光剑影间,双方士兵顷刻间杀红了眼,锋锐的箭矢直射得船屑纷飞,射得哀嚎遍野、浮尸满江。
    这年头水战的打法很是单一,此事倒也不难理解,因为陆战才是绝对主流,水战只是受限于地形而不得不产生的从属。
    陆战的打法多种多样,兵种亦是五花八门。
    但水战翻来覆去也就无非是放箭、撞船、凿沉、肉搏这几种路子,人们耳熟能详的铁索横江算不得常用手段。
    如今这条时间线上,全世界水战的打法都大差不差,毕竟没枪没炮,其中区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简单来说就是远距离先用弓弩打波poke,等到离得近了再莽上去,用自家的船去撞敌人的船。
    撞坏了最好,这样等敌人掉水里去就可以痛打落水狗了。
    放箭也好,拿家伙招呼也罢,这些全凭心情即可。
    要是撞不坏也无关紧要,跳上去开启肉搏战便是。
    如今双方的战局便是这般,离近了没法放箭了,那就直接开撞吧!
    没撞碎算你命大,老子跳上你的船跟你接着干!
    ……
    贴身肉搏的白刃战开启后,除了射落水的敌人以外,双方士兵大多不约而同的停止了放箭。
    眼下双方士兵都混在一起,再放箭很容易会伤到自己人,运气差点的没准十箭都能射倒八名自家袍泽。
    起初两边的实力差距还看不太出来,但此时却是体现的极为悬殊。
    江东军的战力明显要高出江夏兵一大截,短兵相接后江东军几乎是在压着江夏兵揍。
    被打的晕头转向的江夏兵士气急剧下降,反观江东军却是士气大震,人人争先,奋勇难当,直杀得江夏兵溃不成军,尸横满江。
    见此情形,孙策振臂高呼道:“儿郎们,屠尽这群鼠辈!”
    “屠尽江夏鼠辈!”江东军将士齐齐嘶吼道。
    闻听此言,黄祖被气的暴跳如雷,其身旁张允的面色同样很是难看。
    黄祖有心反唇相讥,可实力的差距却是使得他张不开嘴。
    “要不先行撤兵再作打算?”张允想了想问道。
    “眼下想撤也撤不出来,就算要撤也不能选在这时候。“黄祖听后立即摇着头说道。
    “那就再等等?”张允询问道。
    “边打边撤吧。”黄祖愁眉苦脸道。
    随后黄祖叫亲兵把撤退的命令传达给各部营官,亲兵们乘着走舸前去传达黄祖的军令。
    接到且战且退的命令后,江夏军和荆州军的营官们如释重负,因为江东兵实在是难以抵挡,他们早就想撤了!
    说白了战局的胜败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太过重要,保全性命才是重中之重。
    他们跟黄祖之间的关系简单可以理解成拿钱办事,黄祖供他们吃喝,给他们发饷钱,他们替黄祖打仗。
    倘若黄祖战败,他们投靠孙家为孙策卖命便是,不过换个东家而已,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不死在战斗中,一切都会变得好说,孙家不收降兵也没关系,充其量便是回家务农,总比丧身鱼腹要强得多。
    ……
    因而在冷兵器时代,双方交战的时候很少会有人下令屠尽敌人,一个不留。
    如此行事便是断了对方的生路,人家不跟你拼命才怪!
    做事没必要那么绝,否则只能是两败俱伤,众所周知的围三缺一便是这般道理。
    此外,将士们对自家主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衡量战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拿幽州军举例,在他们的认知里压根就没有投降这一条。
    在这个不知皇帝只知主公的年代,各路诸侯手下的可信度大多都不怎么样。
    其所谓的忠诚基本都建立在一种盲目功利的基础上,而且其中还存在着一个严重弊端。
    该弊端即为士兵听命于将军,将军忠于主公。
    一旦将军另投他人,其麾下的士兵往往会随其一同改换门庭。
    反观幽州军便不会如此,因为他们从上到下每个人效忠的对象都是刘煜。
    对于他们来说,刘煜的地位甚至能跟父母相提并论,你让他们为了活命而舍掉刘煜那纯跟开玩笑一样。
    刘煜让他们能够吃饱穿暖,让他们的父母妻子有所营生,让他们的孩子有书可以读。
    倘若不幸战死,那笔丰厚的抚恤足以花到儿女成年,或是支撑妻子为父母养老送终。
    不仅如此,战死后他们的孩子还会获得免费入学的资格,成年后若是想要投身行伍,更是会被择优录取,这在当时来说无异于恩同再造。
    所以但凡一息尚存,幽州军将士便不会放弃战斗,他们的信条唯有四个字:至死方休!
    这也正是幽州军战力强悍的原因之所在,有句老话叫做“穷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而幽州军个个都是不要命的。
    对于他们来说,能活着肯定最好,但要是死了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反正身后事都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压根不用他们惦记。
    任何人碰到了这样的对手都会头疼不已,他们宛若滚刀肉一般,动不动就以伤换命,临死了也得再砍你一刀,这搁谁谁不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