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李家屯孩子们的姐夫
作者:冰箱里的灯   穿越七零,带着军官丈夫去下乡最新章节     
    自从乔淮南为李家屯孩子们争取了学习骑自行车的福利以后,乔淮南在家家户户的口碑水涨船高。
    孩子都叫他“我们姐夫。”
    李沐阳家里正在吃早饭。
    大队长家里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家里的女孩子都很好。
    他们家里没有分家,吃饭的时候一桌都坐不下的。
    分两桌坐,大队长老两口和家里的三个儿子坐一桌,媳妇和五个孙子坐一桌。
    李花花就对坐在旁边的哥哥说:“哥哥,我们姐夫什么时候让我们女孩子学骑自行车啊?”
    李沐阳二叔家的堂姐李青青也使劲点头。
    “就是就是,大哥你去问问我们姐夫看,什么时候能排到我们女孩子啊?
    这太不公平了。你们喊孩子都学习了好几天了,还不轮到我们。
    伟人都说了妇女能顶半个天。”
    “你们姐夫?是谁呀?”
    几个大男人听到以后都莫名其妙的看着李沐阳。
    几个媳妇都开始哈哈大笑。
    李沐阳的娘李兰花笑的抹眼泪。
    “哎吆,爹娘,你们不知道啊。
    这几天,屯里的孩子们都把乔团长喊‘我们姐夫。’一口一个的,喊的可亲了,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孩子的姐夫呢。
    把几个和姚念念知青不对付的老娘们气的揍孩子一顿都不管用。”
    大队长问大儿媳妇:“为啥呀?要这么喊。”
    三儿媳妇范春红也是知青,现在是屯子里的妇女主任,笑着放下碗,给大家解释。
    “姚念念家里不是有一辆自行车吗,这群小子早都手痒痒的不行了,但是谁也不敢说。
    没有想到,那天阳阳建设他们都在念念家里围着自行车羡慕眼热的样子就让乔团长看见了,就给孩子们争取了一个福利。
    这才开始学习骑自行车,每天晚饭过后可以去学着骑,屯里的孩子轮着来。
    我们家阳阳是第一个学会的,念念还表扬了。”
    李怀木呵呵笑着骄傲的看自己的儿子,“你小子行啊,你爹我都没有摸过自行车,你都会骑了。”
    二儿媳妇高声大嗓门的说:“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范春红笑着看着她,“二嫂你也了不得啊,会说成语了。”
    范春红憨憨一笑,“嘿嘿,我是和知青学的。”
    大队长却皱着眉头想着孩子们学习自行车的事情。
    农忙过了,孩子们也该去学校学习去了。
    但是李家屯一直都没有学校,因为距离红星公社最近,孩子们都在红星公社小学里上学,能考上初中的孩子也在公社,考上高中的孩子就得去铃鹿县县城高中学习。
    因为路远,好多家里的孩子都是8岁左右了才去学校学习。
    孩子们这么聪明,学习的劲头足,要是在李家屯办一个小学,应该会有更多的孩子可以进入学校里学习。
    不行,得把铡刀爷喊上去公社一趟,这一年李家屯已经是连续三年拿到粮食标兵的牌子了。
    不得给屯里的孩子们争取个福利去。
    李家屯的孩子们还不知道,“我们的姐夫”一个称呼,未来的日子里,他们都要在学校里念书写作业。
    考不好成绩要么是来自父母的一顿混合双打,要么是竹条子炒肉。
    李德昌是个行动派快速扒拉完自己碗里的粥,抹了一把嘴披着外衣就去找铡刀爷去了。
    姚念念这几天也没有去围场里领任务。
    就在家里收拾地窖。
    地窖里面靠着两边的墙都摆着木头架子,架子上摆着坛子罐子,还有一袋一袋的山货干。
    靠着地窖的最里面,姚念念挖了一个坑,里面放着红薯土豆,上面盖着沙子。
    还有一点地方留给青萝卜胡萝卜,据说这样存放,萝卜不失水分,就是到了明年开春,萝卜吃起来还是清脆的。
    前院也有好几个木架子,是用来放晾晒簸箩的。
    里面都是晾晒蔬菜干,豆角干、茄子干、黄瓜干、辣椒干、南瓜干、萝卜干····
    还有山楂干,山枣这些水果干,到了冬天泡水喝或者用热水泡泡嚼着吃,当个零食。
    乔淮南今天是去围场旁边大树底下的大碾子上磨一点面。
    那天,姚念念说把黄米磨成面做成汤圆应该好吃,禾儿就心心念念了好几天。
    今天乔淮南就在厨房粮食柜里找到了大半袋子黄米,一粒一粒的黄米,黄灿灿的,饱满黄亮。
    他找到一个小一点的布袋子,到了多半袋扎好口袋口子,放在自己的腿上。
    出来就喊禾儿。
    “禾儿,禾儿,姐夫要去磨黄米,你去不去啊?”
    “来了,姐夫,禾儿要去的,等我。”
    不一会禾儿就从后院飞奔而来。
    “你哥哥呢?”
    禾儿在水井旁边的水盆子里洗手,摇头。
    “不知道,也许是和建设哥哥他们去打猪草去了。
    姐夫我洗好手了,我们走吧。”
    禾儿推着乔淮南的轮椅出了院门,回身关好院子大门。
    “来,禾儿坐在姐夫的腿上,我们快快去,快快回。”
    禾儿一听欢快的答应了,张开双臂,乔淮南就叉着他的胳膊窝把他提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
    乔淮南拉过安全带把禾儿和自己扣好。
    又提起地上放着的黄米袋子放在禾儿怀里。
    “禾儿,抱着黄米袋子。
    坐好了,我们要下山坡了。”
    乔淮南操纵着轮椅,到了围场,围场上还有老人在拉着小磙子打自己家里自留地里瘦的豆子,芝麻等作物。
    都是铺开一个很小的一圈,一边打场一边聊天。
    有几个不能上山的孩子在围场旁边玩耍。
    大树底下的石头碾子没有人使用,前两天,这里人太多,禾儿来看了几次,都气哼哼的回去汇报,石头碾子磨粮食的人太多在排队。
    今天一看没有人和他们抢,高兴的拍拍乔淮南的手,指着大石碾子开心的说。
    “姐夫,你看我们来的正是时候,没有人和我们抢。
    太好了,咯咯咯。”
    乔淮南的嘴角也随着禾儿咯咯咯的笑声翘起。
    “对,今天我们真幸运。
    只有我们两个。”
    到了石碾子前面,乔淮南解开安全带,把禾儿放在地上,然后从轮椅背后的袋子里掏出一把扫帚,一块干净的布子。
    “禾儿,你在这里站着,姐夫先把石碾子打扫干净。”
    说完就用扫帚围着石碾子把上面打扫了一遍。
    又用干净的布子把石碾子的碾盘擦了一遍。
    然后就打开袋子把黄米均匀的铺在碾盘上面。
    又从轮椅后面大袋子里拿出一把长把子的锅刷,递给禾儿。
    “禾儿,姐夫交给你一个光荣的任务,你拿着锅刷,看着黄米,要是有不听话的黄米跳出来,就轻轻的朝里面扫一扫,让它们归队,怎么样,能不能完成任务?”
    禾儿站直身子,给乔淮南敬礼,“报告团长,禾儿坚决完成任务。”
    “呵呵呵,咯咯咯咯。”
    姐夫小舅子两个人开始磨小米面。
    乔淮南操纵着轮椅双手推着娘子的推拉杆,慢慢向前走,禾儿手里握着锅刷,慢慢跟着乔淮南身后,眼睛盯着小黄米。
    一圈一圈,一直到乔淮南抓起一把黄米,看看捻一下,笑着对禾儿说。
    “禾儿,我们完成了任务,
    现在可以打扫战场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