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希望大王能接纳我们的诚意。
作者:兴广大大   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最新章节     
    刘邦通常保持沉默,以免被易小川察觉异样。
    “我这就去。”
    易小川踏上了前往沛邑的路途。
    自从他乔装进城而未被识破后,他频繁地穿梭于市井之间,或是购买日常所需,如粮食、布匹,或是寻常的家居用品。
    他手握钱袋,轻捏其分量,意识到储备已所剩无几。
    他明白,必须找个生财之道,否则他们的日子将难以为继,面临饥饿与匮乏。
    易小川心中满是忧虑,期盼着乱世的到来,然而现实却似乎与他的期待背道而驰。
    不久,易小川抵达沛邑的郊野,看见众多农夫在田间劳作。
    他原未特别留意,然而无意间瞥见田边堆放的番薯和土豆,他不禁愕然。
    这怎么可能?秦朝的土地上怎么会出现这些明朝才引进的作物?
    他走近细看,确认无疑。
    “真的是番薯和土豆。”
    他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可是……”他清楚记得这些作物是明朝时期才开始在中国广泛种植的,但在秦朝,它们的存在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他向一名歇息的农夫询问:“老兄,你怎么会有这些作物。”
    他的话语带着一丝艰难。
    农夫擦去额头的汗水,抬头看着他答道:“这是叶轩圣人推广的高产作物,据说咸阳已经产出数百万石。
    如今全国都在推广,你没看到最近的报纸吗。”
    易小川闻言,全身震动。
    数百万石!整个大秦都在种植!历史的轮廓在他眼前模糊,仿佛被叶轩的手指轻轻一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易小川心急如焚,不能再坐视不管。
    如果任由叶轩推动,土豆和番薯的普及将带来丰饶的生活,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可能就不会掀起反叛的烽火。
    他立刻决定返回山洞,将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大哥。
    “大哥,大事不妙。”
    易小川气喘吁吁,双膝微屈,眼中满是急切。
    刘邦听到声音,瞬间从草堆跃起,一边梳理凌乱的发丝,一边紧张地询问:“出了什么事?莫非你暴露了,有官兵或刺客追来。”
    他肌肉紧绷,随时准备逃离。
    然而,易小川的喘息声却让他松了口气。
    “不是,大哥……”他接着讲述了关于土豆和番薯的惊人事实。
    刘邦听完,表情复杂,显然对这个转变感到难以理解。
    在那杳无人烟的深山密林里,刘邦忍受了无数艰辛,只求时局动荡之际能出山建功立业。
    然而,易小川却质疑天下是否真的会大乱,这让他的付出似乎变得毫无意义。
    刘邦心中满是困惑。
    易小川并未察觉刘邦的心思,他的思绪正飘向如何确保历史不会因叶轩的干预而改变。
    为此,他们需要制定详尽的计划。
    “大哥,我们去图安如何。”
    他忽然提议,试图打破沉默。
    面对易小川的建议,刘邦一脸愕然。
    “投靠图安?他们不是外族吗。”
    他难以置信地问道,眼中流露出一丝怀疑。
    易小川则坚定地解释:“大哥,这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我在长城服劳役时,曾被图安人带到亚宸,了解到一些内情。”
    原来,图安与大秦世代恩怨,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对大秦抱有敌意。
    如果未来大秦内部不生变乱,他们可以借助图安的力量对抗大秦。
    听到易小川提起这段往事,刘邦心头一紧,想起自己曾将易小川推入长城劳役的尴尬过往。
    尽管他嘴上辩解说是无奈之举,但现在面对易小川的坦诚,他感到无比愧疚。
    然而,易小川并未追究,这让刘邦如释重负。
    “看来,我的兄弟还是那个单纯的易小川,让我安心。”
    他暗自庆幸。
    他们决定投靠图安,尽管身处通缉和追杀的险境。
    在长途跋涉的旅途中,他们历经艰辛,衣衫褴褛,如同流浪者般疲惫。
    终于,他们抵达图安都城亚宸,刘邦热泪盈眶,感叹这一路的艰辛。
    “终于,我们到达了。”
    他激动地说,这段旅程让他瘦骨嶙峋,但看到图安城,易小川仿佛卸下了肩头重担。
    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图安人的队伍疾驰而来,预示着新的开始。
    在那支步履坚定的队伍前端,一位人物引人注目。
    他的装扮独特,身披猎豹皮甲,一头长发束于脑后,胡须如钢针般硬朗,腰间悬着一把沉甸甸的古剑,身上散发出的不言而喻的铁血气息,正是图安的将领金将军。
    即将与易小川等人擦肩而过时,易小川犹如一道疾风突现,挡在金将军马前。
    \"吁——\"金将军猛地勒住缰绳,马匹瞬间跃起,随后在主人的掌控下稳稳停下,蹄声在空气中回荡。
    “何人,竟敢阻我行径。”
    他身后跟随的士兵们怒气冲冲,刀剑出鞘,蓄势待发。
    刘邦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他审视着眼前的情景,迅速后退几步,融入人群中,尽量让自己隐形,以免被误认为易小川的同伴,从而招致无妄之灾。
    \"金将军,是我。”
    易小川的声音穿透人群,响亮而坚定。
    \"昔日的奴隶,你还记得我吗。”
    他大声质问,目光炯炯。
    金将军眉宇微蹙,然后抬起手示意士兵们暂且收剑,他仔细打量着易小川,眼神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
    “你,是那个大秦来的青年,你的勇气曾使猛兽退缩。”
    \"一个真正的战士。”
    金将军赞赏道,对于易小川的投诚,他表现出了热情,决定引荐给图安大王。
    目睹形势转变,刘邦立刻上前,紧握易小川的手臂,宣告他们的联盟。
    \"我们是一体的,我是小川的朋友。”
    金将军审视着刘邦,虽然表情淡漠,但点头接纳了他的解释,带着他们走向图安大王的宝座。
    宫殿内,图安大王端坐高台,金将军介绍:“大王,您还记得这位大秦来的英雄吗?他曾以勇猛吓退凶猛的虎群。”
    图安大王微微皱眉,疑惑地询问:“我记得你们不是离开了吗?为何又回来投靠。”
    易小川坦诚道:“我自幼仰慕图安,所以带着我的朋友刘邦,前来归顺。
    希望大王能接纳我们的诚意。”
    闻言,图安大王爽朗大笑:“有勇士愿意投奔我图安,自然是荣幸之至。
    勇士,你既然来自大秦,想必知道我女儿玉漱的下落吧。”
    易小川的笑容凝固,心中泛起波澜,想起那些未能实现的愿望,他沉吟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讲述了玉漱的命运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