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丞相亲迎
作者:梨大工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最新章节     
    邺城,魏王宫。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四月,曹操称王,为了摆脱在当时黄河以南支持汉朝廷的士族,曹操选择将魏王国的都城定在冀州的首府邺城。
    而后来曹丕称帝,为了拉拢黄河南岸的士族,同时更好的管理人口众多的中原,曹丕开始大力修缮为战乱所破坏的洛阳并迁都。
    于是曹魏的首都又成了洛阳。
    而这次,曹叡则是由于中原受到了直接的威胁,再次迁回了邺城。
    这次迁都倒没有耗费什么民力,毕竟魏王宫是现成的,加以改造便可以作皇宫。
    而自打曹叡亲临督战之后,各类诸如粮食,木料等物资供给也源源不断的从黄河南岸运到北岸来。
    邺城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曹魏的都城,现在,不过是曹叡的一句话罢了。
    而也就在曹操称王十九年后的公元235年,曹叡正式下旨迁都邺城。
    而朝廷内部河南士族的两个领军人物,陈群的儿子在宛城打了个大败仗,陈群自然也再没有什么脸面去劝曹叡,而司马懿虽说没有败的那么惨。
    但也是被人家用劣势兵力击退还丢了潼关,这两人没有表什么态,那事情基本上也就没有悬念了。
    曹叡最近完成了迁都,又在辽东打了胜仗,按道理来说心情应该不错。
    只不过,丢掉了襄樊,宛城,潼关,这三个重地和地广人稀的辽东各郡比起来,恐怕魏国这次输掉的更多吧。
    “陛下,臣此次作战不利,多蒙曹爽将军所搭救,臣请求辞去骠骑大将军之位,臣以为曹爽将军乃名将之后,可接替其父曹子丹大将军之位。统管关中,河北军政事务。”
    说话的人,正是司马懿。
    司马懿一发话,郭淮,孙礼两人也一起跪拜在地,毕竟这次他们三个是魏军的主官,十万大军被诸葛亮六万人马击退。
    而在一旁的曹爽,才是真正的感到不可思议。
    “司马懿这是怎么了,竟然愿意让出自己的职位。”
    虽说曹爽自己对司马懿不是十分了解,不过自己的父亲曹真可是和司马懿十分熟悉的,他也曾经问过父亲对司马懿什么看法,父亲的表情也是很复杂。
    至于他,和司马懿交往不多,但他觉得这个人好像很好相处,而且从这次作战来看,似乎也没有父亲说的那么厉害。
    看来,自己这大将军之位也是稳了。
    长安,雍州刺史府。
    雍州刺史府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汉朝廷的又一中枢机构。
    虽说皇帝刘禅和许多官员还在成都,但基本全国重大的各种开销,官员调动都是遵守着从雍州刺史府里面诸葛亮所发出的命令。
    随着事务的增多,府上也开始增设许多官员,在军中有许多通晓文墨的军官也开始被调进来担任一些职务帮诸葛亮分担压力。
    为此,吴懿还向诸葛亮提议在长安军校招生的第二年,可以尝试着招揽一些文人进入军中,协理军务。这个意见得到了诸葛亮的肯定。
    不过今天诸葛亮停下了府上的事情,决定专门抽出时间,带领着众将迎接得胜归来的高凡。
    没错,在所有官员一起接受赏赐的时候,高凡还在宛城做着最后的善后,在彻底安顿好防务交给王平,柳隐后,才和高翔放心踏上了前往长安的旅途。
    这次,高凡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诸葛亮也决定要给高凡一个大大的面子,
    于是在高凡带着将近二百余人的立功官兵代表到达长安时,在长安城南十里外,诸葛亮已经带着除过军务在身的魏延外的所有官员一起迎接了。
    高凡保持着一个很好的习惯,哪怕是这种论功行赏,在自家领土上行进,他依然会派出人在前面探路。
    毕竟他在后世也看过许多故事,在后世,他看过一部电视剧,叫《雍正王朝》,这里面就讲了当时年羹尧回京,雍正亲率王宫大臣百官迎接,结果年羹尧连马都不下,
    后来就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祸根,说实话,如果是在战场上打明仗,他现在估计也就怕司马懿,陆逊,诸葛亮这三个代表这个时代顶尖水平的指挥官。
    毕竟他是后世来的人,对于其他一些能力稍次的将领,一些优缺点他是清楚的,等于开了天眼。
    不过说到斗权谋,说实话这不是他一个后世大学生的专长,虽说读书时他也遇到过不少抽象的同学,可那些毕竟水平尚无法和这个时代经历过乱世的官员相比。
    因此他才做的格外谨慎,更何况,有人也已经开始和他提到一个问题了,如果诸葛亮去世,自己要怎么站位。
    毕竟,高凡再傻也明白,诸葛亮一死,汉朝庭必然要有政治动荡,旁的不说:
    自己的岳父尚书令李严在这个时间线还是位高权重,还有那个川中文人代表谯周,丞相府长史杨仪,还有现在的军中一号人物魏延,这些人可都不是什么安分之主。
    而且这些人权力,名望都不小,仅凭借自己,斗不过这些人,而且还有一方面,诸葛亮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透露过接班人这件事。
    这也是个很复杂的事,虽说一方面这是体现公平,另一方面却是个不小的风险。
    毕竟对于现在的大汉来说,丞相这个位子和皇帝也没什么区别,几乎全国资源都是丞相调动,盯着这个位子的人,可还不少。
    一想到这些,高凡胜利的喜悦也就淡了那么一些。
    “两位高将军,丞相在城南十里处带着长安军政官员迎接。”高凡这次让打前锋的人,则是观察能力极强的邓艾。
    “哎呀,我说你小子还是机灵啊,不然我们两个骑着高头大马这么在他们面前一站,倒显得我们不礼貌了。”高翔笑着对高凡说。
    “行吧,我们在他们三里外下马,步行去见丞相。”高凡跟高翔如此说,现在,高凡的职位已经比高翔要高了。
    高凡也许还不知道,但高翔隐隐约约能看出来,诸葛亮现在最看得上的,一个就是高凡,另一个就是姜维。
    只不过,对于邓艾,似乎诸葛亮也是格外的重视,高翔虽说打仗上可能没有那么强,不过和诸葛亮也算是相识日久,因此也特别照顾这几个年轻人。
    高凡带着百十来号人走了三里路,总算见到了迎接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