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争斗
作者:梨大工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最新章节     
    益州,季汉都城,成都。
    今天,李严作为成都政务的一把手,带着成都的一众官员迎接蒋琬的归来。
    其实,按照级别来说,李严和诸葛亮的级别相差不远,李严是没有必要来接蒋琬的。
    不过李严还是这么做了,毕竟,他知道他如果不来,费祎可能就会带着出自诸葛亮门下的一批官员来迎接。到时候,给人家蒋琬脸上难看。
    虽说李严心眼不大,这点情商还是有的,况且,最近他还在谋划一些大事情,为了掩盖自己的目的,低调一些还是好的。
    而李严谋划的,正是想办法在诸葛亮死后自己接管丞相这个位置,而现在,他已经团结起来一批人了,这些人里面,有之前诸葛亮搞土地人口清查时利益受损的一些东州派。
    此外,还有些益州本土出身的官员,地主,最主要的,还是谯周,毕竟是益州文人代表。
    只不过,李严现在还没有到完全掌握成都的地步,毕竟诸葛亮留下了费祎和董允,
    这两人,费祎掌管着朝中低层级官员的任用,考核。而董允则是天天的待在刘禅的身边,自己想安插个眼线都安插不进去。
    现在,蒋琬回来肯定又要接管司隶校尉兼丞相府长史,这下他李严虽说是主管政务的尚书令,可是控制不住人事,财政,军事大权,他这个中都护平尚书事又有什么用呢。
    说实话,还不如他在汉中。给大军调拨后勤的时候,这时候他至少还有几个兵能用。
    李严一边思索着,一边和蒋琬聊着,李严也不愧是大才,一心二用,和蒋琬也是聊的有来有回。
    “丞相身体安好否?”李严笑眯眯的问,一点都看不出来什么心思。
    “丞相身体安好,多谢李都护关心。”蒋琬也是回了句客套话,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热情客套着,很快就来到了大殿。
    今天,不光是李严,刘禅也出来迎接蒋琬归来。
    毕竟根据前线的战报,蒋琬亲自编练的水军在这次战役中作为前锋攻下三郡,立下大功,自然应该隆重迎接。
    于是一干人等听着宦官的安排,按次序就坐,边吃边聊了起来。
    “那李都护,蒋长史回来后,职位如何安排,事务如何划分呢?”董允到底是个直性子,直接在席上提出来了这件事。
    成都和益州的政务,在北伐凉州四郡时,一直是蒋琬在代管,当时李严在汉中接应大军后勤。
    而这次攻打荆北,蒋琬被调去编练水军,给高凡接应后勤,李严这下才在益州统管上了政务。
    战事时间一长,费祎和董允资历尚浅,这么一来益州政务虽说不由李严完全掌握,但大局也确实是李严在把握。
    现在的大汉,俨然有成都一个朝廷,长安一个朝廷的样子。不过给出去的权,怎么能轻易收回来。
    李严听了董允的话,眉头先是一皱,显然是有些不开心了,不过李严这种人,很少会把自己的心思说在当面。
    “这件事再议嘛,朝廷政务的事,纷繁复杂,又岂是这席上能分的清的。”李严笑着说,一边说,一边举起酒杯给蒋琬敬了过去。
    李严这么一弄,蒋琬反倒不好意思了,毕竟李严可是自己的上级,蒋琬也只得赶紧应了上去。
    费祎看着董允一脸尴尬的样子,也只是无奈的笑了笑,夹了口菜塞进了嘴里。费祎明白,李严嘴里说的“再议”,这一下不知道得商议多少时间。
    而事实,果然也不出费祎所料。
    自打蒋琬回来后,待遇上李严按照立功的标准给予了增加,不过朝廷的政务方面,蒋琬也和费祎,董允一样没了决定权。
    他们三个,现在更多的成了办事的,提上去的意见,李严也只是选择性的挑拣一些不痛不痒的批复下来。
    涉及到关键的人事任免,开支问题,也总是会以各种理由给驳回来。更关键的是,李严这一切都是合乎规矩的。
    一日,蒋琬家中。
    “这不是个办法吧,这朝廷是他李严的还是大汉的,丞相可还在呢。”董允是个急性子,着急的骂了出来。
    “人家所做的可都合官制,难不成我们要下克上?”费祎如此说。
    “唉,李都护如此,以你我之力没什么办法啊,看来只得给丞相写信了。”蒋琬摇了摇头,只得如此说。
    其实他们三人倒不是说非得这么怕李严,只是和李严对着干,益州的政务陷入了瘫痪,到最后误的是大事。更何况,这件事情往大说是诸葛亮和李严的恩怨。
    这种事情,不是他们三个当属下的能擅自做主过问的。
    而与此同时,李严府上。
    谯周有过好几次想召集益州一派的官员来李严府上宴饮,李严都给推脱拒绝了。李严,虽然爱权却不是个高调的人。
    不过有些出自自己门下的官员要来拜访,李严还是乐意接待的,尤其是谯周,李严很看得上这个小伙子。
    上次永安之战,直接打的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谯周一篇《惜民论》直接让蒋琬亲自来劝谯周。
    “允南啊,你这这几年招了不少的学生,里面听说有个叫罗宪的,这次荆北之战立了大功啊。”李严和谯周闲聊着,说到了谯周带的学生里面。
    “有人拿他和子贡做对比,这孩子确实好学,只不过后来开战,结果脑子一热要学什么班定远(班超),要从军,结果我劝不住,结果人家还真立下了功劳。”谯周也是笑着夸起了罗宪。
    “哈哈哈,这哪是子贡啊,这明明是子路。”李严也是笑了起来。
    谯周在朝廷中,虽说不管政务,不过谯周却是劝学从事。
    这个官职,是朝廷中专管教育的官员,不少官宦子弟,教育很多都是通过谯周的门路。
    这也导致,益州不少官员都和谯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过去,这种联系更多的是一种互相帮助,算是师生。
    到了现在,却更有了一层特殊的关系,而这层关系,正是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