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新任命
作者:梨大工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最新章节     
    不管如何,高凡的学校还是办起来了。
    虽说,现在的老师只有杨绪,赵爽二人和诸葛亮从相府调来的一些文官。不过高凡和邓艾偶尔也会来讲讲课。
    而学生,也只有一些军中的烈士子弟,很多都是不到十岁的娃娃,而来的理由也很简单,在学堂有吃有住,不用吃家里的粮食。
    在这个年代,人的目的就这么单纯,*吃饱就行。这也是高凡为什么申请给官学调粮食的原因。
    其实这些老师,高凡还得给他们讲课,尤其是数学,在这个时代,中国还正处在乱世,生存都是问题,还不要说算数。
    但这不是不教不学的理由,条件再差,没有条件也得创造条件。
    于是高凡定下了个初步标准,能够认识六百个字的,百以内加减乘除能够计算的,才能够算毕业。
    毕业之后,将来可以选择留在京兆尹官署中,高凡将会选择择机推荐。
    而且高凡的学校,还推出了勤工俭学,学校也参与荒地的开垦,屯田的事情,自己给自己赚粮食。
    这些事情,也总算是一件一件的起来了。
    接下来,便是考试了。
    办学和考试这两件事,在高凡这里是同步进行的。这次考试,高凡还是选择三科制度,文学上直接让杨绪出题,考生写个文章逻辑通顺就行。
    至于数学和工程学,则是高凡亲自操刀,而且允许考生在长安学堂学习三个月后参加考试。
    如果这次考试,能够选拔出来几个人才,哪怕只有几个,他们就能够带出来更加多的人才。
    终于,在一番精心的准备后,高凡做好了开始第一次小考的准备。这次考试成功者,直接就能在京兆尹官署中任职。
    而考试的地方,不在别处,就在长安城南的军校校场,正好,让军校中的学员监考,也能够防止作弊。一举两得。
    “将军,你们这考试我也想参加。”考场上,一个军校学员,年纪轻轻的模样,突然来找到高凡,说是要参考。
    “哦,你叫什么名字?”
    “罗宪,原来在邓艾将军麾下,因为在武关之战立功特来长安军校学习。”
    “那好,今日正好有考生没来,你入场吧。”高凡也是迅速答应了下来,唯恐丢掉这个人才。
    在这个时间线,高凡任命宗预在永安和陆逊打了一场漂亮的防守战,而历史上,蜀汉灭亡之际,东吴陆抗带兵十万进攻永安,当时灭国无国可归的罗宪,带着仅剩的兵马和吴军僵持直到晋军到来。
    这种防御战的人才,自然高凡要收入麾下。
    于是罗宪直接进了考场,在经过紧张的考试和阅卷之后,也选出了这一期学员中较为优秀的几个,这其中罗宪在没有接受培训的情况下,
    而随后,高凡便把这批考生直接推选到了雍州刺史府和京兆尹的属官队伍中,并且按照四个等级进行了待遇上的划分。
    而罗宪,也是被高凡从军校中挖了出来,直接给予了底层小吏四级待遇中最高的一级。
    其实,高反已经想好了,将来,京兆尹这个位置迟早也是罗宪的。
    这日,高凡带着一批新晋的考生来到了雍州刺史府,这是他打算带给诸葛亮在相府实习的。
    而交接完后,诸葛亮把高凡叫了进去。
    “我打算,调你到成都去担任司隶校尉。”诸葛亮跟高凡说。
    “什么,司隶校尉。”高凡有些震惊,在蜀汉,司隶校尉这个官职的先后担任者分别是张飞,诸葛亮,在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再是蒋琬,没想到,诸葛亮打算直接交给他。
    “那京兆尹这个位置?”
    “我想好了,伯约管一个郡屈才了,我打算直接把右冯翊,左扶风,京兆尹三个郡合一,组成新的雍州,姜维直接担任雍州刺史。”诸葛亮如此说。
    “这,丞相。”高凡有些犹豫,因为他最近和诸葛亮来往了很多次,他现在明白了,这次和诸葛亮见面,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其实,按道理来说,如果真的要保证权力交接的顺利,最好的办法是诸葛亮本人回成都,然后亲自向刘禅交接。
    可是,诸葛亮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这么做了,在军中,其他人不知道,但高凡和姜维等一些比较亲近的将领都知道,诸葛亮现在的身体,是他专门给医官嘱咐。全开的是维持精神的药,说白了,诸葛亮是在耗着自己生命的最后一丝力气在做事。
    而事实也是如此,最近,雍凉地区在诸葛亮的主持之下,由姜维带兵进行了一场清扫行动。这次的清扫,表面目的上是清扫雍凉地区各地由于战乱所生出的盗匪团伙。
    实际上,也是借着这个由头,让姜维对雍凉各地区的郡县进行了一番考察,撤换了一批不合格的官员,换上了从诸葛亮相府中出身的一些官员。
    说白了,诸葛亮也在做最后的准备。
    诸葛亮的为人,历史上已经有定论,绝对是道德楷模,只是面对着现在这个形势,只有先用上自己人,才能保证交接的稳定。
    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超脱出个人的利益了,毕竟诸葛亮可没有想着问自己的家人要什么官衔待遇。
    “丞相,末将还能再见您吗?”高凡低着头,眼里有些湿润,他知道,这一走,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诸葛亮了。
    在来到这个世界后,诸葛亮很多事情上说实话也确实像父亲一样帮着自己。现在想来,曾经重用过自己的龚禄已经战死。自己曾经想提上来的好友张嗣,战死。向宠,战死。
    来到这个世界十年,多少熟悉的面孔和他经历了生离死别。
    诸葛亮没有什么动作,只是笑了笑。
    “太史公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诸葛亮说出了这句话。
    “丞相,您有什么话要交代吗?”高凡流着两行泪,问了诸葛亮最后一句。
    “今日叫你来便是此事,这个盒子中,装了我给陛下的信,回成都后,务必交给陛下以及蒋琬他们。”诸葛亮说着,从身边取出一个木盒子,交给了高凡。
    “末将遵命,丞相多保重。”高凡再没有多说什么,拿着木盒子走出了大门。
    这夜他连夜和李芸收拾行李,打算再回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