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香江总部大厦建成
作者:愤怒的大冬瓜   80年代:我开局拍卖了工厂职务最新章节     
    金彭海毕竟是自己的兄弟。朱迪锐可不放心,他身边突然出现什么陌生人物。
    …………
    金彭海这边再返回制造公司,交接了一番手上的事务。
    然后就将秦霄贤叫了过来,询问秦霄贤是否想跟他一块前往新加坡。
    秦霄贤在听到这个事情后,直接就点头同意了,他如果在工厂,也只是中层管理层而已。
    想要爬到高层管理层,不知道要多长时间,而且他哪怕到了高层管理层,但是那也只是一家子公司而已。
    对于整个集团来说,那真是微不足道。
    但是跟随金彭海可就不一样了,如果能得到他的青睐,那可谓是直接一步登天了。
    金彭海看见秦霄贤同意,和他一块去新加坡也很是高兴。
    秦霄贤毕竟是他从黑户,一手提拔到现在车间主任的位置。
    金彭海对于秦霄贤还是十分欣赏的,不管是最开始黑户身份时的好学、工作时的认真,还是提拔他当小组长时,管理的井井有条。
    不管从哪一方面,都可以看出秦霄贤无论是天赋还是努力,都有可取之处。
    就算秦霄贤这次不愿意和他一块离开,金彭海也是可以理解的,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但是理解归理解,金彭海还是会不好受,毕竟是自己提拔上来的人。
    现在看见秦霄贤愿意跟他一块离开,金彭海对于自己的眼光毒辣,还是十分高兴的。
    金彭海在与秦霄贤吩咐了一些事情后,就让他退下去了。
    秦霄贤走后,金彭海又叫了几个人过来。
    金彭海毕竟在制造公司,待了四五年的时间,从制造公司还是原先的街机制造工厂时,他就担任总经理了。
    对于制造公司的了解,比身为老板的朱迪锐更多。
    甚至可以说制造公司,就是金彭海一手建立而成的。
    整个制造公司,除了财务和少量的高层,几乎所有人都是金彭海招募提拔的。
    所以金彭海除了秦霄贤,这个看重的人外,还有几个有能力的人。
    但是金彭海后来叫过来的这几个人,基本上都是公司的高层管理层。
    这些人也不知道是,因为不想离开香江,前往危险的地方,还是看出了朱迪锐的一些谋划,这些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婉拒。
    最终金彭海从制造公司,带走的人只有秦霄贤一人。
    现如今制造公司日后,还会建立子弟学校,重要性就会逐渐增加。
    这样的话,制造公司还被金彭海掌握,朱迪锐就有些担心了。
    这也是朱迪锐将金彭海,调往新加坡的另一个原因。
    如今金彭海对于朱迪锐来说,只有从龙的功劳,并没有像朱大刚一样出现出格的事情。
    朱迪锐也不好随意调动他的职位。
    现在这样正好,给他一个很高的地位。可以主持新加坡的事宜。
    但是又没有多少实际的权利,更重要的是等朱迪锐过段时间,到达新加坡之后,就可以顺势拿走他剩下的权利。
    当然朱迪锐也不是打算卸磨杀驴,到时候朱迪锐自然会给他一份荣华富贵。
    当然朱迪锐这也不是担心金彭海有异心,而是子弟学校,是朱迪锐日后提供人才的基石。
    子弟学校的学生和住址,都是在制造公司,而制造公司的总经理又是金鹏彭海。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这些子弟学校出来的人才,最终效忠的对象究竟是谁呢?
    要知道这些人才,朱迪锐可是打算分散到集团的所有公司。
    金彭海也没在香江待多长时间,只是用了三天时间,交接了一下企业的事情,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带着秦霄贤和朱迪锐安排的智囊团一起离开了。
    ……………
    而朱迪锐这边在了解了一下秦霄贤的事情之后,就没放在心上,而是吩咐手下的人
    将秦霄贤的家人妥善安排好,还有秦霄贤的那两个兄弟提拔一下。
    这算是奖励,也算是警告。
    这就看对方如何理解了。
    ……………………………………………………
    这段时间朱迪锐又在做什么事情呢?
    历时1年又8个月的时间,驻扎在香江大埔区的集团总部,如今已经完成了第1期工程。
    也就是那个地上46层、地下13层的大冬瓜建筑,已经完成建造了。
    这个占地面积达到100多亩的巨大建筑,在香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地标建筑了。
    当然朱迪锐在香江的集团总部,不可能只有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建筑而已。
    之前的规划中,冬瓜集团总部除了这个大冬瓜外,还配有一个包括全部的公园、两个大湖、12个写字楼,以及36座工厂。
    但那些都是2期、3期工程了。
    但是现在朱迪锐有了将集团总部,搬到新加坡的打算,所以后面的2期3期工程也就不用继续做了。
    所以这段时间,朱迪锐正带着几个秘书和集团的一些高层,一起在参观这个集团总部。
    虽然朱迪锐已经有了将集团总部,搬迁到新加坡的打算,但是新加坡那边毕竟还什么都没有。
    那边想要建造出,符合现如今朱迪锐身价的集团总部,少说也需要三年的时间。
    在集团总部建完之前,朱迪锐也只能暂时在这里办公了。
    而且三年之后,也就是日本因广岛协议而开始膨胀的泡沫正式破裂,那时也是朱迪锐收网的时候。
    这时间真的是,卡的刚刚好。
    ……………
    众人走在,这刚刚建造完成的冬瓜大厦内,都感到十分的惊讶。
    “老板,为什么我感觉,咱们这大厦待着的感觉会很舒服。并没有其他大厦那样,有压抑的感觉。”
    朱迪锐笑了笑,指着天花板说道。
    “这很正常,咱们每层楼之间的高度是3.5米,比其他公司高了0.7米呢,有这种感觉也正常。”
    因为这个时候,香江的商业大厦,每层楼之间的高度大约在2.8米。
    这是因为这个时候,建筑材料的强度不够,如果每层楼之间的高度太高,容易形成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