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劝谏
作者:暮遇天穹   长缨御风最新章节     
    但皇上竟然如此夸赞,到底是何意思?
    百官不懂,连韩徵都有点弄不明白。
    他忍不住喊了一声:“皇上?”
    明武帝莫名,侧目看到韩徵面容,一时微滞。
    但想到若不挣脱对方的掣肘,那他这一生就算当上皇帝也必须听从他人指令,他底气又足了起来。
    他笑道:“怎么了?丞相是不是也觉得太尉说得有理?朕倒是觉得,为了不让两军心中不平,若要支援定是南北都需派人。但中部兵力不足,只能供一方之需,为平衡各军,还是不抽调为好。”
    兵部尚书许燕回气急:“简直荒谬!”
    王讳却跳了出来,指着许燕回对着明武帝道:“许大人如此粗俗之语,定是心有不满,对皇上不敬,臣恳请陛下重罚!”
    他此话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许燕回只是说话太直,有感而发,却被王讳如此攻奸,他们如何能忍受?
    然而还未等朝臣开口劝说,明武帝却勃然大怒:“许燕回冒犯帝威,宣朕之语,革职收押,等待发落。”
    此话一出,满朝寂静。
    谢封皱眉,想出来说些什么,秦昭却拉住了他,对着他摇了摇头。
    满朝文武没有一人反应过来,门口的侍从却已经上前,押住许燕回要将他带下去。
    许燕回悲愤,他老泪纵横,望着韩徵问道:“韩大人,这便是要我殚精竭虑为之付出一切的朝堂吗?”
    他宛如被侮辱了一般,颤抖着身躯,主动将自己的乌纱帽摘了下来。
    凌乱的白发散落,他宛如苍老了十岁,此刻佝偻着身躯,唯有对朝堂的失望,对明武帝的失望。
    他一步一步走出朝堂,大笑了几声:“这官职,不要也罢!”
    韩徵怔住,哑然的看着明武帝。
    明武帝却是哼了一声:“简直不知所谓!”
    估计是被明武帝这招杀鸡儆猴吓到,不仅无人反应过来为许燕回求情,也无人再敢劝说皇上抽调兵力去南方。
    朝会就这么不欢而散。
    秦昭同谢封一起走出朝堂,不远处的秦晏之与秦赴之都面容难看,似乎在等待二人。
    秦昭与谢封相视一眼走了过去。
    秦赴之小声道:“只怕要乱了,日后朝堂之上你们无需言语,置身事外最好。”
    秦昭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傀儡皇帝有了自己的思想,还想将自己身上的枷锁斩断,丞相还在,他只怕不会善罢甘休。
    秦晏之似乎还想叮嘱些什么,他是秦昭父亲,尽管秦昭自认为与他亲情不深,但他心中的担忧做不得假。
    他怕秦昭置身险境,因此犹豫道:“你何不辞官......”
    他话还未说完秦昭已经不想再听,只是打断他道:“父亲若要说这等言语,倒是不用与我多言了,如今天下未平,又岂能因为自己的生死而逃离?百官都仍旧站在朝堂,难道我便应该走?”
    秦晏之嘴唇阖动:“我不是这意思。”
    秦昭不管他是什么意思才,此时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她已经被卷了进来,若这天下未平,她去哪里都不会安宁。
    况且,按照这新皇的想法,说不定哪天南国便会打到上京来。
    秦晏之没办法说服她,秦赴之怕父女俩再吵起来,连忙拉着秦晏之离开了。
    谢封与她一块往宫外走,上朝的官员熙熙攘攘凑在一起,不外乎在讨论新皇的态度。
    只怕今日过后,簇拥新皇的官员便会更多了。
    谢封小声问道:“刚刚许大人被收押,我本欲求情,你拉住我可是有何想法?”
    秦昭默默点头:“许大人就算被收押,以新皇势力,暂时也不敢对他如何,顶多是官职被撸掉,但不会祸及家人。可这种朝堂,依你之见,被撸掉官职难道不是幸事?”
    谢封想到新皇下令时的昏庸,脑子里多了几分悲凉,却也只能无奈点头。
    本该为家国死而后已的大人们,只怕今日也会多有顾虑了。
    这陛下,真的值得他们如此费尽心力吗?
    秦昭又道:“况且陛下身后还有丞相劝导,丞相没在朝堂之上开口,是顾虑新皇颜面,你若是出面,皇上要顾及你父亲面子,到时候将皇上架在那里,只会让他心怀记恨。”
    谢封蹙眉:“身为帝王却睚眦必报,不能包容,岂可成事?”
    秦昭摇头:“这事儿,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你无需过多担忧。只是我怕的是,皇上转变了想法。”
    谢封:“转变想法?你是指?”
    秦昭惆怅:“丞相推举大皇子上位,只怕看走了眼。”
    谢封想到朝堂之上一意孤行的明武帝,也忍不住皱眉。
    “我明白你的顾虑了,只是如今他已经上位,再也没机会更改了,只盼着丞相大人能能劝慰陛下吧。”
    秦昭笑了一声,眸子里全是冷意。
    低声下四的人一朝拥有权柄,成为人上人,迟早会被权利遮眼。而让其继续被人辖制,想来也不太可能。
    而丞相,是力举明武帝登基的人,他虽面上要对其感恩,但今日已经表露出不受控制了。只怕日后太尉稍表忠心,丞相便无法再能劝谏。
    他想要摆脱掣肘的心,已经压不住了。
    秦昭回首,看着高深的宫殿。
    先皇各府妃嫔都迁至旧宫,残此半生。
    这院墙不知困住了多少韶华,让红颜在深宫里腐朽。
    一切奢靡之景都不过是以年轻貌美的女子一生作为养分,而此刻皇权更迭,赢了的人或可大笑,输家,却需要佛灯古书,夜夜凄冷。
    秦昭站在宽阔的御道,目光落在屋檐一角。
    她缓慢道:“六皇子受百官拥戴,若不是丞相一力举荐,大皇子本无继位的可能。”他明知道太尉是六皇子党羽,却当着所有人的面寒老臣的心。他辜负了丞相一片赤诚,让对方呕心沥血尽数白费。
    不过明武帝也属实不聪慧,明知道他帝位尚未稳固,便慌张的想弃扶自己上位的老臣不顾,反而想去讨好六皇子的党羽。
    也不知道该说他天真还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