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发粮
作者:永远期待   民国之桂系开局最新章节     
    闽州城轰鸣多日的炮声,随着第九军进城,突然就消停了下来。
    经历了小半个月的围困,闽州城攻坚战事终于有了结果,胜利者已经将新的旗帜插上了政府大楼。
    可城内百姓心头上的灰霾,却还没有扫空,谁也不知道进城的第九军会是怎么样。
    虽然说西边逃亡的流民说第九军是一支仁义之师,但荷枪实弹、来往在街上巡视的士兵,一脸严肃,看着就吓人。
    前几天的枪炮声太恐怖,老李一家子就窝在屋子里,一步也不敢踏出去,生怕被不知道哪里来的子弹给打中。
    可是不出门不行了,家里已经断粮了。
    前几天还剩下的一点粮食,老李他们都没舍得吃,全给儿媳留着,只盼望着这枪声能早日停下来。
    枪声才刚平息,老李是不敢出门的,刀枪无眼,这种混乱的时候,出去了可能就再也回不来。
    可眼下不出门是更加不行,再没吃的,能把一家老小都给饿死。
    家里就两个男人,不敢一起出去,真有意外还能留个照顾孤儿寡母。
    “爸,让我出去吧,你都一把年纪了,有什么危险都来不及跑。”小李一脸着急的对父亲说。
    “你别说了,说了我去就我去,你年纪太小,很多事没个轻重,我不放心。”没人能扭得过老李,他决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
    老李又何尝不害怕呢,可是这种时候作为一家之主,必须挺身而出。
    上次听儿子说的惊险一幕,吓得老李好几天没睡好觉。倒不是心疼粮食,这个虽然重要可也不会立刻要人命。
    老李害怕的是儿子一时热血上头,鲁莽冲动,和那些心狠手辣的地痞闹起来。
    有个三长两短,那他就得白发人送黑发人,家就要散了。
    所以他宁愿拖着一把老骨头出去查看情况,出现意外,这个家也还能撑下去。
    咚、咚、咚。
    一阵急而重的敲门声打断了李家的争执,吓得老李和他家人内心一哆嗦,这个节骨眼上门,实在是令人毛骨悚然。
    “有人吗,老李,还在家吗,我是许三。”门外的人喊道。
    许三是城北的巡警,这一片人没人不认识他,待人和善,从来不会仗势欺人,所以街坊们都乐意和他打交道。
    听到是熟人的声音,老李放下心来,可还是不敢贸然开门,让儿子儿媳老婆躲起来。
    等到家人们都躲起来,老李才走到门后,小心问道:“许大哥,有什么事吗,外面是什么情况啊。”
    “老李,你咋那么磨叽,赶紧开门,给你交代几件事就走。”门外的许三不耐烦地说道。
    老李贴着门听了一下,外面应该只有许三一个人,思索片刻,还是壮着胆子把门打开。
    “你怕什么,仗打完了,现在安全着呢。第九军一进城就将流窜的败兵以及作乱的流氓给清理了一遍,现在你出门遇到危险尽管叫那些拿枪的士兵帮你忙。”
    “啊,那太好了,稳定就好,稳定才能过日子。”老李心头的石头去了一大半,这可是个好消息。
    “这就好了,那我给你说一个更好的消息。你猜一下是什么。”许三脸上充满笑意,拍打着老李的胸口说道。
    “这兵荒马乱的,还能有什么好消息。不怕被你笑话了,我们一家现在是家徒四壁,一颗米下锅都没有。”
    “你这个老李,猜得还挺准。没错,说的就是要让你填饱肚子的事情。”
    听到许三说能吃饱饭,老李顿时来了精神,催促着他赶紧说。
    “是这样的,陈德良你认识吗,就是第九军的军长。他知道打仗时候苦了百姓,心疼咱,要给我们发粮食。按人头算,大人小孩都一样,每个人十斤,家里有多少人就领多少粮食。”
    “青天大老爷啊,这到得是多好的人才会这样对百姓,闽州城有福了!”老李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的晕乎乎。
    如果是平时,这几十斤米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现在家中揭不开锅,能领到这些粮食,真的是雪中送炭。
    “这算什么,陈将军还下令了,家里房子被炮火摧毁的,还帮忙安置庇护的场所。简单说就是有吃有住。”
    “我们还好,房子受到的影响不算大,就是粮食吃没了,必须要想办法填饱肚子。”老李激动的说道。
    “行了,话我已经说给你听了,你抓紧时间就到城北领东西吧,晚了就该排队。我要到下一户人家去,就不和你多扯了。”
    说完许三就匆匆离开,留下一脸茫然的老李。
    “你还没说是去哪里领东西呢,要带什么去吗。”老李大喊道。
    许三头也不回说道:“你到街上去,哪里人多就去哪里,已经开始分了。”
    老李冲进家门,兴奋地朝儿子嚷道:“我们有救了,第九军在街上发粮食,我要赶紧去拿,免得等一下他们发完。”
    “伊爸,真的吗,还是我去吧,我怕会发生什么意外。”
    老李想起刚刚许三说,城内的治安已经好转起来,加上自己也扛不动几十斤粮食走那么远的道,也就同意了儿子的提议。
    小李走出家门,看到的是身穿绿色军装的大兵在街头来回巡视,路上的行人的神色明显平静了许多,人流量也比之前多了不少。
    跟着人流走,来到一次空阔的院子前,院子里是堆得满满地麻布袋。
    有些麻布袋被打开了,里面是白花花的大米,这一院子的布袋都是粮食啊。
    小李赶紧排在队伍的后面,等待着粮食的发放。
    “姓名。”
    轮到小李时,发粮的士兵问道。
    “李志远。”
    “几个人。”
    “四个,我,我父母,还有我妻子。”
    士兵把小李说的话工整地抄写下来,这个是陈德良的安排,还能顺便普查一下人口。
    小李扛着几十斤的粮食回到家时,嘴角都笑的合不拢嘴,开心的给家人看自己的杰作。
    “看来第九军是真的和别的部队不一样,会为我们百姓着想。”老李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