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项目落地2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省里十大专区的书记经过一番交流后,保定地委成功拿下了5500个名额,王致远估计自己能分到800来个,回去也算有了一个交代。
    征兵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这年代想当兵的人很多,河北这边还没有设置什么条件,东北有些地方要看出身,即使筛选了一部分人,参军还是络绎不绝。河北一省之地,截止到53年1月,也才只接收名合格新兵参军入伍。
    报名的人数,光通和县就有4.3万多人,全省至少300万人报名还是有的,全国是2000多万人,能入选的放在各县是少之又少,通和县现在已经精选了5000民兵,回去后还要选拔,最终还是要看会后地委到底给多少名额了。
    动员参军
    后面的会议大家就开始叫苦哭穷,让省里拨一点资金好搞发展,事实证明叫苦哭穷还是有些用的,呼声高的地方,还是下拨了不少资金,有些地方还确定了要建工厂等项目。这跟王致远是没有关系的,通和县的底细大家都知道了,他也没有脸去哭穷。
    一场会议开了3个小时,散会时秘书通知王致远去李书记的办公室。
    王致远跟地委张书记打了个招呼,让张书记多留点名额,就去了李书记的办公室。
    王致远进去后,李书记指了指旁边的凳子说道:“先坐下吧,这次有点你们县的事情跟你说说。今年又在老大哥那边贷款购买了一些项目,华北那边已经确定了有项目落在你们县,你们县要做好准备。”
    王致远听后高兴的说:“李书记放心,只要项目落地,我们绝对第一时间进行生产,场地、工人我们县都有,我们可以随时调拨,不知道是什么项目?”
    “是一个发动机工厂,这个项目原本是准备落户到东北的,但是上面经过协调之后,华北已经决定落户到你们县了,你们县要尽快将轧钢厂建立起来,用来配合发动机厂搞生产。”
    “什么时候设备可以运过来?厂房标准的规划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这么多问题我一个都回答不了你,具体的事情最近华北那边会派人到你们县沟通的。你上次申请的建发电厂,省里已经沟通好了,会派人到你们县建设,不过这个建设费用就要你们县自己承担了。”
    王致远站起来说道:“没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工?我们县电力还是有些紧张。”
    “明天专家就会去你们县,你们做好接待就行,设备找的工业部那边购买的,一座水电站设备就是4万元,省里替你订购了两套。”
    “啊,这么贵,不知道每年发电量有多少?”
    “工业部就这个价,一年不超过50万Kw吧,具体的你可以自己去了解,反正工业部在你们县的订单也不少。
    今年省里也要大搞建设,你们县再支援一些钢铁给省里,这次你放心,省里给钱。”
    “李书记要多少?”
    “你要是按计划价格给省里,一万吨也不嫌多。”
    “别,李书记我们我们还是走计划外,价格县里优惠一点,一块钱一斤,这是最低价了。现在市面上废钢每斤都在0.6元以上了,我们不可能生产的好钢价格还比不过废钢吧。”
    “好,就这个价格,5000吨的量,你也是知道的,我们省钢铁产量不行,好在你们县争气。”
    王致远在办公室聊完后,就到地委张书记那边去了,过来后发现不少同志在争夺征兵名额,王致远也顺势加入了进去,大家也很给面子,给了王致远900个名额。这么多名额大出王致远所料,王致远为了感谢大家的谦让,晚上请大家在食堂吃了一顿饭。
    第二天王致远跟着建设水利的3位专家一起返回通和县,将人安置好后,就让马建东联系工业部那边,赶紧运送设备过来。
    王致远叫来冯素民问道:“今年各地的建设怎么样?”
    “今年建设得很快,可以提前几个月完工。农村现在学习建筑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打算将那些人全部都招到公司里面来。”
    “没问题,都可以招进来,后面搞建设的地方还很多。既然今年可以提前完工,你看可不可以分一些人出来,我们把几条主干道修一修。”
    冯素民想了一下说:“可以,各地主干道修好了我们运输原材料也更方便,不过这件事还要问水泥厂那边的水泥够不够。修路是很快的,我怕修完路之后,水泥不够用,盖房子的任务完不成。”
    “你们合计合计,看看同时进行有没有什么困难,要是可以的话,我让交通科那边规划一下,尽快修几条水泥主干道,大家出行也方便。”
    “好,我这就去办。”
    没多久,赵前发就急匆匆的从外面跑过来问道:“王书记,县里的征兵名额有多少?”
    王致远无奈的说道:“这次大家给面子,有900个名额。”
    “啊,就这么点名额,这可不够分呀。”
    “我们县是最多的了,其他县更少,全省现在也就个名额,能有900个已经算不错的了。”
    “只招这么点人怎么够呢,上面也不多招一些。”
    “这两万个名额是剩下的,1月份城里还招了一批学校的青年和医护人员,现在主要招的就是战士,你再组织大家选拔选拔,今年招了说不定明年也会招,当兵尽量让那些适龄的人去,我看刚成年的可以等等,等后面再去。”
    “王书记,这里有可说不通,每年都有刚成年的民兵,难道都要往后推不成,我看还是通过体能、技能选拔吧。”
    “行,这个事情你来处理,文工团那边欢送队要组织好。”
    赵前发笑着说:“都在准备呢,就等着省里的名额了。还有一件事,王书记,现在各村都在抓特务,不管犯了什么罪,都被捆成特务送了过来。这给我们公安的同志造成很大的压力,按照特务审问,后来发现是些小偷小摸,不按特务审问,又怕真的是特务。
    前些日子,还有两个来参观学习的干部都让人给当特务抓着送公安局了,你看我们关于特务的奖励是不是要改变一下?”
    王致远坐在凳子上计划了一下说道:“是要改,这样吧,抓特务的奖励还是不变,长期有效,其他抓到了小偷小摸、骗子、奸商之类的,让大家不要通过特务的名义送往公安局,犯了什么罪就直接说,抓住这些人也是有奖励的,还是100斤化肥或别的,这件事通知到各村去。”
    “这奖励是不是有些多了?”
    “不多,抓到一个我们就送去劳改,每笔奖励折现,你找监狱出就行了。县里划拨的奖励,就放在公安局的账上,算是给公安的同志一些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