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项目落地3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马建东过来说道:“王书记,工业部那边过几天从天津将设备发过来,会提前跟我们联系的。”
    “好,我们这边估计要建设一个发动机厂,你们那边钢铁厂的高炉还要多久建好?轧钢厂建设还要多久?”
    “我们预计了一下,6月份就可以建设完毕,轧钢厂那边设备已经申请让工业部去购买了,工业部也同意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搞无缝钢管、各种合金材料了。”
    “工人怎么样?”
    马建东苦笑道:“我们准备去别的工厂挖些人过来,或者让上面安排一些人,我们自己也有培养,不过人不多。”
    “这样不行,我看还是要召集大家开个会商量一下,要想办法让工人卷起来。”王致远说完就让章识言去请大家过来开会。
    等大家到了之后,王致远就宣布了发动机厂落地通和县的好消息,何霖煦几个搞机械的激动的叫了起来。
    王致远向大家说道:“我们现在是资金不缺了,现在开始缺人才起来了,重点是缺工人,你们看有什么好办法?”
    江雨时率先说:“缺人才我们就去各大院校招人,今年我们换个地方,应该能招到不少人。”
    延金良也说道:“这点我同意,人才我们是不会嫌少的,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交给别人做,我们对知道的东西进行复刻就行了。等下个月我们几个去工业部领一下奖,到时候去北京逛逛,招些人回来应该不难。”
    何霖煦说:“我们去年招的学生,我们已经让他们给学弟学妹写信了,让大家毕业后选择来我们这里,有不少人的回信都有这个意愿。”
    陈效忠说道:“这些还不够,我看让谢导演拍一部纪录片,记录一下我们轻松上进的氛围,实事求真的研讨会,我们的实验设备也都是市面上最先进的,大家居住的环境也是很好的,我们拿到学校去播放,让大家看看我们的真实情况,来的人肯定不少。”
    大家一致同意陈效忠的意见,并准备这些方法同时进行,出了片子之后,直接推向全国。
    江雨时补充说:“我来写个剧本,这次我们拍得有意思一点,最好是将老马等人获奖的过程也拍进去,这样可信度更高,我到时候联系一下报社的朋友,大肆报道一下,等片子火了,还怕没有人过来。”
    王致远高兴的说:“好,老江这个事情你一手操作,反正你们经验也是丰富。对工人这一块大家有什么想法没有?”
    唐蔚云说道:“工人的工作态度是没有问题的,大家也是很用功,我们工会也组织人对工人进行了扫盲,但是效果不佳,很多人学着学着就睡着了。”
    江雨时接着说道:“我看这主要是现在扫盲没有好的方法,再加上现在的繁体字太过复杂,教学也没有一个好的识字方法,导致大家学不进去。我们可以推行简化字,搞汉语拼音,这样大家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黄静也说道:“老江的话我赞同,我们当过老师的就知道现在学繁体字的困难了,但是这是一个大工程,要请一些专家和老师协助。而且国家不推行简化字的话,大家学会了看报读书也是有些困难的。”
    “你们两位都是当过老师的,这件事情你们去办,简化字和汉语拼音是大势所趋,只要我们县成功了,马上就可以在全国铺开。繁体字的确不利于大家学习,特别是文盲,请一些偏向简体字和汉语拼音的学者来县里,你们一起商量,尽快出一套方案。
    上面这个方法只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6月后就要上马不少工厂,这些还都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工人不识字怕是不行。”
    “要不我们抽调一部分工人出来专门搞学习,一个月内让大家学会认字还是很简单的,这可比下工后扫盲强多了。”
    “学校里面成绩不好的,无心上学的,我们也可以招进来做工,让他们提前开始工作。”
    王致远点了点头说:“这两个方法待定,先保留。你看我们能不能对工人进行激励,给工人评级,划分八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操作熟练就行,一级升二级必须会识字,且只有三年的时间,考核不通过二级,我们直接调到其他岗位。
    同时规定一级工多少年必须升一个等级,在一生的工作时间内,最少要升到5级工,不然就调岗,给后面的人让位置。当然有些人如果有特殊情况,如残疾军人、烈属之类的,也可以一直在岗位上,反正要让大家卷起来。”
    “这个方法可以,加强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过我看每个工厂要按照工种进行不一样的划分,有些工种越往上越难,还吃天赋。”
    王致远想了想说:“嗯,各个工厂自己设置,比如一级工升二级工三年,一级工升三级工的年限不超过7年,后面累计叠加,划个最低线,低于这个线的除特殊情况外,一律调岗,要让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各级基本工资和计件你们也拿个章程出来。”
    江雨时问道:“这样搞我看也可以,要是那些没过线的工人,我们该调到什么岗?”
    “连这点要求都达不到,调到一些比较闲,工资低的地方去,将岗位让出来给后面的年轻人。到时候各个工厂也可以协调,要是知道悔改,也可以让他们继续参加考核,考核过了还是可以回去的嘛,但是年限不能变。”
    现在的工人生活还是比较优渥的,基本是每天8小时,休息时间也多,一年多过去啦,很多工人的提升有限,后面县里还有很多要求高的岗位缺人,大家不努力是不行的。
    大家又聊了聊新工厂的情况,延金良的塑料厂虽然工厂还没有建起来,但是已经可以在房子里小规模的生产了,机器都是由机械厂设计的。
    王致远说道:“你们看能不能吹一些乒乓球出来,我准备在学校搞点体育活动,让孩子们玩玩。”
    延金良笑道:“这个没问题,羽毛球我们也可以制作些,我们可以全面推向社会,让大家也锻炼一下身体。”
    “计生用品可以生产嘛?”
    “啊,生产这个为时过早吧,现在没那么多精力生产这个,生产起来麻烦。”
    “那就算了,这件事情后面再说。”
    韦新春搬出几箱饮料,拆开给大家分发了一下说道:“这是我的饮料厂新配置的,味道还不错,大家尝尝。”
    一群人问道:“你这是用什么配置的,添加剂超标没有?”
    韦新春当即起开一瓶往嘴里灌去,喝完后说道:“这些都是我亲手制作的,大家可以放心,一点问题都没有,你们试试味道怎么样?”
    大家打开瓶塞后喝了起来,王致远感觉味道还是不错的,水果味很浓,也不像勾兑的,喝起来很舒服,要是冰冻一下就好了。
    韦新春望着大家问道:“怎么样,味道还不错吧,我们的工人都说好喝。”
    大家也点了点头,夸赞了起来。
    王致远问道:“饮料厂建好了?”
    “没有,不过也快了,这不是我先调制一下味道,到时候就按照这个配比来。玻璃瓶装的可以在县里出售,到时候塑料瓶装的我们搞出口,只要大家喜欢,这个收益绝对高。”
    “可乐开始制作了吗?我估计那边对可乐的需求量不小。”
    “等工厂建完再研发,那个也不是很难,就是口味要慢慢调。”
    “好,有需要说话,我这里有成品,到时候你比对着试试。”
    后来大家对各工厂的工人定级,各级工资,每一级的上升年限之类的问题,都一一制定了章程,回去后准备在工厂讨论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