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火力全开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通电了,县里的塑料厂、玩具厂、饮料厂、轧钢厂等都可以开工了,现在的电量供应这些工厂还是有富余的,等大清河发电站完工后,县里一些居民家也可以通上电。以前只是商铺通了电,电价0.5元每度,还有3.5元的安装费,居民使用者很少。
    电量富余后,县城新建的学校、居民楼也可以一一通上电,安装费县里的财政都可以解决。现在没有什么电器,电费价格也高,居民用电量很少。有些拉了电的,都是选择包灯,即一个月一盏灯交1.5元的电费随便用。
    新建工厂中轧钢厂是很重要的,开工以后通河县就可以生产一些钢铁的成品了,如圆钢、工、角、槽、螺纹钢、方钢、扁钢、钢轨、线材等,最重要的是可以搞无缝钢管,目前在国内是一片空白,有多少要多少。
    而且还盖了一个专门的车间搞合金,专门生产一些特种金属,不管是军工还是机械都是很需要的,暂时产量太小,时间不对,没有出口的打算。
    工厂的很多工人都是新招的,配合一些钢铁厂的老工人,准备花十天时间让这些人上手,熟练一下生产流程。
    其他工厂难度不大,培训了近一个月,上手几天就全会了。其他工厂目前的发展是不错的,化肥厂也扩产了,钢铁厂又建好了一座高炉,由于铁矿数量的限制,每年产量只能达到6万吨的样子。
    在年初的时候,通河县将各种建设图纸和方法都交给了工业部,工业部就给各个钢铁厂介绍过新的炼钢法,就导致马建东当初设想的钢铁交流大会没有举办成功。
    经过几个大钢铁厂的研究,各地也纷纷向通河县的建筑图纸学习了起来,现在马建东估计有些建设快的地方,可能已经开始炼钢了。如果成功,后续国家的钢铁产量会增加不少,但是由于煤炭的供应有限,提高也不会太大,就是效率变高了。
    通河县这个铁矿放在全国是没有什么什么优势的,转型是唯一的出路,后续钢铁厂也不会再扩大,只会扩大轧钢厂,生产成品的同时,生产特种钢材。
    在通和县新建工厂走上正轨后不久,大清河水电站也建设完毕了,电量富余了不少,其他县也没有电线跟通和县连接,这些多余的电量只好用于烧开水,一个村搞了一个开水房,引导大家喝开水,每家按人口供应一些开水。
    同时卫生科和通和日报也在大力宣传喝开水的好处,文工团也在排练表演相关内容,谢永康更直接,直接拍摄了几部文工团的宣传节目,拷贝成胶带,到各地播放。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提高了,自然注重起来健康问题,大家都积极县里的号召,一时间县城里面煤炉子都卖得脱销了,然后是玻璃厂生产的保温壶也遭到了大家的疯抢。压力一下子就给到了玻璃厂和竹制铁具厂,现在工厂是昼夜不停的干。
    保温壶是竹制的外壳,一起出厂价格是1.35元,县里出售的价格是1.5元,现在供不应求,工厂每个保温壶的利润在0.32元,更何况玻璃厂还生产平面玻璃、玻璃饮料瓶等,跟数个行业相关联,只供应县里的产业,都可以红火好久。
    社员看着每天被拉走的成品,心里也是一阵火热,一个个干劲十足,这其中不仅有工资,还有自己的分红。看着这供不应求的样子,就知道今年分红不会少,收益十足,没有人会不高兴。
    8月尾的时候,县里组织的重新划分成分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了,对错划为地主、富农的292户,予以纠正,对漏划为地主、富农的327户,均予补划。其中属于革命家庭的有32户划为富农,11户划为中农。
    刘源飞老爷子一家因为还没具体确认,但一家人有不少参与劳动,划为了富农,只有等到后续有具体消息了再重新确定。
    成分划分这个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因为成分的划分都是要通过群众评议的,进行划分工作的都是干部,这都是要签名留档的,县里也是要盖章的。
    当初白石老人家被划分为地主,子孙在老家遭到批斗,便向李老师求情,老师也只给当地写了一封信,让当地领导查实办理。后续嘛,该是地主成分就是地主成分,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更何况李老师家划的也是富农成分,但他一家又都是革命军人、烈属。
    在8月的最后一天,王致远在办公室接到了省里的电话,又让去开会。
    王致远和往常一样来到了保定地委,在招待所安排好后,就去拜访张书记打听情况,刚进门张书记就说道:“我就知道你回来,你知不知道你们县最近的动静闹得很大。”
    “没有吧,难道我们县交付的发动机组装成新车了?报纸上怎么没看到新闻呀。”
    “不是这个事,你们县是不是又去学校招人了?我这次又替你挨了不少批评,你下次能不能动静小点,你这样做,责任全是我的,人家是指名道姓的找我。”
    王致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张书记,学生喜欢我们这里,想在我们这里为国家做贡献,我们总不可能拦着吧,各地也要尊重人家学生自己的意愿嘛。”
    “你是不知道这次闹得有多大,你们县今年去了多少大学生?”
    王致远小声说道:“有1600多个。”
    “你说你一个县城要那么多大学生干什么?你知不知道这些都是各部门分配好的,你这一下得罪的部门可多了,不知道该怎么说你好。”
    “张书记,我们县城现在大力发展工业,要办的事情还不少,我们后面还要建各种研究室,真的是大量缺人,人家来了我不能不要吧。您放心,今年我们县保证搞些新花样出来,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说得轻巧,你知不知道老子为你挨了多少批评,人家部门的领导电话直接打到了我这里来了,来质问我,你说我冤不冤?你在京城招人也就算了,其他省你也跑去招惹,人家书记为了一些大学生都直接开骂了。”
    “张书记辛苦了,晚上我请客,地方您选,我给您赔礼道歉。”
    “就这点把我打发了,我缺你这点吃的。”
    王致远看着黑脸的张书记,老老实实的道:“张书记,要什么您就说,能做到的我绝不含糊。”
    “好,这可是你说的,今年你们县收成好,公粮都快是其他地方的两倍了,我听说你们产量都有200多斤,是因为施了化肥,是不是真的?”
    王致远点头道:“是真的,化肥是增产的好东西,另外还使用了一些农药。”
    “化肥、农药你给我准备一些,这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完全没有问题,化肥我给您准备1000吨,农药可以给2吨,到时候给您送过来。”
    张书记不满意的看了王致远一眼,不说话。
    “化肥2000吨,农药3吨,只有这么多,按照我们的出厂价给您,再多就没有了,今年我们县垦荒了6000多亩地,需求还是很大的。”
    张书记满意的点了点头,同时说道:“没有问题,到时候你派人来指导使用,垦荒还是要加大力度,你们有化肥,产量高,开荒是越多越好。”
    王致远又问道:“王书记,那我们县招人的事情?”
    “咳,京城那边不少院校说,大学生自己选择地方,他们也是支持的,后面事情传到了上面,上面发话了,要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事情就告一段落里。”
    王致远白了张书记一眼,张书记也是低头看着桌上的文件。王致远听到没事,也就放心了下来,又问道:“张书记,那这次开会是有什么事吗?”
    张书记坐直了身子沉声说道:“这次的事情是山西那边引起的,那边老区兴办起了‘合作社’。”
    王致远惊讶的问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
    “山西那边的文件传过来没多久,这次开会就是跟大家开会讨论这个问题,看看你们下面同志的意见。”
    “张书记,你是什么意见?”
    “文件我还没仔细研究,我是要问问你们下面工作的同志的,这主要是农村方面的事情。另外新来的孙书记,是华北安排过来的……不过我们还是要实事求是,这份文件你回去先看一下,等人到齐了,晚上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王致远接过文件说道:“好的,我回去后仔细研究一下,看看是个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