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颠覆世家望族①
作者:莒州识字班   红星仓库最新章节     
    就在世家望族绞尽脑汁,还未商定策略之时。
    六月底,本来应该大量上市的蚕茧,突然被人大量高价收走。
    而后海量的精美细棉布迅速铺满了江南的市场。
    七月初,就在他们还没回过神来,找出应对策略之际。
    大批远超他们纺织工艺的丝绸锦缎,以仅是传统二分之一的价格,自北向南一路冲击他们的市场占有率。
    他们的布匹全部囤积在库房里,现金流被截断。
    七月中旬,刚刚正常运转的白弥州,运出大量的食盐。
    此食盐雪白细腻,毫无苦涩味道,一经推出,迅速占领全国市场。
    而后,从天间府往南,中间府为继转站,大量精美锋利的农具席卷全国。
    七月底,一队两百人的西域商队驮满了香料等物到达江南。
    还未落稳脚跟,就被主管纺织的世家望族请走,用库房里全部的绸缎布匹,换取对方所有的香料、珠宝。
    但是还不等他们将香料出手,不知何处冒出数十家商铺,铺上了低价高质的香料,致使他们囤也不是,卖也不是。
    接着下起长达十天的大雨,各处洪水泛滥,黏腻潮湿。
    许多香料因为保存不当而受潮变质了。
    萧枫每天混迹在一群运筹帷幄的大掌柜间,听着各地不断传来的捷报,笑的见牙不见眼。
    你看,虽然自己文武皆不行,但可以在商啊!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过如此。
    九月,秋收结束,白弥州农户第一次迎来颠覆认知的丰收。
    牧民也在指导下做好了青贮。
    鉴于以后会有大量的机械交通工具,红星农业部对白弥州畜牧种类作出调整,减少马匹养殖,改为肉食性牛羊类养殖。
    秋收后,红星功德点再次暴涨。
    萧振洲豪掷一百亿功德点,兑换了一架直升机。
    只因萧云的长子长女从红星根据地,迁往京城,与萧云团聚。
    这是个大日子,全家得聚聚。
    萧山赶时间!
    九月初九,萧振洲带着萧山和刘祥,驾驶直升机降落在皇宫太和殿前广场上。
    掀起的大风吹乱了围观大臣的衣袍,也吹乱了他们的心。
    和硕帝兴奋的一定要马上乘坐直升机,飞到白弥州看看。
    萧振洲没法子,直接又带着他去飞了一趟。
    和硕帝看完风景回来,心情雀跃,大手一挥,给了萧云家两个孩子大笔赏赐。
    说起萧云的孩子,就得说说他的三个妻子。
    去年四个人结婚,洞房了一个。
    这是柔嘉长公主的建议,给另外两个妻子后悔的时间。
    花不韦百日孝期间,姐妹三个住在红星根据地,日日参加劳动与学习,找到了各自的心灵寄托。
    她们放开了胸怀,不再执着于“抱团取暖”式婚姻。
    萧云撕了与两个妹妹之间的婚书,放她们自由。
    两个妹妹就一直留在红星根据地,柔嘉认她们为干女儿,千娇百宠。
    娘儿三个,日子过的充实而自由。
    因了这个,花玥然对萧山百般倾心,两个人之间也是渐渐蜜里调油,日子和美。
    三月底,花玥然生产,一举得了龙凤胎。
    这俩孩子长得雪团一样,粉嫩可爱。
    是全家人的心尖宠。
    一家人聚会完,各自奔赴工作的地方。
    十六州、天间府、真定府、京城之间的铁路全线贯通。
    还分了人运与货运,每日一个来回,给三地之间的百姓出行带来极大便捷。
    中间府与南间府的都督看到了其内蕴含的巨大利益,上书朝廷也要铺设铁路。
    和硕帝征询了萧云、萧山的意见,批复了三条线路,快线、常速线、货运线。
    与此同时,他还根据萧雨萧海的建议,沿铁路线多建设几个火电站,慢慢给全国各地通上电!
    这些都属于朝廷项目,朝廷出钱。
    但和硕帝不怵,咱有的是钱!
    优良的农作物种子自北向南,快速在全国推进。
    关于红星军的各类话本子、发展故事,也由红星日报慢慢传遍大江南北。
    南部地区的百姓已经对描述中红星区老百姓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与期待。
    九月中旬,各地折冲将军上书,要求尽快让府兵回府,要不赶不上秋播了。
    萧山和镇国公收到旨意,相视一笑。
    九月十五日,调取的府兵拔营南下,各奔各府驻地。
    九月二十一日 ,和硕帝带着太后,一起到太学馆吃茶。
    娘儿俩坐着和硕帝特意跟萧雨申请制作的敞篷汽车,缓缓驶离皇宫。
    王公公坐在副驾驶上。
    开始太后还是不满意的。
    和硕帝解说:“难不成以前您坐马车,让马夫坐在后面?”
    太后这才作罢。
    进了太学馆,和硕帝直接带着太后进了雅间,娘俩一边喝茶,一边看电影。
    各类独具特色的点心,口味清爽的果汁,甚至有那低度酒饮料,太后吃喝的甚是惬意。
    到了晚上,太学馆灯光大秀,灿若白昼。
    太后扶着王公公的手,慢慢走、慢慢看,竟是入了迷。
    和硕帝带她去外面红星招待所住了一宿。
    躺在柔软的席梦思上,舒服的太后怀疑自己在宫内的锦衣玉食都是假的。
    第二天清早,娘儿俩买了票,坐上火车,一路往北,要去海边儿看看。
    到了下午,红霞飞满天的时候,和硕帝和王公公一左一右搀扶着太后走在海滨栈道上。
    微咸的海风吹在脸上,拂过发丝,将秋燥吹散。
    太后脸上露出迷幻的笑。
    她喃喃的问和硕帝:“皇儿,这可是真的?”
    和硕帝笑着说“自是真的!”
    太后说道:“既有这么大片水,咋就还有干旱呢?这个永远不会干涸吧!”
    王公公笑眯了眼。
    和硕帝也笑笑,说道:“这水,堪比毒盐。极咸还苦。”
    太后叹口气,愣愣的说:“那倒是可惜了!”
    娘俩互相搀扶着,站在栈桥前端,扶着栏杆,极目远眺。
    火红的太阳只留了一丝弧顶在海平面上。
    浓郁的色彩喷薄四散,将半天的云霞都染了色。
    海面波涛汹涌,宛若狂风卷纱。
    王公公站在后面看着,皇帝与太后的身影成了两道黑色的剪影,镀着一圈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