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畜鸭治蝗
作者:挽清莜   悍姐好种田最新章节     
    因着罱河床泥的缘故,让大家看到了希望。水库里的水涨满了,渠道里的水也变多了些。大家的心思也随着活络了起来。
    田是插不了,地么?也种不了。因为之前的田地都种小麦和油菜去了。
    但不妨碍老百姓的脑子好使。
    尤其是枣子岭的村民们,脑子里被灌了好几个月的怎么堆肥、烧火粪。家里的茅厕和猪圈、牛栏里都已经被刮得干干净净了,冷不丁来个现成的江泥肥,这是能放过的好东西?
    当即吭哧吭哧地开起荒来,种上土豆和番薯。
    阮青青家也不例外,尤其是老宅那边。
    去年他们光做土豆粉卖就赚了十两银子。更别说还有那晶莹剔透的凉皮,刘氏是看着它们怎么一碗一碗被抢买光的。所以这次他们是发了狠地想多开荒土地去种土豆。
    他们这一动,全清水县的老百姓都动了起来。
    “啥?拳头大的土豆蛋子!莫非是土豆蛋子成了精!”
    “成啥精?没听枣子岭里的亲戚透露么?人家种地有方,土豆都亩产一千斤!”
    “一千斤!”
    此起彼伏地倒吸凉气的声音不绝于耳。
    “怎么个种法?老叔,你给我们讲讲呗!”
    “关键自然是肥要用足?”
    “切,这谁不知道?这不是大家都把家里的肥掏空了么?”
    “掏啥空?潜龙江附近不是还有很多晾晒的河泥么?”
    “河泥真是肥?”
    “不是,人家枣子岭里的人能把附近的河泥给担干净了?”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人家种土豆可不仅仅是肥要施足,还有施肥的诀窍!”
    “什么诀窍?给大伙儿仔细讲讲呗!”
    此类讨论在清水县乃至周边的县上演。
    本因干旱心情低迷的老百姓仿佛得到了灵丹妙药似的,疯狂地种土豆番薯。
    大家将土豆和番薯种完后,开始给小麦灌溉。
    “都说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这天上云都没有一朵,又哪里来的雨水降的?今年怕又将是个凶年咯!唉!”
    枣子岭里,年纪大的老人围在榕树下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唉声叹气着。
    从中经过的阮青青苦涩地勾了勾唇,可不就是个凶年?干旱还要持续到明年去呢!
    “听说如今随着各家往小麦地里浇水,水库和沟渠里的水都下降得厉害。碰到这么个凶年,也不知道能不能熬得过去!咱们这都是临踏进棺材里的人了,却还遭到这样凶险的天灾!”
    “唉,咱们就知足吧!四十年前那场大旱也就旱半年,饿死多少人?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惨呐!好多为了给儿子和孙子省口吃的,活活饿死的还少?”
    “可不是!这旱就罢了,真怕到时候再来个蝗灾……咱们这些老不死的,活了一大把年纪,死就死了,可儿孙他们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蝗灾!”
    阮青青只觉晴天霹雳。
    之前她一直忙于想办法引来潜龙江里的水来缓解旱情,想办法尽可能地让大家多收些粮食,想办法让大家能有收入,却忘记了大旱常伴有蝗灾,忘记了提醒大家预防蝗灾……
    “大丫,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是生病了还是最近累到了?”
    王氏见到脸色惨白的阮青青,忙上前询问。
    阮青青疲惫地摆了摆手,“娘,我没事儿!”
    可蝗灾该怎么预防?
    在阮青青的记忆里,蝗灾最喜欢爆发在有水的地方。旱灾时,河湖水位大幅下降。蝗虫就在水位下降后的湖滨、河岸、海岸等地的杂草丛中产卵。待到次年夏季虫卵孵化为蝗蝻,就开始闹蝗灾了。
    他们这去年就开始干旱,之前潜龙江以及附近水库内水位也曾下降过,难保蝗虫不会在下降后的江岸以及水库的堤岸等地的杂草丛中产卵。虽然后来水位又升了上去,但是保持的时间并不长。
    也就是说,他们这还是有爆发蝗灾的风险。
    她该怎么办?怎么让大家避免蝗灾的侵袭?如果是现代可以打杀虫剂灭杀,可这里……
    不!肯定有办法的!
    在华夏除了药物灭虫还有生物灭虫这一法子,即用鸟类、蟾蜍、蜘蛛吃蝗蝻、蝗虫等 以及“畜鸭治蝗”。
    “畜鸭治蝗!对!畜鸭治蝗!”阮青青顿时高兴得在原地蹦三圈,原以为再次走上了绝路,没想到,又让她品尝到了峰回路转的喜悦。
    “你这孩子,怎么一会儿蔫头耷脑的,一会儿又发癫似的蹦跳?”王氏被阮青青这整的一出又一出的,吓得不轻。“莫不是被什么脏东西摸到了吧!”
    “娘,你会炕小鸭么?”
    阮青青这没头没尾的一问,问得王氏更是晕乎。
    “怎么又要炕小鸭了?”
    “娘,这不是古话说大旱常伴蝗灾么!我担心今年会爆发蝗灾,所以先想多多的养鸭子,让鸭子把蝗虫吃掉,让它们成不了气候。从而爆发不了蝗灾。”
    王氏手中摘的菜往地上一掉,她腾站了起来,着急忙慌地走到阮青青的跟前,脚还踢倒了盛菜的篮子。
    “大丫,蝗灾可不是能开玩笑的事!”
    “娘,我是有那闲工夫开玩笑的人么?娘,我们家不是有很多鸭蛋么?你看要不最近尽快炕一批小鸭出来?咱们趁蝗虫还没长大,让鸭子们把它们的幼虫给吃点。将来长为飞蝗也少一些。”
    王氏咽了口口水,一脸地不可思议。“鸭子真可以灭蝗灾?”
    “嗯,但得要成群结队的鸭子,鸭子量少了,起不了什么作用。”阮青青提醒着。
    “数量多的鸭子……”王氏低头思索起来,“我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你嘎婆她会炕鸭子,可这会儿也不知道她有没有空?”
    “娘,你在家里把鸭蛋准备好,我先去集上碰碰运气。如果买不到足够数量的鸭子回来,到时候免不得还是要去嘎婆家走一趟。”
    “好!我晓得。”
    饭桌上,阮万铁听到这事儿,立即道:“我看要不下昼我就去你们嘎婆家走一趟,直接把她请过来住几天。如果真是要灭蝗灾,光我们家养几只鸭子可不够,说不得还要全村乃至全县都要养。到时候炕出来的鸭子,不愁没有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