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围点打援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六月二十二日,大唐陆、海军主力分别从白岩城、卑沙城南下、北上,会师在安市城外15里处,由李世民亲率4万余唐军主力准备在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与高丽进行战略决战。渊盖苏文接到前线急报后,急忙派遣高丽大将高延寿、高惠真率领高句丽、靺鞨联军合计15万人前来救援安市城,加上安市城守军民2万余人,高丽共计17万人;而进攻安市城的唐军主力只有4万余人,只有高句丽军队的四分之一,一场以少敌多的安市城决战正式打响。
    当日夜晚,李世民在唐军大营召开了战前会议。
    李世民说道:
    “这次高句丽援军15万驰援安市城。如果朕是高丽主帅高延寿,朕将提出上中下三策:
    一、上策:就是高丽军队固守安市城不出、坚壁清野。同时,派靺鞨骑兵专门在唐军的后方截唐军的粮道,不要十日,唐军粮草用尽,必然会无奈撤退,高丽再趁机尾随在唐军后面掩杀,唐军必败。
    二、中策:就是高丽保存实力、放弃安市城,带领城中军队撤退,穿过大辽泽,在第三道防线重点防守、抵抗。
    三、下策:放弃安市城城池坚固的优势,而选择与擅长打运动战的唐军在城外决战,高丽军队虽然人数四倍于唐军,但仍然必败。
    以朕观察,高延寿必然会用下策,那就必被朕所擒。朕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谋略灭掉高丽援军。”
    说罢,李世民神情严肃地用目光扫视了一下与会人员,说道:
    “朕的作战计划是:
    一是围而不攻。张亮率领1万唐军包围安市城,防止城内敌军出城救援城外援军。
    二是诱敌深入。当高丽、靺鞨联军到达安市城四十里处时,阿史那社尔率一千突厥骑兵去诱敌,只准败不准胜,随后佯装败退,把高丽援军引到安市城东南边八里、一个叫首山的地方,这里两边是山,长40余里,最适合打伏击战;
    三是以逸待劳。李积率领1.5万步骑唐军在首山西岭埋伏,以逸待劳,当高丽援军追击进首山的山谷里,就立即正面攻击敌军。
    四是关门打狗。长孙无忌率领1.1万骑兵从首山北面绕到高丽援军后面,一举切断高句丽援军的退路。
    五是围而歼之。朕亲率4000步骑兵登上首山的北山坡上,敌军一旦被包围,朕就立即号令唐军以鼓角为号,一齐出击、围而歼之。”
    众将都高呼:“诺!”
    正如李世民所料,高丽援军大营里,高延寿也在大营里召集众将开军事会议。这时候的高丽人跟一千多年后的韩国人一样,自认为能三次打败隋炀帝所率领的百万隋军,自信心爆棚,认为自己兵力四倍于唐军,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可以一战大败唐军。就在高丽军队上下盲目乐观时,确有一个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此人就是高丽一谋士高正义!他冷静地说:
    “我听说隋朝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大唐天子李世民是一代战神,天纵神武,率领着三千玄甲军纵横天下,一统中华。自从李世民当上皇帝后,灭突厥、吐谷浑、高昌国、威服吐蕃,四夷威服。现在大唐天子亲率唐军征我高丽,其锋不可当。为今之计,上策为固守安市城不出战,与唐军打起持久战,同时派遣一支奇兵专门断唐军的粮道,不过十日,唐军的粮草必尽,求战不得,只能撤军,这就是不战而取胜的策略。”
    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高正义与李世民的上策都不谋而合。然而,高延寿并没有采纳高正义的建议,认为自己亲率15万大军,可以直接碾压唐军,而是采取李世民所预料的下策,率领15万大军在安市城外寻找唐军主力决战。
    当高丽、靺鞨联军距离安市城四十里时,依照作战计划,阿史那社尔率一千突厥骑兵跑到高丽援军面前诱敌,高延寿果然中计,派遣高丽军队直接杀过来,想一口吃掉这一千突厥骑兵。阿史那设尔看到敌军已经上钩了,就佯装打不过而假装败退,把敌人引到安市城外东南方首山的唐军包围圈里。而高延寿不知是计,仍率领高丽大军摆成一字长蛇阵,追击到六山山谷里,绵延四十里,锣鼓喧天、震天动地。
    突然,李积率领1.5万步骑唐军,从首山西岭杀出,正面硬刚敌军。高延寿一看中了埋伏,急忙命令高丽军队赶紧往山谷外撤退。
    这时,李世民亲率4000步骑兵正在首山的北山坡上,他看到高丽军队如此声势浩大,虽然他久经沙场,但竟然面容有惧色,此时此刻,隋炀帝三征高丽惨败的情形浮现到他脑海里。心想:“如果这次征高丽失败,不但一世英名丧尽,大唐帝国将重蹈隋朝的覆辙。”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率领的1.1万骑兵已经截断高丽军阵后,并切断高丽军的退路。
    15万高丽军队被包围在首山40余里的山谷中,慌乱、拥挤成一团。李世民在首山的北山上,看到高丽军队已经被合围、军心大乱,立即抛开头脑里的杂念,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有利战机,果断下令以鼓角为号,唐军一齐出击。他则一马当先、亲率4000步骑兵扑向敌军。唐军们一看皇帝亲自手提唐横刀冲锋在前、杀入敌阵,一下子就备受鼓舞,像打着鸡血一样向敌军杀去。
    突然,唐军中一位骑着白马、身穿白袍、手持画天戟方天画戟,身挎两张弓的一年青小将,大喊着冲进15万敌阵中,一马当先、所向无敌,连斩高丽数名将领,吓得高丽军队都望风披靡。唐军乘势跟随在白袍人身后,对一字长蛇阵的高丽军队打头、截尾、剖腹、击背,高丽军队就阵脚大乱、如雪崩般崩溃,结果被三面合围起来的唐军斩首2万余级。
    高延寿、高惠真急忙收拢溃散的军队,还想继续对抗唐军,但是唐军的包围圈越来越紧,前有唐军阻击、后面退路已断,高丽兵与靺鞨兵都军心大乱、无心再战,像狂奔山谷中的羚羊群一样,漫山遍野地逃跑,慌忙中坠崖而亡有数万人,将首山的悬崖谷底都填满了。
    两天后,高延寿、高惠真手下的士兵仅剩下3.7万余人,无心恋战,只好向唐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