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安市城决战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世民痛恨高丽军队中的靺鞨人为虎作伥,于是就坑杀了3300名靺鞨兵;在剩余的3.4万高丽降军中挑选出3500名军官,将他们迁往大唐内地,并授予官职,以为大唐帝国效力;为了降低高丽士兵的抵抗意志、收买人心,李世民将高丽降军中其余的3万余士兵全部释放,被释放的士兵全部欢呼雀跃。
    此外,唐军还俘获了5万匹战马、5万头牛、1万领铁甲以及军用物资堆积如山。
    此战中高丽15万精锐全军覆没,消息一经传到平壤,高丽举国震恐。麦谷城、银山城、后黄城等城高丽守军纷纷弃城而逃。
    为了纪念这次辉煌的胜利,李世民亲自将首山改名为驻跸山,令阎立本绘制《破阵图》,命许敬宗在首山上撰文、勒石以记其功。
    此战中,李世民特别注意到一位白袍小将英勇无比,如战神附体、所向披靡,立即召其面圣,才知道他就是薛仁贵。李世民龙颜大悦,对薛仁贵勉励道:
    “原先跟随朕的将领已垂垂老矣,不堪再承担军国重任。朕常常想提拔骁勇善战的年轻人,没有人能比得上你。朕不喜得辽东,但喜得到你啊!”
    于是,论功行赏,赐薛仁贵奴婢十人、战马两匹、绢四十匹,直接从一个普通骑兵连升九级提拔为游击将军、云泉府骑都尉,赐从五品浅绯官服(相当于现代地级市副市长),简直是比坐直升飞机还升得快。由此一代战神薛仁贵从此诞生!
    真是:
    “白袍一战便扬名,从此启开戎马生。
    东讨高丽合四次,西征铁勒挽三弓。”
    而先前平壤孩童传唱的童谣是:青堆子,青堆子,天兵天将坐船只,遇到白袍人必死。” 已经全部应验了。
    围点打援战结束后,唐军就开始围攻安市城,安市城易守难攻,是一座坚城,它三面环山,呈东高西低山势,东边海拔最高145米。西边海拔最高50米。5米高的城墙沿着山脊而建,山脊坡度60度,周长6里。城东建有卫城,作为了望塔以便观察山下动静。城内建有营房、粮仓、军械库等设施,城内有小溪流向城外,可以作为城内高丽人的饮用水源,整个安市城只有一个西门,是一个小瓮城,西门前只有一条坡度达45度的坡路。
    而且城内的高丽军民有2万余人,为了表示誓死抵抗唐军的决心,城内高丽守军用巨石将西门堵死,城内储备有足够城内2万军民用一年的粮食。因此,安市城是一座不怕断水、断粮、火烧、水淹、巨石抛的一个铜墙铁壁。
    唐军围点打援消灭掉高丽15万援军后,安市城彻底成为一个孤城。七月五日,李世民亲率5万大唐军队紧紧包围了安市城。
    李世民命令人向安市城内传递消息:安市城内高丽人如果投降,就可以免死。”
    但是城内高丽人内部谣传:唐军在辽东地区所到之处,到处搞烧杀抢掠的“三光政策”,不敢投降,在守将杨万春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守城。
    这时候李世民率领众将领登上安市城附近山峰,侦查城内布防,现场召开军事会议。
    李积奏道:“安市城兵精粮足、易守难攻,只能围而不攻,困死安市城,最终逼降高丽人。”
    袁天纲这时脑海里想起一千多年后两个经典战例:
    一是,二战时期,德军闪电战进攻到斯大林格勒城下,在胜利在望的时候,“寒将军”不期而遇地到来,俄罗斯严寒的天气彻底打败了德军精锐之师。
    二是,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闪电战进攻到越南凉山后,就立即回撤国内,在老山、法卡山等战略要地,与越南军队打了十年的消耗战,逼得国小的越南放弃十年宝贵的经济发展黄金时间,直至经济崩溃,最终越南国家领导人只好灰溜溜地跑到北京谢罪、请求停战、两国和平。
    于是他奏道:
    “现在已到秋季,再过两个月,辽东地区就进入冬季,唐军目前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会越来越困难。臣建议对安市城围而不攻,将已经占领的建安城、新城、玄菟城、盖牟城、白岩城等城内俘虏的高丽军民迁徙到国内内地,留下一些唐军精锐部队守城,“高筑墙、广积粮”,主动诱导高丽人来进攻,这样唐军与高丽军队攻守易势,通过长达十年的不停消耗、放血高丽军力、国力,然后趁高丽国内政局动乱、经济崩溃的时候,再效法灭突厥的战略战术,出动大唐军队伐罪吊民,一举灭掉高丽。”
    李世民马上否决了李积与袁天纲两人的建议,下令次日唐军强攻安市城。
    次日清晨,唐军从安市城西门外,沿着45度高坡仰攻安市城。但是安市城内高丽军民拼命地往城下丢滚木礌石、放箭雨,唐军攻打了一整天也久攻不下,只好撤退下来休整。
    就这样,唐军连攻十日,损失惨重,安市城还是安然无恙。在两军胶合状态下,唐军做出了一个致命的低级错误:李积上奏圣上,请求破城之后屠城。
    李世民为了打击安市城内高丽人的抵抗决心,马上应允,派人将警告信射入城内,要求安市城内高丽人,限期七日内无条件投降,否则城破之日,唐军就要屠城。没想到适得其反,这封警告信不但没有吓到城内的高丽人,反而更激发了城内军民的守城决心,也更增加了唐军攻城的难度。
    久攻不下之时,李道宗向圣上提议:在安市城西门外筑一个50米高的土山,修建得和安市城西门的城墙一样高,然后借助土山攻入城内。
    李世民马上应允,他亲自率领唐军在山下背土,再把土筐里的土倒到西门外。就这样忙忙碌碌了六十日,将50米高的土山建筑在安市城西门外。
    于是,李道宗率领唐军敢死队登上土山,连续不停地攻城,但城内高丽人拼死抵抗,双方在此处激烈的交锋,均损失惨重,但是唐军始终攻不进西门。
    就这样一连一个月,双方反复厮杀,唐军渐渐地占了上风,就在这胜利在望之际,唐军又犯了一个致命的低级错误:有一日夜里,土山突然崩塌,压垮了城墙,就在这个千载难逢的的时机下,唐军负责夜里值班将领傅伏爱却擅离职守,躲在军营里酗酒,没有及时组织唐军趁机攻入城内。就这样,这一最佳攻击时机被浪费了,城内守将杨万春急忙命令守军及时补好的被压塌的城墙缺口。
    次日,李世民懊悔万分,立即下令以擅离职守罪名斩杀傅伏爱。李道宗作为前线指挥官负有领导主体责任,他光着脚、负荆到李世民大帐前请罪,李世民没有责罚他。但是最佳破城时机失去后,上天不再眷念唐军,安市城之战的局势仍然无法根本扭转,安市城仍然牢牢地控制在高丽人手里。
    战争从7月一直打到9月,辽东地区天气开始寒冷起来,唐军粮草也开始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