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辽东撤军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九月十八日,李世民召集群臣商议是否退兵的事。
    李积奏道:
    “圣上,请再给臣三日时间,臣保证能拿下安市城。据闻安市城内有大量的粮草,破城后可以获取粮草补充,再徐徐进攻高丽的第三道防线、直至平壤。”
    马周奏道:
    “圣上,九月份辽东地区已经进入冬季,天气寒冷,草木枯萎,河水也结冰。由于后勤补给线过于漫长,粮草将用尽了,士兵们都还穿着秋季军服,有不少士兵被冻死。因此臣建议士兵与战马都不宜久留,还是早点退兵吧。”
    李世民听罢,默不作声了一会儿,问询袁天纲:
    “袁爱卿,你的意见呢?”
    袁天纲沉吟了一会,心想自己如果像魏征一样直谏,既会得罪圣上,又会得罪李积,于是就两不得罪,圆滑地回答道:
    “两年前,圣上与群臣商议征讨高丽时,李英公(李积)曾提议:高丽立国已七百年,根深蒂固。虽然渊盖苏文弑君,但现在高丽内部政局稳定,征伐高丽譬如砍伐大树,先一斧一斧地砍掉大树的根和外皮,再由表及里,砍伐树心,才能砍倒这根大树。臣很赞同李英公的建议,现在辽东地区已进入冬季,我们如果再僵持下去,如果后勤补给一旦跟不上,这数万唐军将不战自乱,到那时候再想退兵就难了。臣建议见好就收,唐军主力从辽东撤退下来,但是留下一部分兵力把守住辽州都督府的辽州、新城、玄菟城、盖州、建安城五个城,作为一个楔子楔入辽东地区,每年冬季据城坚守,春夏秋季派军队骚扰高丽,让高丽军队疲于奔命,不出十年,高丽国力与军力都消耗殆尽。待高丽国内出现内部叛乱的时机,再派出大军一举灭掉高丽。”
    李世民听罢点头称是,李积也感到满意,心想:“这个袁天纲真够圆滑的!拿我上次的建议否决我这次的建议,既让我无话可说,又给了我的面子而顺坡下驴。”
    李世民见群臣没有其他建议,就下诏命班师回长安。
    李世民诏命辽东地区投降的高丽军民先渡过辽水,李世民率群臣及部分唐军接着撤军,命令李积、李道宗率领步骑兵4万人殿后,唐军徐徐撤兵;张亮率3万余海军由青堆子乘船渡海撤军。
    在唐军撤离安市城前,李世民率军在安市城下举行大阅兵,以壮军威。
    城中的高丽人眼睁睁地看着唐军撤军而都不敢出城追击。安市城守将杨万春还专门登上城楼,向唐军方向行礼,来为唐军送行。李世民称赞他能坚守城池,特赐给一百匹绢,以奖励他忠君爱国的节操。
    九月二十日,唐军到达辽州(辽东城)。
    九月二十一日,唐军渡辽水时,辽水一带道路泥泞,车马难以通行。李世民命令阎立德率领工程部队,在水浅处割草填土,在水深之处建行军桥,李世民亲自率领唐军砍伐树枝,将树枝拴在马鞍后帮助铺路。
    唐军在渡辽水下游时,正好遇到了暴风雪,有一些士兵因衣服被淋湿而冻死,李世民亲自下敕命在辽水东岸点上火堆,等候士兵渡辽水后烤火。
    这次征讨高丽,总共攻占玄菟城、横山城、盖牟城、磨米城、辽东城、白岩城、卑沙城、麦谷城、银山城、后黄城十座城池,迁徙辽州、盖州、岩州三州高丽投降军民共7万人。新城、辽东城、首山三大战役,高丽人被斩首4万余级,失踪、逃散数万人。唐军死亡2000余人,受伤1.5万人,战马死掉十分之七八。李世民认为征伐高丽没有能够完全取胜,深感懊悔,叹息说:
    “假若魏征还在,必然会劝谏让我不要出兵的!”
    于是,李世民命人乘驿车、三百里加急赶到长安,命人祭祀魏征,重新竖立起魏征墓道碑;并命人慰问、赏赐魏征的妻儿。
    十月十一日,唐军到了营州。诏令将在辽东阵亡的士卒的尸骨一并集中在柳城东南,命人设祭坛来祭奠阵亡唐军将士,李世民亲自写诗文祭奠亡灵,亲临灵堂恸哭,悲哀极了。后来,阵亡将士的父母听说后,感动地说:
    “我儿虽然阵亡了,但是圣上亲自祭奠,虽死无憾!”
    十月二十一日,太子李治听闻圣上率唐军撤军了,就连忙亲自跑到临渝关(今山海关)迎接圣上,父子两人相逢时,李世民指着自己所穿的褐色战袍对李治说:
    “朕从定州出征时,就穿着这件战袍,朕发誓等再见到你时,才可以换下这件战袍。在攻打辽东城时,即使夏天酷暑流汗。朕也没有换下它;到了秋天,即使战袍穿烂了,大家请求朕换下它,朕回绝道:‘战士们的战袍大多破烂了,唯独我穿上新战袍呢?’”
    李治听罢,心疼得痛哭流涕,立即奉上一件新战袍给阿耶穿上。
    十一月初七,唐军到达幽州。这时,唐军所虏获的高丽民众有人,都集中在幽州准备用来赏赐将士,李世民怜悯高丽人他们父子、夫妻骨肉分离,命人按他们的市价,全用大唐帝国户部国库的钱把他们赎为平民。高丽民众到在幽州城东迎接李世民的銮驾,欢呼雀跃,拜伏于地,高呼:“大唐天子万岁万万岁!” 欢呼之声三天不绝。
    十一月十六日,唐军到达易州地界,易州司马陈元涛驱使当地百姓在地下用火烧增温,用来种植温室蔬菜以贡献给皇帝。李世民憎恶他过于谄媚,当场罢免了陈元涛的官职。
    十一月二十二日,唐军到达定州。在去定州的路上,李世民背上长了一个脓疮,不能再骑马行军,只能坐着轿子前行。太子李治非常孝顺,亲自用嘴吸吮阿耶背上的脓血,并扶着轿子步行了几天。数日后,李世民的背疮病好了,群臣都表示祝贺圣上龙体安康、称颂太子孝顺。
    李世民也倍感欣慰,深感自己选的太子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才开始转变对李治以往生性懦弱的看法,父子之间慢慢地亲密、和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