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韬光养晦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治问袁天纲:
    “如何把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权力放在笼子里?”
    “第一步,学会韬光养晦。” 袁天纲回答道。
    “如何韬光养晦?” 李治疑惑地问。
    “太子殿下应效法汉宣帝刘病已藏住自己的锋芒。刘病已被权臣霍光推上皇位后,他示之以弱,朝廷中所有军国政事他都不管,而是说一切都由霍光处理。甚至自己的许皇后被霍光的妻子霍显派人毒死,他都不敢去追究,而是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他出其不意地将霍家灭族,将皇权重新掌握在皇帝自己手中。”
    李治听着袁天纲的话,觉得他不像于志宁、张行成等老师一样过于教条,而是满满干货,于是兴趣更浓了,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
    “按照姨父所言,我的舅父长孙无忌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代表,就是当今的权臣霍光?”
    “是啊!太子殿下,建议你针对圣上待之以孝,继续做一个圣上的孝顺儿子;针对长孙无忌,要继续表现出生性懦弱的样子,这样他才放松警惕,认为你容易控制。如若不然,长孙无忌现在有向圣上建议废立太子的权力。一旦圣上百年之后,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会朋党为奸,对大唐宗室及功臣会大开杀戒。太子殿下如果遇到这样的局面,希望你能使用三十六计之假颠不痴计策,不要与他们据理力争,而是继续韬光养晦、保存实力。”
    “那我怎样能扳倒权臣?” 李治疑惑地问。
    “有一个人能帮助你实现目标。” 袁天纲看了李治一眼,徐徐说道。
    “这个人是谁?” 李治急切地问。
    “武媚娘!”
    “是她?!” 李治当时就惊叫起来,他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嗯。长孙无忌的天然克星就是武媚娘!” 袁天纲幽幽地说道。
    “武媚娘仅仅是一女子,她人单力薄,怎么能斗得过整个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李治不解地问。
    袁天纲回答道:
    “武媚娘为人冰雪聪明、有伟男子气概,她与你正好形成性格互补。而且她政治手腕高明,会利用朝中第三股势力来对抗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什么是第三股势力?” 李治又不解地问。
    袁天纲回答道:
    “第三股势力就是寒门子弟。我曾向圣上建议过:在隋朝时期,隋炀帝鉴于关陇军事贵族和地方门阀势力过于强大,就采取科举制,设置进士科选取寒门子弟进士,以取代以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来加强皇权。
    贞观十一年,圣上开始实行科举考试,选拔了一大批寒门子弟进入大唐官僚队伍,目前已经有一些人初露头角,比如:修撰《高祖实录》、《今上实录》的给事中许敬宗;有魏征风骨、敢于直谏的监察御史刘仁轨;有王佐之才的汴州通判狄仁杰等。”
    李治认真听着袁天纲的话,内心里默默记住了“许敬宗、刘仁轨、狄仁杰三人的名字”,以备将来当皇帝后重用。
    袁天纲看着李治听得认真,就又继续说道:
    “在朝廷老臣中,有一人可堪大用!”
    “是谁?” 李治急切地问。
    “李英公李积!”
    “李积为人圆滑,从来都是和稀泥,两不得罪人。” 李治不解地问。
    “李积此人就像汉朝的陈平,表面为人憨厚,实际上为人圆滑,善于自保,一旦到关键时刻,他定会助你一臂之力!” 袁天纲就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耳提面命,李治就像辛勤的小蜜蜂采蜜一样,听得非常认真,他内心里暗暗发誓:
    “有朝一日,我当上了皇帝,无论是出于爱情还是皇权稳固,我一定要娶武媚娘为皇后。”
    于是,李治向袁天纲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
    “姨父,感谢您向我吐露肺腑之言,让我醍醐灌顶!将来我如果当上皇帝,一定让姨父做我的首辅。”
    袁天纲忙起身还礼,说道:
    “太子殿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将来你做皇帝时,有当代女诸葛武媚娘相助,及圣上已经为你储备了不少人才,这些就已经足够了。况且到那时,我也老了,已经厌倦了世间纷争,会急流勇退,跟你小姨高淑行一起去终南山修道。”
    “您要携小姨一起到终南山修道?” 李治虽然年纪轻轻,但也厌倦了朝廷里激烈的权力争斗,他也对修道之事感兴趣了。
    “我正有此意,而且我早就承诺你小姨高淑行,我会找一个合适时机,向圣上提出辞职,放弃过眼烟云的荣华富贵,像我师父麻衣真人一样,与高淑行一起在终南山终日修道,希望早日能修得正果、白日飞升。”
    李治听得如痴如醉,内心里也非常羡慕袁天纲夫妇这般洒脱,他感叹道:
    “只怪我生在帝王家,从出生那天起,我的一切都是被圣上安排好,连当太子、选太子妃,都是身不由己,不能像平常人家一样由自己选择。如果有来世,我xie希望不要生在帝王家,而是投胎到普通人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选择自己所爱的女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袁天纲听着李治的肺腑之言,他向李治劝解道:
    “作为大唐皇室成员,自出生之日起,他就身负帝国利益的责任,比如:圣上18岁就领兵南征北战,到老了,为了给你铺平道路,不留下国家安全的隐患,还老骥伏枥,率军远征高丽;江夏王之女文成公主,年纪轻轻就作为和亲公主,嫁到万里之遥的吐蕃。”
    “是啊!大唐皇室成员都为帝国利益而牺牲一切,才开创这国力昌盛、百姓富足、四夷平定、万国来朝的贞观盛世。圣上给我这副担子不轻啊!我可没有你与高淑行如此洒脱,能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李治感叹道。
    “还好!上天眷念你,赐给你一个红颜知己武媚娘,她将来是你的一个贤内助。” 袁天纲安慰着李治。
    这日,袁天纲与李治密谈了很久,李治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从此,他谨遵袁天纲的谆谆教诲,继续保持着生性懦弱、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每当他隔日亲政的时候,所有的军国大事,他都谦虚地对大臣们说:
    “我才疏学浅、理政经验不足,以后一切军国大事必先由长孙无忌裁决后,再呈上到我这。”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看到太子李治如此易制,就彻底放心大胆地揽权。他们绝对没想到的是:李治这是韬光养晦,扮猪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