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武媚娘出家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唐太宗李世民病逝后,新皇李治登基后,册封王玉燕为皇后,萧美娇为淑妃。而唐太宗原后宫嫔妃凡是没有生皇子、公主者,按照惯例都出家感业寺为尼,武媚娘不幸也跟随这些嫔妃到感业寺削发为尼。真是: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九月二十九日是药师佛圣诞日,袁天纲陪着高淑行去感业寺参加圣诞法会。上午巳时,感业寺比丘尼及信众肃立于大雄宝殿,燃香供佛。一声磬响之后,法会正式开始。众人齐诵药师佛圣号,感业寺主持妙昙法师手持杨枝净水,依次遍洒清净坛场。
    众人同诵药师咒后,齐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以求日后不受三恶趣生苦、清净自在。
    齐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完毕,众人齐拜《药师忏》:
    “严净坛场
    欲修忏悔者,当于静处,随力所能,庄严一室。安置药师佛宝象及安经法,悬缯幡盖,求集香花,诸供妙具,以修供养。
    净法界真言:嗡览姆娑哇诃。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慧广增延灭罪除愆,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迎请三宝诸天
    弟子一心至诚恭请:
    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东方药师七佛如来,惟愿应我恭请,普降法筵,居兹莲座。
    ……
    弟子一心至诚恭请: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东方净土一切甚深法宝,显现道场,放净光明,照触我身。
    ……”
    众人齐拜《药师忏》仪式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申时。然后由妙昙法师引领众人,手持莲花灯在大佛堂内念佛绕佛。
    绕佛圆满,妙昙法师与信众们齐诵《金刚经》大回向文:
    “南无佛陀。南无佛陀迦平尼授记师燃灯古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至诚祈愿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正觉慈悲威力加持。万缘苦众,清静自性离苦得乐究竟解脱。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结共成佛道。”
    妙昙法师与众人一边诵《金刚经》大回向文,一边祝愿所有功德皆回向,愿众人以药师佛为信仰,以其慈悲喜舍之精神为无上法药,祈愿疫情消散,众生身心安。
    大回向活动圆满完成后,已是黄昏戌时。在整个药师佛诞辰法会活动中,袁天纲一直在寺庙比丘尼与信善中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武媚娘,可惜一整天都没见到她的身影。
    在斋房用膳期间,袁天纲与高淑行在斋房里等待用膳,这时,有两位比丘尼正在逐一给每个食几上放置斋饭,当其中一位年轻的比丘尼走到袁天纲夫妇食席前,正当她向食几上放斋饭时,袁天纲与比丘尼目光对视一下,袁天纲突然喊出声:
    “武媚娘?!”
    斋房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们两人身上。果然是武媚娘,只见她身穿一件粗布僧服,光头,目光有些憔悴且坚毅。没想到数月未见,曾贵为才人的武媚娘,现已是剔除一头青丝,成为感业寺里一个打杂、干粗活的比丘尼。
    武媚娘也认出了袁天纲夫妇,她平静且目光复杂地轻声回应道:
    “袁施主,贫尼法号明空。”
    高淑行一看到武媚娘如此狼狈、落魄相,忍不住潸然泪下。
    袁天纲发现斋房内众人都看着他们,就不便再说话,只是向曾经的武才人、现在的明空比丘尼点点头,然后武媚娘继续忙活着逐一给众人送餐。
    袁天纲望着武媚娘离去的背影百感交集。晚膳用罢,袁天纲夫妇在感业寺里寻找武媚娘,却一直未见其身影,于是就向其他比丘尼打听,才知道她还在厨房忙活着。于是袁天纲夫妇一起来到厨房,只见武媚娘一人正在忙着刷碗筷。
    袁天纲看见武媚娘忙碌的背影,喊了一声:
    “武媚娘!”
    武媚娘听罢,她的身子微微颤抖一下,仍倔强地不肯转身,平静地说道:
    “武媚娘已经死了,现在感业寺里只有明空。”
    高淑行忍不住上前,双手抱着她的腰嘤嘤地抽泣起来,哭着问道:
    “武媚娘,你怎么过得如此苦!”
    武媚娘这才转身,却没有流一滴眼泪,她坚定地说道:
    “我自十四岁进宫起,就应知道会有今日的结局,我不怨人,这也许就是命吧!”
    “不!你目前只是暂时困厄此处。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袁天纲安慰道。
    “我没有为先帝诞下子嗣,只能终生与青灯古佛为伴了。” 武媚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武媚娘,你不要如此灰心,你开挂的人生才将要开始呢。” 袁天纲继续安慰道。
    “先生,您不要安慰我了,我现在困厄在感业寺,只要每日不被住持打骂就心满意足了,还敢奢望开挂人生?” 武媚娘感叹道。
    “武媚娘,你知道左武卫将军李君羡是怎么被杀的?” 袁天纲问道。
    “听闻他是因为涉及到《秘记》里一句谶语,才引来了杀身之祸!” 武媚娘回应道。
    “嗯!《秘记》有一句谶语:‘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将取代李氏据有天下。’ 但是,先帝是冤杀了李君羡,真正的女主武王另有其人!” 袁天纲铿锵有力地说道。
    “啊?!” 武媚娘疑惑地望着袁天纲。
    袁天纲补充道:“《秘记》谶语中提到的‘女主武王’,就是你武媚娘!”
    武媚娘听罢,当场就石化了!片刻后,她又疑惑地问道:
    “先生您是当代诸葛孔明,既然已经知晓谁是‘女主武王’,为何不向先帝如实禀报呢?而是选择沉默不言,让李君羡替我而冤死呢?”
    “因为陛下(李治)和你!” 袁天纲回答道。
    “因为陛下和我?” 武媚娘疑惑地问道。
    “是的。陛下对你一往情深,如果你遇到不测,陛下肯定不会独活!我就像你所说的,乃当代诸葛孔明,有大局观,清楚如果你当时被杀,将来我中华历史上就会少了一位卓越的女主。为了大唐江山,也为了天下苍生,我只好向先帝隐瞒此事。” 袁天纲感叹道。
    武媚娘听罢,备受感激,她起身深深地向袁天纲夫妇鞠了一躬。
    “武媚娘,你先暂且忍耐,我会找机会跟陛下说,等待时机成熟,陛下一定会接你进宫!”袁天纲斩钉截铁地说道。
    武媚娘满含希冀地眼神望着袁天纲片刻,然后又向他鞠了一躬,说道:
    “他日我一旦进宫成为女主,我将涌泉相报先生的救命之恩!”
    袁天纲看了看身旁的高淑行,平静地说道:
    “武媚娘,你将来得志之日,就是我与高淑行归隐山林之时。我不求回报高官显爵,只求你将来善待高家与刘应道一家就行。”
    “诺!我们一言为定!”
    在袁天纲夫妇离开感业寺时,武媚娘将李治送的定情信物玉佩交给袁天纲,请他转交给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