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跪谢恩师
作者:铁拳羞羞   奋进最新章节     
    李德五和李陈氏得知李奋中举后兴奋异常,连续数日难以入眠。他们激动得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
    特别是李德五,他面向广应县桂树村的方向,毫不犹豫地连磕三个响头。李奋虽然感到有些无奈,但还是紧跟着一起磕头。
    这可是李德五一辈子都未曾体验过的事情——首次以府里老爷的身份行使权力。于是,他下令让人去找管家郑伯通过来。
    李德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用试探性的口吻对郑伯通说道:“郑先生啊,有件事情想要劳烦您一下,不知道是否方便呢?”
    听到这话,郑伯通脸上露出惊愕之色,他惊慌失措地回答道:“老太爷,您有何事尽管吩咐便是。莫非是小人近两日有哪些做得不妥之处?还望您明示,小人定当改正!”
    李德五连忙摆手解释道:“你别多心,并无任何不妥之处,你一直表现得很好。只是这件事,我实在不知该如何启齿,也不确定你能否办妥。”
    管家郑伯通满脸惶恐地说道:“老太爷,您这话可真是折煞小人了!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就是了,小人万死不辞,怎敢当得起‘吩咐’二字呢!若是此事传扬出去被旁人听去了,那小人恐怕连这份差事都保不住啦!”
    李德五一听这话,不由得有些尴尬,但还是露出了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解释道:“这不,咱家奋儿此次竟然一举中举,实在是令人喜出望外啊!我与老婆子都感到万分欣喜,这可是我们万万没料到之事啊!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奋儿还考得了头名会元之位!”
    管家郑伯通听闻此言,亦是喜笑颜开,连忙附和道:“小人也为此深感欢欣鼓舞。府中的众人得知这个喜讯后更是兴奋不已,已经开心了好些天呢!说到底,还是主子您教导有方、德才兼备,再加上平日里广结善缘、积善行德,如今终于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啊!”
    李德五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接着说道:“你年长稳重,办事向来稳妥可靠,所言极是。此番确实是托赖平日里积累的功德和善行,方才承蒙老天垂青。所以,我寻思着是否能在院子里设下一座香案,焚香祭拜一下列祖列宗,以感激祖宗们的庇佑显灵。不知此事你可否代为操持安排一番?”
    管家郑伯通恭敬地说道:“老太爷请放心,属下这就去寻人安排事宜。不仅要寻得一个吉祥如意的良辰吉日,还要将府邸内里外外精心布置一番,务必让府上焕然一新。”
    李德五满脸笑容地点头称赞道:“正是如此!你所言极是,甚至比我想得更为周到全面。到底还是你见识广博啊!相当不错。此次之事便全权托付于你了。”
    管家郑伯通赶忙施礼回应道:“老太爷言重了,实在不敢当。这些都是小的份内之事,适才不知何事竟令老太爷如此困扰,着实吓得我不轻呐。但既然老太爷信得过小的,那我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您的期望,必定会将一切安排妥当,包您满意。”
    李德五稍作思索后回答说:“嗯……想来我们老家那边应当并无太多特别的忌讳之处。不过,具体情况或许还是有所差异。依你之见,是否需要再找位算命先生或是占卜大师前来问询一下,以确定最佳的时辰呢?”
    郑伯通连连称是,表示赞同李德五的提议,并补充道:“老太爷果然深思熟虑,考虑得甚是周详。小的这就去寻觅一位德高望重的算命或占卜先生,请他为我们指点迷津,选定一个最为适宜的吉时。如此一来,方可万无一失。”
    不一会儿就准备好了。府里人上上下下祭拜列祖列宗,场面庄重而肃穆。在祖祠内,香炉中燃起袅袅青烟,弥漫着宁静的气息。李奋身着华服,面容庄严肃穆,手持香烛,缓缓走向供奉祖先牌位的祭坛。
    众人紧随其后,他们的步伐轻盈而庄重,仿佛在向祖先传达着敬意。祭坛上摆满了丰盛的祭品,水果、鲜花和香烛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李奋跪于祭坛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祖先的深切敬意和感激之情。他轻轻点燃香烛,将其插入香炉中,然后闭上双眼,默默祈祷着。在他的带领下,众人也纷纷跪地,低头默祷,向祖先表达着自己的虔诚和祈愿。
    整个场面安静而庄重,只有轻微的呼吸声和偶尔的低语声。在这静谧的氛围中,人们与祖先的精神交流着,感受着他们的庇佑和祝福。祭拜结束后,秀才站起身来,他的神情充满了感慨和决心。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家族的期望和责任,将以中举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奋斗,为家族争光,不辜负祖先的期望。
    李奋还准备了祭文。朗朗开口。说:时维孟春,岁在乙丑,不肖子孙李奋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拜祭于列祖列宗之灵前。
    承蒙列祖列宗庇佑,不肖子孙得以科举中举,忝列会元。深感祖德之深厚,恩泽之无量。
    自当承袭祖训,勤勉治学,上报国家,下泽黎庶。不辱没门楣,不忘本溯源。愿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安息,庇佑子孙后代,福祚绵长。
    伏惟尚飨!
    李陈氏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甚至连抬起头的力气都没有了。一旁的李凤和秦思思心急如焚,她们紧紧地搀扶着老人,轻声细语地劝慰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李陈氏止住了哭泣,但仍不时传来抽泣声。
    稍微平复心情后,李陈氏颤抖着声音对李奋说道:“奋儿啊!如今你已金榜题名、高中举人,日后必定能为官一方。切记一定要当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切不可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咱们老家还有许多穷苦百姓至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你若有朝一日飞黄腾达,定要多为家乡父老乡亲们谋福祉啊!”
    接着,她又语重心长地叮嘱道:“无论何时何地,都绝不能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更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为人处世需光明磊落、问心无愧才行,如此方能对得起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今日你光耀门楣,实乃我李家之幸事,全家人都以你为荣。但越是这样,越要谨言慎行,万不可骄傲自满。你须时刻牢记奶奶的教诲,立志成为一名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切莫遭人唾弃谩骂呀!”
    李奋听后,感动不已,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奶奶叩头行礼,并郑重承诺道:“奶奶请放心,孙儿定当谨遵您的谆谆教导,铭记于心!我必会坚守初心,秉持正义,绝不辜负您的期望与厚爱!我将竭尽全力为百姓排忧解难,多做好事善事,以报答上苍眷顾及祖宗庇佑之恩!”
    李德五笑着说道:“老婆子呀,今天可是个令人高兴的大日子,你怎么说出这般煞风景的话语来了?奋儿那孩子打小就是咱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啥品行咱们还能不清楚么?我自然是信得过他的为人处世啦!”
    李陈氏也点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说道:“老头子啊,我又何尝信不过奋儿呢?给他念叨念叨也是应该的嘛!而且往后啊,怕是还得时常将这些话挂在嘴边提醒着他才行哩!如此一来方能让他时刻铭记自己的本心,多行善举、造福一方百姓。莫要被功名利禄迷花了眼,更不能仗势欺人、鱼肉乡里啊!你说说看,我说得可有道理?就拿咱们家乡来说吧,那些个贪官污吏整日里作威作福、横征暴敛不说,还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苛捐杂税,简直就是丧尽天良呐!”
    午后时光,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李奋精心挑选着要送给夫子孟有偿的礼物,并嘱咐秦思思仔细备好一切所需之物。随后,他带着一名忠诚的下人一同登上华丽的马车,朝着孟府疾驰而去。
    在上车前,李奋不放心地再次叮嘱秦思思检查礼物是否完备无缺。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检验后,他们方才安心地将礼物装进马车内。
    一路颠簸,大约过了三炷香的时辰,那座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孟府终于映入眼帘。这座府邸代表着孟戴军崇高的地位和权势——他可是当朝四品大员兼礼部给事中的孟大人啊!门前立着两只雄伟壮观的石狮子,朱红色大门紧闭,透露出一种威严与神秘氛围。
    李奋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容貌,然后轻轻叩响了门铃。门房闻声而来,询问来意后便引领他们进入府内。
    孟府的下人领着李奋穿过庭院,走向客厅。一路上,他们遇到了五六位身着华服、意气风发的举人。科举考试才刚刚结束?看这情形,这些人应该都是新科中举者啊!如此看来,他们来到此处的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无外乎两种可能——要么前来拜见座师以求指点迷津;要么则是想通过拉拢关系,好在日后分配官职时得到额外关照。
    要知道,孟大戴军孟大人可是手握实权之人呐!作为礼部的四品大员,谁不想与之攀上关系呢?众人皆心知肚明,若能得其庇佑或提携一二,那么将来谋取一份美差自然不在话下啦。于是乎,大家纷纷趋之若鹜,期望借此机会一展宏图大志。
    只见一名下人毕恭毕敬地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轻轻放置于李奋跟前,并低头哈腰说道:“李大人,请您稍作等候片刻。此刻咱家老爷正忙于会客之中,还望大人海涵,稍稍等待一番。”
    面对眼前这番情景,李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回应道:“小哥怕是有所误会了吧?此次前来并非拜访孟大人,而是欲求见孟老太爷一面。与孟大人实则并无关联。”
    闻得此言,那名下人先是一愣,随即便面露尴尬之色,赶忙赔笑解释道:“实在抱歉啊,李大人!都怪小人一时疏忽弄错了,平日里到府上来访之人皆是冲着我家孟大人而来。敢问大人是否当真要寻孟老太爷呢?”
    言语间,下人不禁暗自思忖起来,心中暗想:此人好生圆滑世故,心机深沉!明知晓从自家老爷处难以通融,便转而去攀附老太爷的关系,手段倒是颇为高明。
    李奋一脸严肃地看着眼前的下人说道:“你这位小哥,心思怎会如此复杂?我再次强调一遍,我此行目的乃是拜见孟老太爷,请你速速前往通传一声!若因你耽误了时间导致我离开此地,那后果可不是你所能承受得起的!”
    那名下人心中暗自思忖着,心想这人何必如此惺惺作态呢?不就是想托关系办事吗?这也并非什么见不得人之事啊!可他却摆出一副义正言辞、煞有介事的模样,实在令人费解。然而转念一想,这些当官的咱确实得罪不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赶紧遵命前去通报吧。
    说:李大人稍好。小的,这就去通报老太爷。
    过了好久,夫子孟有偿缓缓的出来。他身着一袭陈旧的长袍,袍角处已有些许磨损。衣料颜色暗淡,仿佛历经岁月的沉淀。头上戴着一顶方巾,边角微微皱褶,透露出古朴之气。他的面容慈祥,却又透着几分严肃,额头和眼角布满皱纹,似乎是岁月留下的印记。他的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手中拿着一卷书,书页已经泛黄,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这样的穿着打扮,既显示出他的学识渊博,又流露出他对文化的执着与坚守。
    夫子孟有偿满脸笑容地说道:“奋儿啊,你可算是来了!你能够中举,老夫倒并不感到意外,但万万没想到你竟然成了这榜首会元呐!哈哈哈哈哈……真不愧是老夫教出来的学生,果真未曾令老夫失望过呀!”
    李奋谦逊地回应道:“夫子过奖啦!弟子此次得以高中,不过是一时运气罢了。若不是当年承蒙夫子您全力相助、倾囊相授,又何来今日之会元李奋呢?夫子,请您上座吧!”
    夫子孟有偿摆了摆手,笑着说:“奋儿,你也不必如此自谦。快快坐下,与老夫一同饮茶叙话。哦,对了,你去将咱家老爷请来,就说老夫正在客厅里等候着他,让他尽快过来一趟。”说罢,便转头吩咐身边的侍从快些去传话。待侍从离去后,夫子又热情地招呼李奋道:“奋儿,莫要拘谨,快快品茗用茶。”
    李奋激动地说道:“学生李凤衷心感激夫子的辛勤栽培和教诲之恩。这份恩情,我将铭记于心,永生永世都绝不会忘记。”话音刚落,他便毫不犹豫地跪了下来,用最庄重的方式向夫子行了一个大礼——重重地磕了两个响头。
    夫子孟有偿见状,连忙伸手扶起李奋,关切地说:“奋儿啊,快快起来!你这是干什么呢?赶快起来坐好,有话咱们慢慢说。”
    李奋起身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然后继续对夫子说道:“学生此次前来,除了表达对夫子的感激之情外,还特意带来了一些小礼品。考虑到夫子年事渐高,更需要注重身体的调养与保健。这些礼品虽不名贵,但也算是一份心意,希望能为夫子的健康略尽绵薄之力。”
    夫子孟有偿微笑着说道:“奋儿啊,你真是太有心了。其实真的不必如此破费。我这里一应俱全,啥都不缺呢。不过既然你来了,那就别着急走了。留下来一起吃顿饭吧!我已经提前跟厨房打过招呼了。”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