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再进王府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   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最新章节     
    杨毅等人在宣州停留了三日,第四天大家一起赶往京城。
    路上无话,宣州一路平川,不到十日,一行人就已经抵达大梁都城永安。
    京城的气派,让众人无不向往。这里,也是大梁的权力中心,
    这些人当中,只有杨毅来过京城。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城,进城看着京城的繁华,更让这些人向往。
    虽然大梁内忧外患,但依旧是这片土地的霸主,京城依旧繁华如旧。
    宽大整洁的街道,路上行人络绎不绝,远不是地方能比的。
    “我提议,咱们像在江都一样,包下一个客栈,大家住在一块,每日畅谈如何?”
    “好,我赞同!”
    “杨兄你怎么看?”
    杨毅微微一笑:“如此甚好!”
    “那好。”
    说罢,一行人开始找客栈。
    因为京城外来人口居多,加上秋闱在即,客栈成了香饽饽。
    找了好几间,都没有合适的。
    最后还是在中间商的介绍下,在西城包下一家名轩桂坊的酒楼住下。
    西城算是京城比较差的地了,这家酒楼一听名字就知道不是正经酒楼,前身就是艺馆。现在改成酒楼,除了周围嘈杂一点,倒也没什么不好的了。
    酒楼分上下两层,大厅足以摆下十来桌,楼下楼上房间差不多有二十间,刚刚好。
    掌柜的是一对中年夫妻,刚刚盘下这楼没多久,正赶上杨毅这笔大买卖,也是欢喜的很。
    尤其是得知他们都是进京赶考的,更加高兴。这要是再出几个进士,那这家酒楼还不盘活了。
    杨毅等人,在酒店老板的热情招待下,大家都挑选好了房间。
    杨毅和张晋因为带了家眷,楼上的上等房间,自然是让给他们。
    整理好房间,众人歇下疲劳,来到客厅用过晚餐,都各自回房歇着去了。
    毕竟,今天这一天都在找地方,的确疲倦。
    张晋和陈武倒是没有急着回房,两人跟着杨毅来到他的房间。
    “师弟,这么晚还要去?”
    杨毅微微颔首:“靖王和谭公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自然要去拜见一下。让你们跟着,也是想引荐一下。”
    张晋点了点头:“嗯,我随你一起。”
    “好。”
    三人一商量,留下柳嫚熙和马秀莲在家,当即前往靖王府拜见。
    不多时,杨毅三人来到靖王府外。通报了姓名,就有人前去通报。
    不多时,就见左权和杨铁柱笑呵呵的走了出来。
    “毅哥,你终于来了!”
    杨铁柱激动不已,不等左权问话,就冲过来抱着杨毅一顿欢呼。
    “铁柱……好兄弟,还好吗?”
    “好的很,王爷和左大人很照顾我,就是一个人在这老是想你。”
    “好就行。”
    杨毅看着杨铁柱现在的模样,早已脱胎换骨。一年前还是骨瘦如柴,现在倒有点肥胖了。
    穿着鲜亮的铠甲,身材也变得极其魁梧。
    “哈哈哈,杨毅来了。”
    杨毅拜道:“左卫帅,好久不见!”
    左权微微一笑:“可不是嘛,虽然不见面,但这一年没少听你的大名。”
    “左卫率见笑了!”
    “哈哈哈,王爷与谭公正好在正堂。要是知道你来了,肯定高兴。”
    “左大人,这两位是我师兄陈武和张晋,他们也想拜见王爷和谭公。”杨毅介绍道。
    “见过左大人。”
    陈武和张晋连忙一拜。
    左权拱手道:“两位不必客气,你们是杨毅的师兄,就是我的朋友。请。”
    “请。”
    说罢,左权带着三人进入王府。
    张晋和陈武第一次进王府,也被王府的气派给震惊到了。
    三人一路来到正堂。
    “王爷,谭公。看是谁来了。”左权进来一拜,随即指向杨毅三人。
    梁浩宇和谭文龙正在喝茶,闻言一看是杨毅来了。
    “杨毅?哈哈哈,来的好来的好啊!”梁浩宇大笑着起身相迎。
    谭文龙也是一喜:“我就说,杨毅该进京了。”
    杨毅连忙参拜:“见过殿下,见过谭公。”
    “免礼免礼,杨毅啊,本王可是想你的紧啊!”梁浩宇连忙扶起杨毅,笑道:“你果然没让本王失望,江都之行,名扬天下啊!就连父皇读了你的望月楼序,都称你奇才也。”
    “王爷过奖了!”
    “哈哈哈,杨毅你真是令老夫惊喜。一首黄鹤楼,一首望月楼序,真是震惊文坛。你可知,你的这首序早已在京城传开,众多文人墨客,都对你称赞有加。”谭文龙笑眯眯道。
    “谭公见笑,比起您来,学生真是羞愧。”
    “老夫不过是虚活几十年,你将来成就,必超过老夫。”
    梁浩宇这时看向张晋和陈武,问道:“这二位?”
    “见过王爷,见过谭公。”
    “免礼。”
    杨毅拜道:“王爷,这两位是我师兄陈武和张晋。我师兄陈武无官职在身,却有一身武艺。张晋乃本次江南乡试一等四名,他们与我亲如兄弟,这次来,是想引荐于王爷。”
    梁浩宇满意的点了点头:“嗯。如今大梁,正需要如你们一样的年轻人才。”
    “大家不必拘礼,本王速来好客,请!”
    “谢王爷。”
    认识后,众人落座。
    梁浩宇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次秋闱会试,父皇很是看重。这也是你们的机会,将来入仕,也可一展心中所学。”
    “嗯。”
    谭文龙说道:“杨毅,这次会试希望你能考取会元。将被陛下选为天子门生,在殿试中再取状元,那你可就是本朝第一个连中三元的。陛下对你很是欣赏,将来也必会委以重任。大梁现在内忧外患,继需一批敢于与门阀斗争,敢于创新改革的官员。你们,就是大梁未来的希望。”
    “学生一定不会让王爷和谭公失望。”
    梁浩宇点了点头:“嗯,本王相信你们。门阀之弊,若是再不剪除,大梁早晚会出事。虽说关凉灾情得以控制,但门阀氏族之害,不亚于灾情。正如你当初所说的一般,百姓没有了活路,又怎会爱惜国家。如今不只百姓怨声载道,西胡一样虎视眈眈。我估计关凉之乱,不会太远了。”
    “哎,任重道远啊!一个国家要想彻底改变,总要经历一场血雨腥风。”谭文龙叹息道。
    杨毅哪里不知道这些道理,大梁的根本原因,就在阶级矛盾上。其中门阀之弊最严重,各地门阀侵占了大部分资源,导致底层百姓毫无生存空间。
    不但百姓生存空间被侵占,就连国家利益也在一步步缩小。门阀所在乎的永远只有自己的利益,根本不在乎国家和百姓。
    在他们眼里,国家如果倒了,大可重新扶持一个新的国家。久而久之,这些门阀就会轻视国家。那么这个国家,怎么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