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永年帝下定决心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   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最新章节     
    永年帝和梁浩宇听完震惊不已!
    他们从未考虑过这种问题,也没有人真正去了解这其中的问题。
    等于是现在杨毅,把门阀丑陋嘴脸,彻底曝光在永年帝的面前。
    这就是为何国家发展迅速,国库却越来越空。到了现在,连军饷和赈灾都拿不出钱来。
    一个国家穷成这样,不亡也就没有天理了。
    永年帝面色凝重,沉声道:“杨毅,你继续说下去。”
    “遵旨!”
    杨毅继续道:“陛下,如今百姓对朝廷失望,对门阀积怨已久。凉州百姓造反,就是祸乱的开始。在门阀眼中,国家的利益永远不是他们要考虑的,百姓的生死他们更是不在乎。在他们眼里,民如此轻薄,试问国家交给他们治理,怎能不出祸事?他们只会在乎自己的利益,国家亡了,氏族永远不会亡。千年来,门阀彼此之间形成巨大的利益链,无论谁当皇帝,他们氏族永远不会衰败。他们视百姓如刍狗,视国家如鸿毛,永远利益至上。他们在不断腐蚀着国家,不断压迫着百姓。时至今日,依然如此!门阀之害不除,大梁早晚必亡!学生恳求陛下,以天下百姓为重,以国家为重。”
    永年帝彻底震惊当场!
    他不敢想象,这些话是从一个考生嘴里说出。也不敢相信,彻底除掉门阀这话杨毅也敢说出来。
    但杨毅的话如惊涛骇浪,无时无刻不在冲击永年帝内心最深处。
    他也曾经反抗过门阀,只是最终还是妥协。封存多年的抱负,在这一刻又得到苏醒。
    是啊!
    如果再不改变,这个国家难以为继。杨毅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门阀与天子共天下,已经延续千年之久。要想彻底消除门阀,谈何容易。
    对永年帝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一旦稍有差池的话,大梁随时会灭亡。
    可不去做,大梁就算度过这次危机,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父皇,杨毅所言极是,门阀之害不除,大梁早晚要亡国。儿臣恳求父皇,下定决心。”梁浩宇跪地拜道。
    杨毅也跪地拜道:“陛下,学生绝不是危言耸听!门阀之害,如附骨之虫。”
    永年帝思量片刻,缓缓道:“朕一把年纪了,有些事情力不从心。朕只能尽量,余下之事就交给你们去做。”
    梁浩宇微微一怔,这话之意,永年帝像是已经下定决心会将皇位传承给他了。
    “旧贵势力庞大,稍有不慎,万劫不复!”
    “杨毅,你觉得该怎么做?”
    问题又抛给了杨毅。
    杨毅思量片刻后,拜道:“陛下,学生认为此事也不能操之过急。眼下凉州百姓造反,首要就是要稳住凉州局势,避免形成燎原之势。如今国家多事之秋,陛下可借凉州为由头,清查各地税收,揪出地方氏族纳献的证据。另外,会试在即,陛下也可在此番考中进士当中,挑选一批如学生一般都寒门士子,让他们到一些门阀势力弱的地方坐镇。严查氏族兼并土地,彻查氏族偷税漏税,追缴历年的税亏。再让这些氏族和地主,将土地归还百姓。一旦有成效,各地百姓就会坚决拥护朝廷。等时机成熟,陛下在再全国施行,勒令门阀将侵占的土地归还,补交历年的税收。百姓得到了土地,自然就不会再生乱子。有百姓支持,也就无惧门阀的力量。同时,陛下也要准备随时应对,门阀的反扑,尤其是京城。”
    永年帝微微颔首:“嗯,就依你所言。”
    “靖王,你正好借筹钱为由头,清查历年税收,一经发现有纰漏,无论是谁,依法严惩。”
    “儿臣遵命!”
    永年帝正色道:“朕决意肃清门阀之祸,京城之事朕自有安排。朕担忧的是,时日无多,恐生变故!”
    “杨毅你乃大才,朕有意用你,又恐你遭人迫害!你要谨记,出了这条门,今日之事不可向任何提及。朕对你自有安排,待日后成熟,当辅佐新君,完成这艰巨的任务。”
    杨毅倍感荣幸,当下拜道:“学生遵旨!”
    永年帝又语重心长的对梁浩宇说道:“朕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知能撑到几时。之所以一直未立储君,就是担心你二哥为旧贵所控。朕一直扶持刘宗仁等,就是为了朕死后,有人可以牵制王欢。事实证明,单靠刘宗仁根本不足以与王欢对立。皇位让你二哥继承,就算眼下不亡国,只怕也撑不了多久。杨毅说的对,不解决门阀之害,大梁早晚的事。朕,把所有希望的寄托在你的身上,希望你能保住祖宗基业,彻底清除门阀之祸。朕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为你争取时间。朕虽不愿意看到祸起萧墙,可事到如今不得不面对。一步生,一步死,你自己去把握。能不能坐稳,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了。”
    永年帝今天算是把心里话全说出来了,他虽然表面看上去昏庸无道,但他比谁都看的清楚。
    正如他所说,他之所以不立储君,就是在给梁浩宇创造时间和机会。
    可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撑不了太久了!这次科举也是为了再为梁浩宇培养一批有生力量,能不能靠着这股力量坐稳皇位,只能依靠他自己了。
    要知道,王欢等旧贵经营多年,在京城有大优势。一旦传位给梁浩宇,只怕一场宫廷政变在所难免。
    永年帝虽有心制止,可他也无能为力。就是他,现在也不敢轻易去动王欢。
    这才是永年帝心中最难受的地方,明明自己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也拿门阀没有任何办法。
    梁浩宇听到永年帝这些心里话,早已泪流满面,扑通跪地:“父皇,儿臣必会竭尽全力,保住祖宗基业。不将门阀彻底铲除,儿臣自当一死以谢祖宗。”
    永年帝拍了拍他的肩,用手捏住他的肩:“很好,父皇相信你能做到,也相信你能开创一个新的盛世。”
    “父皇……。”
    “杨毅。”
    “学生在。”
    “靖王有你这样的能臣辅佐,是他的幸运。我相信你能帮助他,拯救大梁于危难。”
    “学生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