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请旨凉州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   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最新章节     
    王欢越想越觉得不能让杨毅留京,他还一时间找不到一个理由。
    毕竟杨毅是状元,没理由把一个状元外放出去。只是这个心思一旦有了,那王欢就会想方设法了。
    “靖王,这件事就由你去安排。越快越好,务必让这些人,到了地方尽心办事。”永年帝吩咐道。
    梁浩宇点头道:“儿臣遵旨!儿臣现在就去安排。”
    “嗯去吧!”
    永年帝打发走梁浩宇,说了句:“朕乏了,你们也都回去吧!”
    “臣恭送陛下!”
    永年帝被太监搀扶着,来到杨毅身边,说道:“你随朕来。”
    杨毅拜道:“是。”
    杨毅跟着永年帝来到御书房。
    永年帝直接躺卧在椅子上,一挥手:“都退下。”
    打发完其余人,永年帝招手示意杨毅坐在一旁:“今日朝堂上,朕让靖王安排张晋等人去地方上。你觉得张晋这些人,有这个能力吗?”
    杨毅说道:“陛下放心,张晋是臣的师兄。其余人,都是臣的好友,臣相信他们必能胜任。”
    “嗯,那就好!”
    “朕倒不是担心他们办不好事,就怕他们腐化。多少有志向的人,一到地方上,就忘了初衷。权利和财富带来的冲击,有多少人堕落。”永年帝淡淡道。
    “陛下,臣相信他们。”
    “哈哈,朕要是不相信,也就不会让他们去了。”
    永年帝眉头一皱:“如今朕最担心的还是凉州的事,这几天凉州有折子,平叛的事很不理想。胡适不堪大用,反贼势头越来越大。如果不能控制,只怕关州也会随之大乱。更让朕担忧的是,西胡趁火打劫,不断的入侵。”
    杨毅微微一怔:“陛下,为何不换掉胡适?”
    “哎!朕当然想,可身不由己啊!换汤不换药,是没什么用的。胡适是王欢举荐的,他在凉州多年,与地方的氏族有亲密的关联。一旦换其他人去,没有当地氏族的支持,平叛的事就更难了。”
    “这就是朕苦恼的地方,又要防着这些氏族,有时候又要用他们。现在朝廷拿不出钱,这些氏族多少也会出点钱,帮助胡适抵御叛贼。”
    杨毅说道:“陛下,话虽如此,可这么下去,凉州危机还是不能解除。凉州发生叛乱,本就是氏族导致。如果不能让百姓平息怒火,叛乱只会越平越多。”
    “朕又有什么办法?难道把那里的氏族全杀了,以谢凉州百姓?现在这种局面,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永年帝见杨毅没有接话,问道:“要是你,你觉得该怎么做?”
    杨毅思量一番,说道:“平乱为先,诏安在中,抚民在后。凉州已经发生大规模叛乱,且贼势头正大。只能先击之,挫败其锐气,彰显国家威信,让贼明白造反死路一条。诏安在中,贼实乃百姓,他们都只不过是为了活着。如果朝廷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臣相信他们愿意弃暗投明。抚民在后,凉州的主要矛盾就在百姓与门阀关系恶化。百姓成了失地之民,试问连土地都没有了,百姓有何理由不反?臣认为,安抚百姓都在其次。需将百姓被兼并之地归还,帮其恢复生产。如此,百姓才愿意安下心来生活。但要这样,必然与凉州氏族对立。臣认为,必要时候,当以非常手段。”
    永年帝点了点头:“嗯,说的有道理。哎,可做起来就难了。如今凉州大乱,就连朕也鞭长莫及。”
    杨毅也明白,现在政策想要在凉州推行,估计也很难起作用。
    先不说百姓领情不,就这些氏族也不会答应把土地归还。而且,各地还有大规模的反贼,那就更不会听朝廷的了。
    杨毅之所以提出这几点,他心里其实有打算,那就是请命去凉州任职。
    杨毅深知,待在京城很难快速出头。先不说待在京城王欢回打压,稍有不慎可能就被外放。
    与其坐以待毙,何不趁着凉州大乱之际,去凉州大干一番。
    凉州现在正是杨毅用武之地,如果能在凉州实打实的站稳脚跟,远比在京城那些虚位来的实在。
    杨毅更深知,在封建王朝当官,位高固然重要。但有兵有将,有足够的外力做后盾才是最安全的。
    一想到这些,杨毅起身拜道:“陛下,臣愿往凉州替陛下分忧。”
    永年帝一顿,说道:“你想去凉州?”
    “是。如今凉州各地大乱,官员跑的跑,逃的逃。臣愿意去那里,为陛下,为国家尽一番力。”
    永年帝直摇头:“不可不可,凉州太危险了!万一有什么闪失,如何是好?”
    永年帝是真不乐意放走杨毅,他可是个人才,要是死了那就可惜了。
    杨毅铁了心要去凉州,再拜:“陛下,臣感恩陛下爱才之心。但臣绝非意气用事,而是臣心有把握,能为陛下守住凉州,也能为陛下平息叛乱。恳求,陛下让臣前往凉州,抛头颅洒热血。”
    永年帝看着杨毅炙热真诚的眼神,思量道:“你真的想去凉州?”
    “臣愿意!”
    永年帝紧闭双眼,沉思良久,才缓缓睁眼,将杨毅搀扶起来:“朕视你为济国之才,朕是真不愿你冒险。朕宁愿让自己儿子去,都不想让你去。不过你这么坚持去,自然有你的道理。朕也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杨毅眼眶湿润,拜道:“陛下隆恩,臣无以为报。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好啊!”
    永年帝点头道:“朕有你这样的忠臣,贤臣,是大梁的福气,也是百姓的福气。”
    “陛下。”
    永年帝点了点头,说道:“朕会安排,朕也会给你时间考虑。如果你执意要去,朕会派你前去。朕希望你仔细考虑一下,再上折子。”
    “臣遵旨!”
    永年帝叹息一声,挥了挥手:“朕乏了,你先回家去吧!”
    “谢陛下!”
    杨毅离开御书房,一路上都在思考。
    他不是今天才决定要去凉州,而是从凉州之乱后就已经考虑这事了。
    大乱才有大机会出人头地,他也想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