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赵汾归案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   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最新章节     
    “把门撞开。”
    陈武高喊道。
    很快,杨铁柱带着十几个甲士,用胳膊撞击大门。
    哐哐哐……。
    门后的赵汾已经吓的连路都走不动,脸色惨白:“完了完了……。”
    赵寻也是如此,他拉起赵汾:“兄长,从后门跑吧!”
    “好好……。”
    赵汾被几个家丁搀扶着,慌张的往后门跑去。
    就连家眷都没来得及喊上。
    砰的一声……门被撞开。
    陈武吩咐道:“进去拿人,谁敢反抗,就地阵法。”
    “是。”
    很快,陈武带着人冲进赵府拿人。
    基本上没有人敢反抗,陈武进了后院,将赵汾的家眷全部给拿了。
    杨毅吩咐人守住门口,不让百姓擅入。这也是为了防止百姓,乱抢东西。
    找了半天,也不见赵汾。
    杨毅就在正堂落座。
    “师弟,没有发现赵汾,可能从后门跑了。”陈武进来报告道。
    “你立即派人接收城门,在全城搜捕,绝不能放跑了赵汾。”
    “是。”
    陈武正要出去安排。
    杨铁柱笑眯眯走了进来:“毅哥,陈大哥。赵汾和赵寻从后门逃了,可又被百姓给逮住了。”
    “哈哈,是吗?在哪?”
    “押进来。”
    赵汾和赵寻被两名甲兵押了进来。
    一进来,赵汾和赵寻就瘫软在地。
    杨毅淡淡道:“将二人押回衙门看管。”
    “是。”
    “杨大人,饶命……饶命啊……。”
    赵汾和赵寻再无此前嚣张,连连求饶。
    杨毅自然不会放过他们,吩咐道:“将赵家家眷,一并下狱。另外,赵家府库全部没收入册。”
    “是。”
    赵汾被拿,全城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赵汾就像黑暗,遮住了泰安。杨毅就像光明,照亮了泰安。
    处理好赵家,杨毅走出府门。
    门口数千老百姓,齐齐跪在地上磕头:“拜见青天大老爷。”
    老百姓一个个眼眶湿润,看着杨毅。
    杨毅看着这一幕,心中十分感动。的确,这不就是他这一生的追求吗?
    看到老百姓真诚的感谢,杨毅觉得一切都值了。
    “父老乡亲们,快快请起。”
    “杨大人,就让我们用这种方式感谢您吧!如果不是您来了,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活。”
    “是啊杨大人,我们没什么东西感谢您,就让我们多磕几个头。”
    百姓说什么也要磕头,杨毅只好让他们磕。
    磕完头,杨毅扶起身前一个老者:“老人家,乡亲们。从今往后,我绝不会再让氏族欺压你们了。我知道你们现在很饿,咱们也不废话。随我回府,我已将赵家库粮全部运回。咱们到府衙去,领粮食回家好好吃上一顿饭,好吗?”
    “谢谢青天大老爷!”
    百姓无不掩面而泣!
    多少年了,何尝有过当官的这么待他们。
    杨毅也不废话,让陈武立刻押粮回衙门。在当众给所有百姓发放三天用度,必须保证所有百姓能吃饱。
    很快,杨毅带着百姓回到衙门。
    陈武已经在门口堆放了许多粮食,按照每个人三天的用度,所有人都能领取。
    老百姓被压迫惯了,见到粮食一个个泪流满面。
    杨毅看着百姓都拿到粮食,心里也跟着高兴。
    一直忙活到了晚上,杨毅从来没有这么忙过。一天都在发粮,归还百姓的房屋地契,又将府衙数千难民全部安顿好。
    到了晚上点灯。
    陈武和杨铁柱端来饭菜,放到公案上。
    “师弟,从昨天到现在你是滴水未进啊!”
    杨毅闻着香喷喷的米饭,微微一笑:“别说,你一提我就饿了。对了,百姓都吃到饭了吗?”
    “毅哥放心,我刚刚还和陈大哥上街去看了一下。百姓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就衙门现在才开饭。”
    “哈哈,那我就放心了。”
    杨毅咧嘴一笑,端起米饭接连扒拉几大口。面前还有两个素菜,虽然简单,但对现在的杨毅来说,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你们吃了吗?”
    “吃了,弟兄们都吃饱了。”
    “嗯。”
    一碗米饭,很快见底。
    杨毅又将两个小菜也吃完,打了个饱嗝:“好饱!”
    “师弟喝茶。”陈武递上一杯茶,说道:“师弟,这次赵家查获白银三万两,黄金一百两,金玉器一箱。粮食只够全城百姓,一月用度。”
    “噢?这么少?”
    “问了,大部分都运到了凉州赵家府上。赵汾留在泰安就是搞钱,这些粮食和钱基本上全是百姓的。”
    杨毅叹息道:“既然是百姓的,那么这些粮食就全部分发给百姓。每三天一次,直到发完为止。”
    “嗯。不过师弟,泰安百废待兴。现在又到处都是乱军流民,粮食异常珍贵。一个月后,又该如何?”
    “这个我来想办法。”
    “让朝廷拨款吗?”
    杨毅苦笑道:“师兄又是不知道,朝廷现在哪里还有钱拨发。就算有,只怕也到不了我手里,就被胡适给截胡了。”
    “哎……。”
    “的确难,朝廷难,我们也难。正如师兄说的,泰安百废待兴,事事需要钱。无论多难,我们都必须让百姓安定下来。这几天,帮助百姓重新回归正常。商铺能开就开,田地能种就种。另外,城防的事情也必须落实下来。这个是大事,趁着这个机会,师兄这事就交给你去办,按照朝廷标准,组建一支军队,防卫泰安府。我也会想办法,解决军粮和军费,以及装备武器用度。”
    “师弟放心,这事保证给你干好。你是不知道,城中年轻力壮的就有千余人,加上赵家那些投降的,他们都愿意参军,保卫泰安。”陈武咧嘴笑道。
    “嗯,那就好。”
    杨毅笑了笑,知道陈武心中的梦想:“师兄,等这支凉州军建起来,我会表你担任凉州总兵。”
    “哈哈,那就多谢师弟提携。”
    “你我兄弟,何须多谢!泰安只是开始,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嗯,不过我相信,跟着师弟走,不会错。”
    杨毅笑了笑:“我们在这是爽了,估计这事要是传到朝堂上,王欢肯定会弹劾我。我现在就怕,陛下会不会顶不住压力。”
    “应该不会吧,王爷肯定会帮我们压下去。”
    “嗯,无论结果如何,既然做了,就做到底。赵汾和赵寻绝不能留,过两天将他们二人处死。我再写一封折子将这里的事,如实上报。”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