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堂审赵汾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   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最新章节     
    被赵家欺压数年的泰安百姓,终于迎来了曙光。
    被压迫奴役多日的百姓,也终于得到了解放。
    死气沉沉的泰安,也终于恢复了生机。夜晚的泰安有了灯火之气,百姓木讷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次日,杨毅忙着处理赵汾和赵寻的案子。虽然现在抓获了他们,但要名正言顺,还是要拿出实在证据。
    不然,朝堂上永年帝也不好庇护他。毕竟,这是本朝第一次有人直接把地方氏族给除了。
    陈武则忙着招募兵员,老百姓打心底支持杨毅,自然也是踊跃参加。
    几乎全城年轻的,都来报名参军。加上赵家投降的府丁,很快就凑齐了二千人的队伍。
    当然,这也是泰安的极限了。泰安府,自从凉州发生战乱,人口急剧下降。加上赵汾丧尽天良,人口减少十之八九。
    两日后,杨毅在公堂公开审理赵汾和赵寻。此事昨天早就已经通告全城百姓,清早城中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来到衙门等着。
    他们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公堂外的庭院,也被允许百姓进来围观。
    里里外外,只要能站人都站了。
    辰时。
    杨毅身着朝廷官服,从后衙来到公堂上落座,现场百姓很配合的全部噤声。
    杨毅手握惊堂木,啪的一声:“今日是本府上任审理的第一件案子,今日审案全程公开公正。围观百姓无本府允许,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干扰审案,违者一律杖责十下。”
    威武……。
    话音刚落,堂内一众衙差手持水火棒大喊威武。
    杨毅一拍惊堂木,喊道:“带赵汾与赵寻上堂。”
    不一会,陈武亲自押着两人来到公堂之上。
    赵汾和赵寻已经被关押了两天,早已没了气焰。尤其是见到杨毅正襟危坐公堂,他们扑通一跪,很是配合的等候问话。
    杨毅面无表情的看着两人,一拍惊木,厉声问道:“堂下跪着何人?”
    别说,这一问,让赵汾和赵寻浑身一颤。抬目看向杨毅,内心恐惧油然而生。
    “草民赵汾。”
    “罪官赵寻。”
    “很好。”
    杨毅满意的点了点头,惊木一拍:“来啊,带原告张三李四上堂。”
    话音刚落,张三李四来到堂内跪倒。
    “小人张三,小人李四,拜见大人。”
    “张三李四,你认一下这二人,看是不是赵汾和赵寻。”
    “回大人,就是他们。”
    “那好,本府问你们,状告赵汾和赵寻可有诉状。”
    “有,大人请看。”
    说罢,张三和李四从怀中掏出诉状。
    “呈上来。”
    当然,诉状是杨毅昨天就已经列举赵汾和赵寻的罪状。再交给张三李四代表泰安百姓,上堂告状。
    过程,都是符合大梁规矩的。
    杨毅拿着诉状边看边问:“张三李四,这上面一条条罪状,你们可敢担保其真?倘若调查有假,本府可要判你们诬告之罪。”
    “大人,草民的诉状上条条是真。我们是受泰安所有百姓的联名,代表泰安百姓状告本城赵汾和赵寻。他们狼狈为奸,欺压百姓,侵占房屋,抢夺财务。更可恨的是赵寻身为父母官,勾结赵汾,指使府丁,对手无寸铁的乡亲,轻则打骂,重则打死。许多乡亲走投无路,被驱赶出城,饿死街头。”
    “大人,我们所说的都是真的,还请大人明查,还请大人给我们做主。”
    “赵汾和赵寻十恶不赦,还请大人做主。”
    “杀了他们……。”
    围观的百姓怒火都被点燃,一个个高声呐喊。
    杨毅眉头一皱,大喊道:“肃静,公堂之上,禁止喧哗,违则杖责。”
    安静下来后,杨毅看向赵汾和赵寻:“赵汾,赵寻。张三李四的指控,你们二人可有话说?”
    “我……。”
    赵汾刚想开口狡辩,见到杨毅那威严的神情,硬是没有敢说。
    杨毅脸色一沉:“赵汾,公堂之上,本府还是劝你实话实说。如敢虚假言论,休怪本府大刑伺候。当然,如果你实话说事,本府也可酌情处理。”
    “我……。”赵汾犹犹豫豫,他也明白,杨毅是绝不会放过他。
    赵寻心知杨毅所谓的公审,也不过是做文章。无论他们说什么,只怕也改变不了什么。
    “兄长,事已至此,我们实话实说算了,至少不会遭受大型伺候。你放心,就算我们是死罪,杨毅也没有权利杀我们。按照大梁的律法,案子会上交巡抚衙门。只要我们被提调到了巡抚衙门,就没有事了。”赵寻低语说道。
    的确,按照规矩,人命大案,要移交巡抚衙门。就是巡抚衙门办完,也要上报刑部再最终裁定死刑。
    在没有刑部特许情况下,地方知府是无权杀人。赵寻深知此理,才会这么一说。
    赵汾仿佛看到一丝生机,跪在地上磕头道:“大人,草民愿招。”
    杨毅嘴角微微一翘:“说。”
    “是。”
    赵汾再无隐藏,当下说道:“张三李四所告之事,我都认罪。之所以这么干,全是我叔父赵覃所指使。他与我说,凉州可能会受不住,巡抚胡适随时都会退至西关防守。与其将泰安的财务拱手让给反贼,还不如被我们给拿了。所以,我就干了这些事情,大部分钱财和粮食都运到了凉州。还请大人看在我说被指使的,饶了草民一命。”
    杨毅继续问道:“你叔父赵覃,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草民不知,他只是告诉我,赵家在凉州能够存活数百年,靠的就是有钱有人。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捞足够的钱自保。”
    啪的一声……。
    杨毅愤然道:“真是令人发指,为了一己私利,就可以视作百姓如刍狗?你们赵家吃人血馒头,难道就不怕受天谴?”
    “还有你们二人,为了一己之私,残害百姓,丧尽天良。这诉状上几十条罪状,哪一条不是泯灭良心的大罪。就是因为你们,多少无辜百姓惨死,多少无辜百姓无家可归。真是杀了你们一百次,都难消心头之恨。”
    “来啊,将以上诉状让他们自己看看。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你二人就画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