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龙颜大悦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   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最新章节     
    随着奏本读完,大殿噤若寒蝉。
    “这?怎么可能?”
    “杨毅有三头六臂不成?一人之力,对抗反贼十万大军?尽数灭之?”
    “这简直不可思议。”
    “会不会是虚报?”
    王欢等人完全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的确,这看起来就是不可思议。
    梁浩宇突觉扬眉吐气,拜道:“父皇,杨毅立下如此大功,应该重重赏赐。”
    永年帝点了点头:“那是自然。朕实在没想到,杨毅居然有如此大的能力。不但文采飞扬,其更是帅才,真是文武双全,千古奇才。朕有杨毅这等人才,何愁反贼不灭?”
    “陛下,这其中会不会有假?”王欢拜道。
    永年帝脸色一沉:“王相何意?”
    “臣只是不敢相信,杨毅真有这么大本事?这看上去根本不可能做到。”
    梁浩宇冷嘲道:“王相,你做不到,不代表杨毅也做不到吧?事实摆在面前,你又有何质疑的?杨毅,在无朝廷的支持下,更在绝境之中,也能绝地翻盘,重挫反贼气势。相反,王青和曹震在有钱有粮,有兵有将的情况下,还毫无建树。两者只差,甚远啊!”
    王欢闻言,虽然恼火,却无言反驳。
    梁浩宇见王欢吃瘪,嘴角不由翘起。
    刘宗仁拜道:“陛下,杨毅现收复凉州四府三十七县,居功至伟。应该名正言顺,升任杨毅为凉州巡抚兼职督军,提调凉州一切军务。升任陈武为凉州总兵,许广,许威为副,于下皆按功论赏。”
    “臣等附议!”
    “陛下,杨毅虽有功劳,但他从仕不足一年,现在直接升任巡抚,怕是难以服众吧?”王欢拜道。
    “臣请陛下三思。”
    王欢等人自然不希望杨毅升任巡抚。
    永年帝这次也看不下去了,怒道:“难道又让胡适担任巡抚?又丢了凉州不成?”
    “这……?”
    王欢被怼的无话可说。
    不等这群人反对,永年帝正色道:“杨毅国之柱石,居功至伟。朕不但要升任他为凉州巡抚,兼督军一职。还要赋予他假节之便,行先斩后奏之权。提调凉州一切军政,任免之权。凡,凉州之事,他都可便宜行事,无需奏报。”
    “父皇英明。”
    “吾皇英明!”
    话音刚落,梁浩宇等人当即附和。
    再看王欢等人,一个个面如死灰。
    杨毅是什么人?是新贵派最新崛起的代表人物。也是本次士子中的领头羊般存在。
    王欢等旧派本就对杨毅有所忌惮,现在杨毅在凉州立下惊世之功,名望更是水涨船高。
    更让王欢等人担忧的是,永年帝金口一开,杨毅从一个六品知府,一步晋升到三品封疆大吏?本朝一百余年中,还从未有人一步登天。
    巡抚可是大梁一州之主,封疆大吏。凉州治下,九府七十余县,人口数百万。
    不但如此,杨毅更是兼任督军。大梁督军,本不是常任职位。而是地处战乱时,设定的最高军事官职。
    一般情况下,巡抚和督军都是分任制,这也是防止官员在地方割据。现在永年帝大手一挥,把凉州督军这个临时最高军事权一并给了杨毅。
    同时,更赋予他假节,便宜之权。尤其是,就连凉州任免之权,也一并赋予给了杨毅。
    这算什么?这等于永年帝完全把凉州给了杨毅。
    “陛下,臣还是认为赋予杨毅权利太大。杨毅有功,微臣不否认。陛下让杨毅统管凉州一切军政要务,行假节之权。这等同是,让杨毅裂土封王。如,杨毅将来势大,割据一方,朝廷又如何节制于他?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王欢拜道。
    “请陛下三思。”
    永年帝闻言,大声道:“够了!朕相信杨毅绝不会辜负朕对他的信任,也相信杨毅定会平息凉州叛乱。今国家各地发生叛乱,反贼势头正盛。杨毅一支孤军,尽灭十万反贼,收复凉州四府三十七县,大挫贼势,扬我国威,何其壮哉?”
    “朕不但要封赐杨毅,更要将此捷报布告天下,激励前线将士,建功立业。”
    “父皇英年!”
    “陛下英明!”
    永年帝大手一挥:“来啊,立即将此捷报,布告天下。”
    “遵旨!”
    这下王欢等人彻底没话说了。
    杨毅这次的功劳的确大,哪怕王欢想阻止,也没有任何理由。
    更难得的是,燕州,河州,关州,凉州四地,连日来败报频传,士气低沉,民心浮动。
    杨毅这份捷报,就如定海神针一般,将摇摇欲坠的大梁,从生死线上拉回。
    也让朝堂上的新贵派,从绝对的劣势中重新站起,更是给了王欢等旧派重重一击。
    更让永年帝看到,没有旧贵,没有氏族支持,一样可以扭转乾坤。也让永年帝,重新坚定要改变氏族与皇权共天下的局势。
    朝会很快结束,在永年帝的坚定下,杨毅升任凉州巡抚兼任督军一事尘埃落定。
    王欢等人虽心有不甘,但皇权之威,也不是他们现在可以挑战的。
    散了朝,御书房中,永年帝像年轻十岁一样。
    拿着杨毅的奏本,反反复复的看。
    “哈哈,这小子真是让朕惊喜连连。自凉州丢了,朕一直认为杨毅或许在战乱中捐躯了。实在没想到,他居然凭泰安一府,三战三捷,收复凉州四府三十七县。直到现在,朕都觉得不可思议。更不敢想象,杨毅在泰安没有朝廷的支持下,没钱没粮,没兵没将,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不惧生死,干出这番事业。”永年帝忍不住感慨道。
    梁浩宇和刘宗仁也在。
    “父皇,儿臣也没想到,杨毅他真的做到了。”
    “哈哈,皇上,国有杨毅这等忠臣,贤臣,何愁大梁不兴,何愁反贼不灭。”
    永年帝笑道:“嗯,杨毅真是我大梁柱石。”
    “对了,此番杨毅立下大功,理应重赏。国家虽然困难,也不可寒了凉州将士之心。你二人着手准备,派人替朕去凉州,犒赏三军将士。”
    梁浩宇拜道:“父皇,儿臣愿亲往凉州。一来替父皇犒赏三军将士,二来也想去见见杨毅。”
    永年帝微微颔首:“嗯,也好!”
    “谢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