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凉州捷报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   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最新章节     
    梁浩宇心中气愤不已,带着不甘看着王欢。
    他明明知道,王欢就是拿氏族压永年帝,但他却毫无办法。
    曹震和王青都是氏族出身,永年帝不得不去依靠氏族平叛。
    自从凉州丢失后,永年帝对王欢态度转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梁大部分权力被氏族所掌控,不依靠氏族又能依靠谁?
    梁浩宇更是被排挤在国政之外,他和刘宗仁等,最近连发言权都没有。
    要怪只能怪他们这个群体,现在还没有能与氏族硬碰硬的人物。
    就在梁浩宇觉得憋屈时,又无力改变之时。
    就在新贵众人,感到无比绝望时。
    来自凉州的捷报终于抵达京城。
    “凉州府,八百里加急……。”
    背负捷报的有五名骑兵,他们日夜兼程,进入京城一路高呼。
    京城百姓闻是凉州八百里加急,大家纷纷议论着。
    要知道现在的凉州,已经全境丢失。
    八百里加急,莫不是反贼又开始进攻关州了?
    八百里加急军报,可以畅通无阻。
    很快,来到宫门前。
    “报,凉州知府杨毅,三战三捷,收复凉州四府三十七县。现呈上捷报,上达天听。”
    “什么?”
    守宫门的禁军闻言是捷报,不敢迟疑。
    “兄弟辛苦,请稍候。”
    说罢,禁军接过捷报,朝着金殿狂奔。
    “凉州捷报……。”
    随着禁军一路传递。
    捷报之音很快传进金殿之内。
    文武百官闻之,无不惊愕。
    “凉州捷报?什么情况?”
    梁浩宇也是一懵:“凉州何来的捷报?”
    刘宗仁摇了摇头:“不知道。”
    的确,他们现在都快忘记凉州还有个杨毅。
    永年帝也是浑身一震,喊道:“快去看看,发生何事,”
    “是。”
    大太监张愧立马小跑着来到殿外。
    就见一禁军高举捷报,来到金殿跪拜:“报,凉州刚刚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捷报。”
    “凉州捷报?你确定?”
    “传信之人是这么说的。”
    “人现在在哪?”
    “就在宫门外候着。”
    “你去将他带来,让其殿外候旨。”
    “是。”
    张愧不敢迟疑,手拿捷报进入宫殿拜道:“陛下,是凉州八百里加急捷报。”
    这次大家都听清楚了,一个个投来疑惑的眼神。
    永年帝眉头一皱:“凉州还有捷报?呈上来。”
    说实话,永年帝并没有对此抱有多大希望。最近所谓的捷报,全是邀功请赏。
    说不定,又是哪位为了请功,虚报军情。
    张愧不敢迟疑,将捷报呈上。
    永年帝打开奏本一看,上书写:臣杨毅启奏。
    臣自受命于泰安继任,无日不思报效陛下隆恩!每日勤政治理,不敢丝毫懈怠。又闻贼兵将至,臣于泰安府中,收众难民,以建府军,以保百姓。
    又闻贼兵意在凉州,故而上书一策与巡抚胡适,邀其共御贼兵,以保地方平安。不想胡适和章雍,对臣之策不屑一顾。
    十一月十七日晚,贼兵至凉州府外。赵覃通敌,胡适和章雍败逃,凉州一夜之间丢失。致使平泽和龙窟数十县接连丢失。臣居于泰安,闻其变故,悲愤难当。
    臣深受陛下重托,永不敢忘。此国难之际,正是报效陛下之时。臣与师兄陈武,聚府兵数千,又收流军许广,许威兄弟二人,及三千流军于泰安拒守。
    后又迁徙泰安治下八县百姓于泰安,聚军民十几余万人。贼将马田见臣不降,于十一月二十五晚,派遣敌将李剑率军一万攻城。
    臣率数千府军,拼死抵抗。歼敌五千,大挫敌军。
    贼将马田,次日又派遣黄磊和李剑引军三万前来攻取泰安。臣见死守,难以坚守。如是,主动出击,趁敌不备,于当夜分三路出击。
    大破敌军,斩首万余,俘敌万余。
    后,臣又引军收复泰安各县。
    为早日收复凉州,臣于十二月初,主动出击。用诱敌之策,佯装攻取龙窟,实则于泰安设伏兵,骗贼将马田率军前来攻打泰安。
    敌将马田果然中计,于十二月二日,引军三万进攻泰安。臣诱其进城,围而歼之。马田自刎,三万大军俱灭。臣于当晚,率军亲取凉州,于次日,收复凉州。
    臣又收降将李剑和黄磊,命其二人劝降龙窟和平泽两府,两府皆降。至此,凉州四府三十七县收复。
    此次三战中,陈武,许广,许威,杨铁柱等功劳甚大,且皆无官职在身。臣恳请陛下,论功封赏。
    ……
    臣杨毅叩请圣裁。
    永年帝看了一遍又一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甚至以为杨毅已经死了,或者跑了。没想到,杨毅一个人在泰安,靠自己,击败十万敌军,收复凉州四府三十七县。
    这是何等功绩?甚至,杨毅没要朝廷一兵一卒,一颗粮食,一分钱。
    什么是国之柱石?这不就是吗?
    永年帝从未有过如此欣慰,他忍不住大叫道:“好,真是好样的。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你果然没让朕失望。”
    “太好了,太好了……。”
    永年帝兴奋不已,不知不觉站起来,拿着奏本欣喜若狂。
    是啊,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事?
    大梁政权摇摇欲坠之时,没有一个人能替他分忧。他甚至感到了绝望,杨毅这份奏报,就像希望之火,又让他看到了希望。
    群臣见永年帝如此失态,皆很疑惑。
    “父皇,奏本上真是凉州捷报?”梁浩宇拜道。
    永年帝笑道:“天大的捷报,天大的喜事。”
    “噢?”
    “张愧,将此捷报,大声的念出来。让这满朝的大臣听一听,什么叫国之柱石。”
    “老奴遵旨!”
    张愧接过奏本,开始大声朗读。
    一报名字,满朝文武皆是震惊。
    杨毅?不是死了?
    尤其是梁浩宇,再听杨毅名字,心中莫名激动。
    随着内容读下去,满殿大臣哗然!
    梁浩宇早已是热血沸腾,心中憋屈,在这一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天,被旧贵压的喘不过气来。杨毅这捷报,无疑给了新贵从未有过的底气。
    杨毅现在就是梁浩宇对抗旧贵最有力的底气,尤其是杨毅现在手握重兵,占据凉州四府三十七县,尽斩凉州氏族。
    正如当初杨毅所言,他要在凉州建立一支强大的凉州军,来震慑氏族。
    如今,他做到了。不但做到,还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