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帮张村长收麦
作者:花玉石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最新章节     
    正吃晚饭,房门被人敲响。
    “来啦来啦!”
    周园园小碎步子过去开门。
    是王莎爬上楼敲门,手里捏着一把新镰刀,站在门口喊:“嫂子,吃完了没,赶紧走呀,磨磨唧唧,说好的这会儿就走。”
    坐在饭桌上的川哥喊她:“王莎,你急撩撩的叫你嫂子去哪儿?”
    “收麦子呀,你没看我拿着镰刀,川哥你去不去?”
    川哥脸上疑惑。
    “莎莎,你叫你嫂子收谁家麦子,你哪儿来的镰刀?”
    王莎瞧不起川哥的语气:“你看你当老大的,一天忙啥呢,忙的村里事情都不知道,春叔给我们几个一人一把镰刀,今天吃完晚饭开始帮他家收麦子。”
    张春瞎安排,让怀娃的几个妇人帮他家收十五亩麦子,他也好意思叫?
    村里各家有十五亩麦,张春的意思各家的麦子各家收,谁家老小没个四五口人,大家加把劲儿辛苦五六天收完。
    没必要汪吼吼干等收割机收,等得张春一天比一天心慌。
    王莎爬上四楼喊周园园,李艳和秦玲、路晶、顾秀秀三个姑娘在楼下喊:“川哥,嫂子,你们吃完了没,吃完了下来呀,帮张村长家收麦子去呀。”
    川哥三口两口碗里面条塞嘴里,转身站窗户边看下去,几个怀娃妇人一人手里一把新镰刀。
    李艳将镰刀在手里甩着转圈。
    “艳姐你小心,镰刀刃子割着你大腿。”
    “没事,刃子朝里面呢。”
    张春咋想的,给这些妇人们一人发一把镰刀帮他家割麦子,一个一个挺着个大肚子。
    估计就是让她们去地里玩儿。
    他老婆怀孕他儿媳妇怀孕,他脑子一潮,干脆把这些怀孕妇人们都聚在一起。
    王莎一叫,楼下李艳一喊,周园园急了。
    桌子上碗筷顾不得收拾,转身换了一件护胳膊长袖,拿起镰刀也往楼下跑。
    “川子,你在家看娃,你不去也行!”
    声音在楼道里。
    “妈妈,妈妈!大宝二宝跟着跑出去了。”
    两岁半的小男孩下楼梯比他们妈妈还利索,蹬蹬跑下去了。
    三宝看一眼爸爸,可怜巴巴。
    “爸爸带你去,爸爸不洗碗。”
    秦川抱起三宝下楼,楼下又有了文巧和罗小毛,一人手里提着一个镰刀,一人身后跟着一个小崽。
    李艳看小川领着三宝从楼道里出来,捂住嘴笑。
    文巧嘀咕:“我不信张春让我们都去帮他家割麦?”
    周园园解释的一本正经。
    “春叔说咱现在蹲下割麦,割四五天,生孩子的时候顺顺当当就生了。”
    秦川想起来了,农家人有这个说头。
    割麦季节里,怀孕的妇人蹲在地里割麦捆麦件子,她们生孩子的时候不至于难产。
    妇人叽叽呱呱聊着吵着从楼下离开,去张春家十五亩麦地。
    身后跟着跑来跑去的小孩。
    孩子们后面跟着一脸怪怪表情的秦川。
    谁说秦总身后跟着一串怀孕老婆,明明秦总跟在怀孕妇人们的身后,外面人不知道真相就不要瞎传谣言。
    路过张旺家麦田,他们家男人女人都在地里割麦。
    一队人经过他们家地边,他们都站起身看稀奇。
    大肚子妇人们手里都提着镰刀。
    张旺大声问:“园园,你带她们给你家割麦吗?小川不是说你们的麦子用收割机收?”
    “表婶,我们的麦一周以后用收割机收,我们几个去帮我春婶家收麦。”
    再往前走,秦家的李家的地里的人眼睛刷刷看过来。
    “喂,你们是割麦子去吗,你们是去玩儿吧?”
    “表叔,谁说我们去玩儿,我们帮我春婶收麦,一人收一亩,两天就收完了。”
    李家人哈哈笑:“一人能收一亩?你们以为一亩麦子一下子收完了。”
    顺着田埂边小路再往前走,周园园问戴草帽戴眼镜的人:“沈老师,你们挑麦穗是当明年的种子吗?”
    沈功带着四五个手下研究员在几块地里挑变异麦穗,单另揪出来,说当明年的种子。
    明年从这些穗子里再筛选再培育,没个三五年,搞不出来一个优质品种。
    沈功喊小川老板,嘴里是嘲讽:“小川老板,你不带一队攒劲男人收麦,你带一队怀娃婆娘?怪不得外面人说,她们都是给你怀娃的老婆。”
    秦川就怕村里人说这种话,尽可能走自己的路不跟他们搭腔。
    没想到沈老师也是这种口气。
    妇人们不但不生气,一个一个笑的东倒西歪。
    秦川硬着头皮给他打招呼。
    “沈老师,这茬麦子下一周就收完了,接着收五百亩西瓜,西瓜种子是不是一个子儿都不能浪费?”
    “那肯定一个籽儿都不能浪费,一个西瓜都不能拉出村子,这个事情你要给我控制好。”
    秦川想想,一个西瓜都不能拉出村子,那只能掏籽儿,瓜瓤喂猪瓜皮喂牛。
    哪有这样消耗西瓜的道理。
    “小川老板,西瓜籽掏出来,盒子里一装明年春天卖钱,一亩地顶你卖三亩西瓜。”
    秦川不信:“真的?这账我怎么没算出来?”
    沈老师呵呵笑:“你带大家先收这茬麦子,收完了我给你算你就明白了。”
    秦川跟在孩子们身后走在了张春家一片麦田边。
    他们两口子早来了半个小时,已经割倒了一大片。
    “哦?春叔,我还没注意,你家这片地里是红穗子和尚头?”
    张春嘴上乐呵:“是沈老师让我们二十家种这个品种,另二十家种其它品种,他们把不一样的麦穗子抽出来留种子,说三五年后就能筛选出来一个优质品种,什么道理咱们也不懂嘛。”
    李艳蹲在文春跟前,说让春婶教她打麦腰。
    文春笑呵呵:“艳儿,你们家没种过麦?”
    “春婶,我爸妈是工人,当知青那几年我也没去城里当,所以没收过麦子。”
    李艳学不会打麦腰,不学了,拿镰刀割,一把抓几根,小心翼翼。
    王莎还算上手,她说她也没割过麦子,可比李艳聪明,一学就会,嚓嚓嚓,割就是了嘛,这有什么难的。
    文巧、秦玲、路晶三个妇人蹲下身,嚓嚓嚓一阵声响,割倒了一大片,把其他人甩在了身后。
    张春鼓励她们:“好好割,生孩子的时候跟拉屎一样就生下来了。”
    李艳笑的身子软坐在地上,王莎周园园笑的头抬在天上。
    文春骂张春:“你一个大男人家,你说这种话不害臊,捆你的麦件子。”
    张春蹲下身,一个麦件一拉一拽,两手左右一拧,捆的紧紧的。
    他跟自己老婆说话:“我害臊什么,我说的是科学道理,不信你捋捋,我们村里怀娃的妇人,蹲在地里割几天庄稼,生孩子的时候啪踏一下就生下来了,你们城里坐办公室的干部,全拉进医院肚子上割一刀。”
    “李艳,你现在明白了吧,小川让你留在村里就是要你割麦,就是要你生孩子顺利,你以为他把你留在村里干什么。”
    李艳看小川:“真的?”
    “听春叔瞎扯!”秦川嘴上说话,手里一把麦分两份,头对头一拧一转一个麦腰,放地上。
    张春在前面捆,大宝二宝跟在后面拆,左右一拧,一个麦件子拆开了。
    张春一回头,拍大宝屁股一巴掌:“你这小子给爷帮倒忙,跟你爸小时后一样。”
    小芽最懂事,抱着一个麦件放在地头田埂边。
    “妈妈,我抱了一件,好重啊!”
    罗小毛在她脸上贴一下:“小芽乖,太重了你抱不动,看好几个弟弟别被麦芒扎眼睛。”
    水浇地里麦件又重又高,怀娃婆娘们都抱不动,更别说几个孩子抱。
    孩子们抓起割下来的麦穗子满地撒,张春跟在后面捆件子,一把一把拾起来。
    七八个妇人一趟挨过去,一个小时差不多一亩割完。
    张春的一个意思要给侄儿说清楚。
    “川子,明天早上割一早上,明天太阳倒过了再割一会儿,就完了,我用四五天时间学会 收割机,我帮你收,给你还这些人的工,都是你的人嘛。”
    秦川直起腰,很疑惑的口气:“你要开一辆收割机?”
    “我是村长,我当然要开一辆,你是大家的产业带头人,你也要开一辆,再让你三叔开一辆,咱试试看,收割机收出来的好,还是咱镰刀手工收出来的好。”
    “春叔,收割机收完你就知道那个好了。”
    镰刀割麦,麦穗子底下的半截麦杆还泛绿,没熟透,这样割不淌麦粒,少些浪费。
    收割机收麦,天越热越好,麦穗子越干越好,张春认为颗粒淌一地。
    远处小道上开过来三辆三轮车。
    秦川老远认出来一个是三叔,一个是杨尕蛋,一个是秦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