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风向终于变了
作者:正道逍遥   朕有曹操,何惧天下最新章节     
    刘协也犯了愁,因为所发生的一切,有人及时的向他汇报,现在的局面和自己所了解的那个赤壁之战,已经完全偏离了。
    周瑜的确是很厉害,一环接着一环,一计接着一计,但是他的对手却是郭嘉。
    如果周瑜要是知道自己所有的计划都被郭嘉看穿了,也许他会仰天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嘉!”
    赵云见刘协有些出神,站在江边久久的一句话也不说,便忍不住走过来问道:“陛下,您在想什么?”
    刘协叹了口气,“子龙,事情和朕预想的有些出入,原本朕希望曹操遭受重创,进而由朕出面,再接管一切,可是现在,周瑜的计策已被郭嘉看穿了,只怕江东此战凶多吉少啊。”
    赵云却回道:“陛下,不管江东是输是赢,曹操都注定会损兵折将,至于曹操能不能彻底打败周瑜,现在说还为时尚早。”
    其实,这场战争的走向,刘协一直都充当了旁观者,如果他插手的话,想让谁赢,谁就能赢。
    比如说把郭嘉看穿了周瑜的计划,偷偷让人告诉周瑜。
    只要周瑜能够引起重视,就一定能挽回局面,但是,刘协并不忍心这么做,这就感觉像是帮着外人对付自己人一样。
    刘协摇了摇头,摒除了杂念,说道:“算了,朕还是继续观望吧,看看最后究竟会发生什么。”
    曹操就算再不听话,至少也是自己人,如果周瑜的计策,郭嘉没有识破,倒也没什么,大不了让周瑜赢一次。
    但是现在,既然已被识破了,刘协也很期待这场不一样的赤壁之战。
    反正不管最后的结局怎么样,最大的获益人,一定是自己!
    这是无可争议的,因为打仗就免不了要有伤亡,而且双方的伤亡注定都是万以上级别的。
    最少也得死一万人,也可能是两万、三万,甚至更多。
    刘协坐山观虎斗,他不会有任何的损失。
    “陛下,你看那边。”
    赵云忽然伸手往远处指了指,刘协循声看去,远处来了一队曹兵,人数还不少。
    虽然是黑夜中,却没有人举火把,行事非常小心,仔细看的话,刘协发现这些曹兵手里都抱着一个稻草人。
    刘协道:“看来这些稻草人是要被放到船上,充当假人,来迷惑江东兵。”
    曹操让他们夜间做这些,显然是不想引起对面周瑜的警觉,而且不仅弄来了很多稻草人,许多原本连接在一起的战船,也被分散开悄悄的移到别处。
    曹操不可能让所有的战船都被周瑜烧掉,象征性的做个样子就行了,都烧了还怎么打仗啊?
    就连岸上的兵力,曹操也抽调了不少人,朝远处移动,但营寨却依旧保持着原样,搭建好的帐篷一个都没动。
    兵营里人影闪动,一片繁忙的景象,于禁、毛玠等人都参与了指挥。
    不时的有人喊话提醒着:“不准喧哗,不准点火把,都小心一点。”
    刘协好奇的走进兵营,四处看了看,很快,他就碰到了郭嘉和曹操。
    曹操做的这些,他也没有打算瞒着刘协,再说,想瞒也瞒不住。
    就光凭荀攸一個人,不停的跑到皇帝那边打小报告,曹操这边对刘协来说,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刘协冲两人走了过来,郭嘉笑问道:“陛下,依您看,我军胜算如何?”
    郭嘉并没有讲述作战计划,他相信,这边的一举一动,皇帝都了如指掌。
    刘协称赞道:“奉孝一个人,就足以抵得上十万雄兵,现在来看,周瑜不是你的对手。”
    郭嘉很平静,“臣可不敢托大,轻视对手,是要付出代价的!”
    郭嘉说这话的时候,还有意无意的看了曹操一眼。
    曹操顿时就明白了,他当初就是因为轻视了刘协,才变的如此被动。
    刘协没有往心里去,笑了笑,说道:“现在周瑜那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这边,也是如此,一旦风向改变,周瑜就会率军出击了。”
    至于风向改变的具体时间,郭嘉抬头望天,不由得叹了口气,这确实很难预料。
    郭嘉不是诸葛亮,诸葛亮天文地理,星宿八卦,全都精通,简直就是个十项全能。
    曹操道:“但是没关系,黄盖那边会和我们联络的,他会提前告诉我们周瑜行动的时间。”
    郭嘉点头道:“就算黄盖不联系我们,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密切关注风向的变化,就不用担心周瑜会突然来袭了。”
    刘协点了点头,这倒是,周瑜率领的江东船队,不可能一下子就杀过来,只要做好防范,就不用担心了。
    几人又聊了一会,刘协就离开了,今夜注定曹操这边会很忙。
    曹操望着刘协离去的背影,站在原地久久没动。
    “明公,不论你现在有什么想法,我劝你都不要再针对陛下。”郭嘉的一句话,突然让曹操惊醒了过来。
    曹操道:“刚才我在想,如果把江东兵引到岸上,让他们去攻击陛下的营寨,你说结果会怎么样?”
    郭嘉面无表情的看着曹操,一句话也不说。
    就这么看着他,看的曹操都感到不自在了。
    过了一会,曹操尴尬的笑了笑,“奉孝,我只是随便想想,当不得真,我怎么可能这么做呢?”
    郭嘉脸上的表情还是没有变化,相当严肃,突然说了句,“明公,你觉得你还有犯错的机会吗?”
    就这么一句话,曹操整个人好像突然被定住了一样,好半晌,一动没动。
    郭嘉转身又看向江对岸,叹了一声,“其实刚才我问陛下,我军胜负如何,就是在试探陛下,此战我军是胜还是负,战局并没有掌握在我们手中,而是掌握在陛下的手里!”
    郭嘉叹了口气,背突然有些弯曲,好像背上压了一座大山一样。
    “明公,现在我们和孙权都是陛下手中的棋子,陛下让我们互相消耗,可我们呢?就算明知道这是陛下的安排,又能如何?还不是任凭陛下掌控?”
    曹操沉默了,良久他也重重的叹了口气,他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奉孝,你说的不错,就算我召集了二十万大军,又能如何?借给我天大的胆子,我也不敢对付陛下,这盘棋,我和孙权都是陛下手里的棋子。”
    “明公,陛下虽说只带来了两万兵马,但我已经观察过了,全是从各地抽调出的精兵悍将,除了刚刚被收服的张辽没有带来,赵云、吕布、太史慈、张郃这些人可都来了。而明公身边的将士,关键时候是选择明公,还是陛下,这可不好说,所以,明公千万不要再有针对陛下的念头了。”
    “其实陛下完全可以把我们的计划,派人告诉周瑜,但我相信,他是不会这么做的。我们和孙权虽然同样都是陛下的手里的棋子,但还是有远有近,孙权是敌人,而我们至少算是自己人。”
    “想不到,奉孝想的如此周到。”曹操再次叹气。
    “是啊,如果陛下把我们的计划告诉周瑜,后果不堪设想啊。”
    郭嘉又劝道:“明公,我说过,我们可以针对任何人,因为伱是大汉的丞相,是陛下一手树立起来的忠臣,所以你的过错陛下都可以最大限度的容忍,但也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你是臣,他是君,你今后不能再针对他了,一次都不行!”
    曹操虽然心里一百个一千个不服气,不甘心,但他也知道,郭嘉说的是实话,是为他好!
    以前,他针对皇帝,皇帝拿他没有办法,但是现在,皇帝身边有这么多精兵猛将,那可不是摆设。
    皇帝现在好不容易摆脱了束缚,不再是傀儡,刘协就绝不会再让任何人再威胁到他的帝位!
    刘协返回自己的大帐,便把几位谋士召集了起来。
    等大家到了后,刘协便说道:“曹操今夜已经开始准备了,只等风向改变,大战就会爆发了。”
    诸葛亮静静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在思索着什么。
    陈宫非常活跃,率先开口,“陛下,此战过后,就是陛下掌控全局之时,因为战后曹操和孙权的力量都会遭受重创,这是显而易见的。”
    司马懿坐在靠后的位置上,他现在全部的心思都在皇帝身上。
    前些日子,他的哥哥司马朗也病倒了,险些染上了瘟疫,幸好皇帝及时出手,病情才得以及时的控制住。
    贾诩沉默了一会,看向刘协,提醒道:“陛下,既然大战即将到来,我们的营地也该尽早迁离,因为我们现在离岸边太近了。”
    沮授也表示赞同,“文和说的有理,毕竟我们只有两万人,曹操和周瑜虽然对我们出手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能大意,还是远离一些,好提前给他们腾出地方来,让他们尽情的厮杀一番。”
    曹操的兵力现在加一起有二十万,北方兵占十五万,荆州兵占五万。
    而周瑜这边则是六万,其中五万人归周瑜统领,有一万人借给了刘备。
    及时把可能出现的危险彻底杜绝,贾诩的提醒,得到了沮授陈宫等人的赞成。
    刘协马上把吕布赵云等人找来,下令将队伍撤离岸边,而刚才没有开口的诸葛亮,也终于开口了。
    “陛下,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两日后亥时,风向就会改变,西北方会变成东南风,风势将会持续两日。”
    诸葛亮能预测天气变化,这种能力,连沮授陈宫等人也觉得匪夷所思,觉得很难相信。
    刘协也来了兴致,倒要看看诸葛亮究竟说的准不准。
    诸葛亮不仅预料到了日期,连具体的时辰都猜到了。
    而周瑜这一边,因为少了诸葛亮这么一个重要的帮手,他也拿不定主意,就连黄盖和曹操私通的书信,也没有约定具体的时间。
    因为什么时候风向才会改变,周瑜不知道啊。
    周瑜心里很着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走出帅帐来到岸边观看风向,一会一趟,鲁肃提醒他可以让将士们向他禀报,可周瑜就是等不了。
    这一日,鲁肃拿着一封信来找周瑜,一见面就把信递给了周瑜,“公瑾啊,主公又写信来询问了,问我们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周瑜脸色有些发白,两道眉毛几乎要拧在一起,一脸的愁容,“你告诉主公,让他不必担心。”
    鲁肃叹了口气,“我们这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这东风究竟何时才会到来呢?公瑾,主公的压力不比你我轻啊。”
    鲁肃对孙权的感情,非同一般,他感激孙权对他的知遇之恩,鲁肃虽是文人,他对孙权的忠心,却并不缺少血性。
    鲁肃可以为孙权去死,这份执着和刚烈,并不输给别人。
    人们很容易就会被鲁肃忠厚老实的表象所蒙蔽,但鲁肃骨子里,却是一个一旦认主,就不会轻易背叛的人。
    周瑜看着鲁肃,心里也受到了触动。
    鲁肃接着说:“那一日你也看到了,江东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公然站出来劝主公投降,主公最后听了你的建议,决心抗曹,下这个决心,是多么的不易啊,这一战,即便我们赢了,也只是暂时让江东获得喘息的机会,一旦输了,主公的霸业就会付之东流。”
    周瑜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刺痛,他再一次走出了大帐,来到了江边,站在高处两眼凝视着江面,都快把他急坏了。
    但急归急,周瑜并没有失控,没有像演义中那样吐血。
    他坚信,风向一定会变的,只不过,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他一个人肩头,所以周瑜变的有些着急。
    这一天,又白等了,到了第二天夜间,亥时刚过,周瑜刚刚走出大帐,突然被旁边的旗幡给打了一下。
    抬头一看,周瑜顿时惊喜万分,风向终于变了,正是他期盼已久的东南风。
    “来啊,马上把黄老将军请来议事。”
    周瑜急忙把黄盖找来,赶紧让他联络曹操,而曹操这边发现风向变了之后,也是表面松懈,暗中加倍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