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庞统辅佐刘备
作者:正道逍遥   朕有曹操,何惧天下最新章节     
    一人面前摆着一个陶锅,陶锅下面烧着碳火,等于一人一个自制火锅,每人的桌上都摆着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各种各样的肉类。
    这个时候的汤料,还比较简单,幸好刘协的口味不是很重,清淡一些,对肠胃更好。
    荀、贾诩、诸葛亮,都对这种吃法感到新奇。
    诸葛亮吃了几口,便夸道:“陛下,把这么多不同的食材放在一起,起初我还以为会串了味道,想不到,吃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
    刘协笑道:“别光顾着吃,你们可都是朕非常器重的大才,快帮朕参详一下,曹操的主意怎么样?要不要把周瑜引到西川?”
    贾诩把一块鱼肉,赶紧吃进嘴里,笑着点了点头,“陛下,江东的兵力,按我估算,能战之兵,也就四万左右,周瑜若是入川,前期,他可能会带一万人左右,但是,我们可以适当的给周瑜增加难度,这样一来,周瑜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他只能继续增兵,那么这样的话,江东的兵力就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会投入到西川。”
    说到这里,贾诩把话停住了,他似笑非笑的看着刘协。
    已经说的很明显了,周瑜把江东一半的兵力投在西川,甚至有可能更多,那江东也就完了。
    孙权还要分兵镇守江陵、荆南还有大本营江东,他怎么可能守的住呢?
    荀也不忘替自己的侄子荀攸说一些好话,开口道:“之前公达就说过,江东现在最急需的是固守根基,而不是开疆扩土。可是现在,周瑜先是夺了荆南,今又占了江陵,还要对西川用兵,前方的诱惑一个接个一个,江东迟早会毁在周瑜的手里。”
    贾诩捞了一块羊肉,趁热吃进嘴里,砸吧了很久,才咽了下去。
    过了一会,他说道:“这也不能全怪周瑜,曹操和陛下两人和睦,别说他想不到,就算是我们,直到今日,也像做梦一样,再说,西川就摆在眼前,这么好的机会,周瑜如何能不动心?如果稍一犹豫,只怕机会就没有了。”
    刘协称赞道:“只要把周瑜引入西川,江东的力量就会遭遇重创,接下来,夺取江东,指日可待。”
    辽东那边,捷报不断,江东这边,也是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刘协心情大好,众人也跟着笑容绽放,吃兴更浓。
    诸葛亮吃着火锅,嘴里细细品味着,脑海中却认真的思索着,过了一会,他的眉梢隐隐爬上了一丝担忧。
    “孔明,你在想什么?”刘协捕捉到了,好奇的问道。
    诸葛亮摇了摇头,“也没什么,或许是我多虑了。”
    诸葛亮对星宿八卦,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推演和刘协可不一样,刘协的推演完全是利用穿越者的优势,他提前知道剧情,所以才能精准的推算出某些事情,比如袁术会称帝。
    但诸葛亮,在这一方面,确实有些能耐。
    大家聚在一起,难得有这么好的气氛,诸葛亮不忍破坏,再说,他对自己的推算,也很难百分百的确定。
    等宴会散去后,刘协把诸葛亮单独留了下来。
    诸葛亮有些无奈,“陛下,有些事臣也无法确定,就算您问我,我也很难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没等刘协开口,诸葛亮就已经猜到他想问什么了。
    刘协笑了笑,“咱们君臣之间,有什么就说什么,朕知道你一定有话对朕说。”
    诸葛亮点点头,俊朗的眉心微微皱了起来,“陛下,之前我曾推演过,在我的推算中,会出现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的确存在过。”
    当年刘备几次三番的去隆中,想请诸葛亮下山,曾询问过天下大势,诸葛亮也没有隐瞒,便告诉了刘备。
    当时刘备还不信,其实,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诸葛亮也确实没有证据。
    “三足鼎立?难道真的会出现吗?可是,曹操分明已经和朕和好了啊?”刘协有些不信。
    曹操的家人都在许都,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这么多年,折腾了这么久,刘协相信曹操也折腾的差不多了。
    诸葛亮笑了笑,“大概是臣这一次想多了,臣也盼着,天下能早日安定,若是辽东和江东都能尽快平定,匡扶汉室指日可待。”
    …………
    江陵!
    “公瑾,主公来信了。”
    这一日,鲁肃来见周瑜,开门见山的就说:“我们拿下江陵,主公很高兴,但张昭一家就在眼皮底下被人杀光,这件事也确实让主公非常忧心,主公询问,看看你能否回去一趟,也好帮他出出主意,稳定一下人心。”
    周瑜在屋中来回走了几步,摇了摇头,说道:“子敬,不是我不想回去,只因现在正是夺取西川的良机,曹操无心和我们交兵,你看,丢了江陵,他依然在襄阳按兵不动,朝廷也在许都开始增兵,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而西川张松又有几位好友,他们也早就对刘璋父子不满,想在乱世建立一番功业,而我们又能借住刘备的力量,我担心,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周瑜说的有理有据,让鲁肃无法反驳,但鲁肃一向稳重,他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公瑾,诚然你说的有理,可是,我们现在连夺荆南和江陵,地盘一下子扩大了这么多,这固然是好事,但也把我们的兵力都分散开了,荆南要驻兵,江陵也要驻兵,夺取西川也要派大军前往,如此一来,我们就会面临兵力不足的窘境,多地分兵,这可是兵家大忌啊。”
    周瑜道:“子敬之言,颇有道理,其实在赤壁之战后,我们就应该固守根基,但是,我江东本就势单力孤,处于弱势,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就应该懂得借势,抓住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
    “就拿张昭的事情来说。”
    周瑜分析道:“为何皇帝执意要拿他开刀,自然是要杀一警百,用张昭的死,来震慑其他人,以此来达到扰乱江东的根基,动摇我们的人心,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力量太弱了,才会出现这种事情,若是反过来,我们力量强盛,谁又能奈何得了我们呢?”
    “可是,出兵西川,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恐怕此事主公不会答应。”
    刚拿下荆南和江陵,鲁肃觉得周瑜的脚步迈的太快了,总得喘口气,稳一稳吧。
    周瑜笑了笑,“富贵险中求,我们本就势弱,要想扭转局面,只能寻找良机出奇制胜,而现在,机会就摆在了我们的眼前,当然,你放心,我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我已经让张松写信联系他的好友孟达法正了,一来,打听一下西川的局势,做到知己知彼,二来,看看孟达法正他们能否给我们提供支援,若能里应外合,取西川当易如反掌。”
    周瑜说着,对鲁肃语重心长的说道:“子敬,若是取下西川,不仅我们的地盘扩大了一倍,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不利的局面将会彻底扭转,既可以从西川出兵北伐,取汉中,占关中;江东和西川也能互相策应,给我们自己平添一层保障。”
    周瑜拿来一张纸,提笔在上面简单的标注出西川和江东,然后兴趣浓厚的说:“如果朝廷进兵江东,西川可以出其不意,对敌人形成夹击,若是朝廷进兵西川,江东反过来,也能让他们腹背受敌,西川和江东连在一起,整个长江航道将为我们所有,面对任何强敌,我们都能从容应对,子敬,我这么做,可完全都是为了主公的霸业着想啊。”
    夺取西川的好处,鲁肃也不是笨人,他自然明白,可是,鲁肃不住的皱眉叹气,“公瑾,你的心思我全都明白,只不过,能不能缓一缓再说呢。”
    周瑜一扭头,目光转向了襄阳,“子敬,你也看到了,即使是单独面对曹操,我们在赤壁还是输了,而且,曹操并没有出全力,荆南和江陵,之所以这么顺利,也是因为曹操的心思没在我们这边,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
    鲁肃叹了口气,他现在也跟着左右为难。
    …………
    很快,法正和孟达就收到了张松的来信,两人聚在一起,密谋商议。
    孟达有些担心,“孝直,永年离开这边都大半年了,一直杳无音信,现在突然联系上了,却问我们要不要助周瑜一臂之力,把西川献给孙权,这件事,我觉得风险实在太大了。”
    法正却摸着下巴微微一笑,“周瑜不仅年轻有为,胆子也很大,还没夺西川,就敢把目的告诉我们,果然不一般。”
    法正站了起来,“如果我们拒绝周瑜,西川的确可以安然无恙,但是今后恐怕我们也难有作为,西川现在就像一潭死水,我们也只能日复一日的消磨时光,这样的人生,有何乐趣可言?”
    法正并不在乎西川最后会落在谁的手里,他更在乎自己能不能在乱世有一番作为。
    看了孟达一眼,法正又说道:“子度,这些年,无聊的日子我是过够了,你呢?”
    孟达眼珠子滴溜溜转了几下,“坦白来说,刘璋暗弱无能,在他的身边效力,的确很没有意思,但如果我们改投孙权,周瑜就一定能顺利取过西川吗?我觉得,我们必须要慎重才行。”
    “呵呵,周瑜让永年写信,也是在试探我们,如果我们不能表明决心,周瑜恐怕就不敢轻易带兵来西川了。”
    “那你的意思?”孟达自知在谋略上不如法正,他和张松一向愿意听从法正的建议。
    法正沉思了片刻,才说道:“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我们不如先答应周瑜,但我们只是表面答应,实则暗中观望,如果周瑜一切顺利,我们再助他一臂之力,若是周瑜取不了西川,咱们也没必要在他这棵树上吊死。”
    “好,就这么说定了。”孟达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如果周瑜有机会,就帮周瑜,如果周瑜没机会,就保持观望,甚至必要时,可以帮着刘璋打周瑜,反正法正是怎么也不会吃亏的。
    于是法正让孟达写了两封信,一封信给张松,一封信给周瑜。
    孟达写完后,额头有些冒汗,“咱们可得谨慎一些,这信万万不能落在刘璋的手里。”
    法正笑着安慰道:“放心吧,我会找心腹之人把信送去江陵。”
    法正非常聪明,这种事情,信绝不能自己动笔,所以他让孟达写信。
    即使真的出了事,信落到了刘璋的手里,法正也能安然无恙。
    兄弟,本就是用来出卖的!
    法正精于算计,别看他和张松孟达平日里非常要好,但法正始终留了一手。
    周瑜收到了回信,非常高兴。
    孟达在信里故意夸大了一下,说他们的手里有好几千人马,一定会助周瑜一臂之力。
    有人进来禀报,“大都督,刘皇叔求见。”
    周瑜连忙摆手,“快请。”
    不一会,刘备走了进来,周瑜发现刘备的身边,除了关张,还多了一个人,仔细一看,不免有些惊讶,竟然是庞统,庞士元!
    庞统在赤壁之战,巧献了连环计,算是第一次正式出场,其实,他和周瑜早就认识了,两人关系也不错,周瑜还曾向孙权举荐过他,但是,孙权见到庞统后,印象并不好。
    周瑜本想找机会再举荐一次,庞统却已经对孙权失去了兴趣和耐心。
    周瑜眼神有些复杂,庞统的能力,他还是很欣赏的。
    “请坐,士元,你这是?”这里也没有外人,周瑜直接发问。
    庞统倒也不避讳,冲周瑜笑了笑,“皇叔贤明,礼贤下士,我和皇叔一见如故,甚是投缘,统愿伴他左右,助其一臂之力。”
    周瑜点了点头,心中不免有些失望,又看了刘备一眼,刘备依旧像平常那样,喜怒不形于色。
    周瑜有些想不通,刘备明明都已经混的这么惨了,像庞统这样的人,竟然心甘情愿的选择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