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西川刘循张任
作者:正道逍遥   朕有曹操,何惧天下最新章节     
    刘备对周瑜说:“大都督,你要取西川,备愿助你一臂之力。”
    周瑜一愣,饶有兴趣的问道:“不知皇叔要如何助我?”
    刘备道:“大都督离开后,江陵自然是不容有失,备虽不才,愿竭尽全力,替你看护江陵,确保大都督无后顾之忧。”
    刘备这话不说还好,这么一说,周瑜顿时面带不悦,产生了警惕。
    江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周瑜怎么可能把江陵交给刘备呢?
    他不仅不会把江陵交给刘备,还要带着刘备一起去西川。
    周瑜笑着摇了摇头,“玄德一番好意,我非常感激,但是西川事大,若没有玄德相助,恐难以如愿。玄德文武双全,身边又有关张两位万夫不挡的勇将,孙刘两家齐心协力,我还要多多仰仗玄德呢,再说了,你是汉室宗亲,必要时,也可以帮我游说一下刘璋,也能省去不少麻烦。”
    周瑜着实的把刘备夸了一顿,目的就是要把刘备一起带着去西川。
    刘备顿时露出了为难之色,他的这种表情,周瑜看在眼里,反而觉得很正常。
    他毕竟是刘备,堂堂大汉的皇叔,却听命周瑜的摆布,自然是不甘心的。
    但周瑜并不知道,刘备是在演戏。
    刘备故意表现的不想去,恰恰是因为他想去。
    如果他表现的很痛快,说不定反而会引起周瑜的疑心。
    “玄德,孙刘两家结盟,对两家都是有利的,你也看到了,咱们联手后,顺利的夺取了荆南和江陵,接下来,取西川,有玄德在身边,我这心里也觉得更有底气啊。”
    关羽面无表情,心里非常生气,看向周瑜,眼中隐隐泛出了一丝寒意。
    孙权张口一个玄德,周瑜也是张口一个玄德,他和张飞的大哥,堂堂的皇叔,光凭这个称呼,就能看出来,周瑜和孙权打从心里就非常的轻视刘备。
    刘备故作为难,犹豫了一会,才开口道:“承蒙大都督赏识,备愿尽绵薄之力。”
    周瑜满意的点点头,“昔日曹操欺人太甚,等夺取西川后,咱们回过头来,我定会助你一雪前耻,孙刘两家联手,曹操焉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周瑜的这些场面话,听着好听,但刘备并不傻,他根本就不可能当真。
    “哦?对了。”
    周瑜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为了让两家亲上加亲,等取过西川,我会帮你在吴候面前美言,帮你撮合一门亲事。”
    正在这时,鲁肃走了进来,鲁肃不由得一愣,心中纳闷,周瑜怎么还替人开始保媒了。
    鲁肃便问道:“公瑾,但不知是谁家的女子?”
    周瑜笑了笑,“乃是吴候的胞妹。”
    鲁肃瞪大了眼睛,有心责怪他,又碍于场合,他只好皱起眉头,给了周瑜一个不满的眼神。
    刘备淡然一笑,依旧如老僧入定,不论周瑜存的什么心思,区区一个女人,是动摇不了刘备的心智的。
    周瑜又把自己的计划,和众人商量了一遍,他要和刘备一起进兵西川,预计要率领一万五千人。
    其中,以刘备为先锋,率领五千人开路,周瑜执掌中军,统率一万大军作为后援。
    等议事结束,刘关张离开后,鲁肃实在忍不住了,“公瑾,出兵西川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得等到主公同意了再决定吧,你现在就布置好了,未免太过急切了。”
    鲁肃很想说,“你这样擅自行动,置主公于何地,有没有把主公放在眼里。”
    周瑜却自有主张,“子敬,良机稍纵即逝,我早就决定好了,何况这种事,要的就是出其不意,筹谋过久,一旦泄密,敌人有了防范,反而不妙。”
    鲁肃急的直跺脚,“公瑾,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你的确没有私心,可是,主公才是江东之主,还有,你竟然要把郡主嫁给刘备,这又是你擅自做的决定吧?”
    周瑜倒也坦然,“不错,我早就看出来了,刘备并不甘心听命于我们,我许诺他婚事,不过是暂时稳住他罢了,一旦取过西川……”
    周瑜脸色骤然一变,眼中冒出了森然的杀机。
    鲁肃吓了一跳,“难道…难道取过西川后,你要杀刘备?”
    周瑜警觉的往外面看了一眼,然后,对鲁肃点了点头,“不错,我观刘备暗怀韬略,整日不动声色,这种人若不早除,迟早会成为心腹大患,何况庞统又辅佐了他,等他助我们取过西川,正好找机会,把他们全部除掉。”
    周瑜的行事风格,让鲁肃感到心惊肉跳。
    “公瑾,有些事,我觉得还是要事先和主公商量妥当了才好。”
    周瑜摆了摆手,“子敬,主公现在正在气头上,张昭全家被杀,现在人心惶惶,若是把出兵的事情告知,不是火上浇油吗?主公一向谨慎,这样吧,等我离开后,江陵就由你来镇守,到时候你再告诉主公。”
    鲁肃苦口婆心,却根本劝说不了周瑜,急的他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如何是好。
    周瑜行动迅速,两日后,就决定出兵了。
    只见那滔滔江水之上,船队绵延数里,旌旗蔽日,高大的战船在江风中巍然屹立,船头的利刃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能撕裂一切阻挡。
    周瑜身着华丽战甲,英姿飒爽,立于船头。他目光坚定,自信的笑容中透露出志在必得的决心。身后的士卒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燃烧着战斗的渴望。
    刘备作为先锋,五千人马行驶在最前面,关羽张飞站立在刘备的两旁。
    庞统悠然自得的把身子倚靠在船舷上,看着滚滚奔流的江水,庞统似笑非笑,脸上的表情颇有一些陶醉。
    江东兵整装待发,气势威武雄壮,站立在江边的鲁肃,却实在高兴不起来,前方的一切都充满了未知,这让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周瑜迈步走了过来,江风拂过他的脸庞,吹起他的发丝。他的腰间系着一条宽阔的腰带,上面镶嵌着宝石和美玉,佩挂着一把长剑,剑柄上镶嵌着宝石,剑鞘上刻着精美的图案。他的脚上穿着一双战靴,靴面上绣着云纹,显得十分威武。
    周瑜的面容英俊,剑眉星目,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微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总是那么自信,那么萧洒,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鲁肃看着周瑜,心情格外的复杂,坦白来说,他欣赏周瑜,欣赏他身上的一切特质。
    潇洒、风度翩翩,永远都那么自信,那么胸有成竹。
    可是,周瑜就像弄潮的健儿一样,总喜欢翻江倒海,总喜欢冒险急进,而鲁肃,则老成持重,更加沉稳。
    周瑜叮嘱道:“子敬,我走后,江陵就拜托你了,另外,关于柴桑的那些龙卫,我昨夜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你附耳过来。”
    鲁肃忙把身子贴近了一些,这件事,孙权都快愁坏了。
    周瑜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鲁肃听后,脸上登时有了些许的笑容,“我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
    “子敬,我走后,一切都拜托你了。”周瑜再次叮嘱。
    从他的眼神中,鲁肃完全能够感受到周瑜对江东的情义,万般情绪涌上心头,鲁肃也只能默然点头。
    周瑜笑了笑,“子敬,我善于攻,你善于守,把事情交给你,我非常放心。”
    说完,周瑜大步离开,周泰、董袭等人急忙跟上,鲁肃望着周瑜远去的挺拔背影,心中默默祈祷,“但愿一切都顺利!”
    江面上波涛汹涌,却无法阻挡这支威武之师的前进脚步,战船破浪而行,溅起层层白色浪花,犹如巨龙奔腾,气势恢宏。
    刘备这一路之上安静的可怕,两日后,队伍抵达巴郡,刘备果断出击,张飞走旱路,关羽走水路,奇袭巴郡。
    其实,西川这边也已经得到了暗示,很快,捷报就送到了周瑜的面前,张飞义释严颜,成功夺取了巴郡。
    周瑜非常满意,继续催促刘备进兵。
    刘备接下来,势如破竹,严颜也帮了不少忙,劝降了不少关口的守将。
    捷报频传,战事非常顺利,周瑜非常得意,队伍过江州,沿着涪水一路北上,然后刘备又攻取了涪城、绵竹。
    这一日,刘璋坐镇成都,把身边的文武群臣召集在一起。
    刘璋开口道:“诸位,周瑜想夺我西川,幸好陛下早已识破,引君入瓮的计划已经差不多了,雒城一定要给我守住,不知何人愿意领命,去镇守雒城?”
    背后有皇帝和曹操撑腰,又有内应刘备,哪怕刘璋再昏庸无能,这个时候,他心里也是很有底气的。
    “父亲,孩儿愿往!”
    就在众人观望的时候,堂下闪出一人,正是益州牧刘璋的长子,刘循!
    刘璋有些担心,“此战不容有失,我儿可有把握?”
    刘循傲然挺立,掷地有声的回道:“周瑜要想越过雒城,除非从孩儿的尸体上踏过!”
    张任、泠苞、邓贤、黄权、王累等人,见刘循如此有担当,脸上也都露出了赞赏之色。
    刘璋见儿子这么有决心,欣慰的点了点头,“好吧,为父给你调拨两万人马,让张任、泠苞邓贤随你一同前往。”
    众将士轰然领命,刘循当即点齐人马,两万大军星夜奔赴雒城。
    刘循可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到了雒城后,他马上开始准备。
    城墙上密密麻麻,强弓硬弩滚木雷士准备的非常充分,刘循又出城观察了周围的地形,在雒城一左一右的山坡,设立了两座大寨,成掎角之势,拱卫着雒城。
    散会后,走出议事厅,孟达叹了口气,见四下无人,便对法正说:“孝直,你看到了吗?大公子亲自领兵挂帅,张任冷苞邓贤,也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中宿将,这雒城,只怕周瑜拿不下来啊。”
    法正不动声色的摆了摆手,极为淡定的说:“不着急,先看看再说吧。”
    张松这一路之上,完全充当了活地图的作用,帮着周瑜指引路线,快要抵达雒城的时候,周瑜一再询问,得知有大小两条山道通往雒城,周瑜于是便决定,分兵两路行动。
    “玄德,你是选大路还是小路?”周瑜笑着跟刘备商量。
    刘备淡然的回道:“大都督,你走大路,我就走小路,你走小路,我就走大路。”
    张松提醒道:“大路平坦,但路途要远一些,小路难行,要近一些。”
    “请大都督先选,我走哪一边,都行!”
    刘备表现的既平静,又大度,让周瑜先选,刘备走哪一边都行,这无疑让周瑜变的很被动。
    周瑜盯着刘备,似笑非笑,心说:好一个刘备,你这是将了我一军啊。
    如果周瑜选大路,就感觉是在欺负刘备,好像在占他便宜一样。
    周瑜笑道:“既然如此,那玄德走大路,我走小路。”
    刘备欣然点头,当即队伍开始埋锅造饭,吃过战饭,队伍一分为二,刘备走大路,浩浩荡荡,径直去往雒城。
    周瑜走的自然是小路,可周瑜哪里知道,刘循沿途路上,早已布置了斥候监视,得知周瑜走的是小路,刘循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周瑜,这是你自己找死,怨不得旁人!”
    刘循要亲自出兵,伏击周瑜,张任却主动领命,“大公子,还是让我去吧。”
    张任是一位中年武将,他身形高大而挺拔,虎背熊腰,展现出武将的威猛气势。他的面容严肃而坚毅,剑眉星目,透露出果断和决绝。
    他头戴银盔,身披重甲,甲胄上的纹理和装饰显示出他的身份和地位。他手持一杆长枪,枪尖闪烁着寒芒,令人不寒而栗。
    他的眼神坚定而忠诚,张任对刘璋父子充满了忠心,这是一个愿意为了守护西川,付出生命的男人!
    同时,他还是刘循的老师,刘循的枪法就是得自张任的真传。
    刘循看了看张任,见他面容肃然,充满决心,便点了点头,“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拜托张将军了!”
    张任当即抱拳拱手,“定不负大公子所托!周瑜必死无疑!”